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自创建以来各项活动总体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示范区建设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依据实施方案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参与示范区创建的机构各项目活动开展情况,每个示范区选取8个机构部门共完成12份问卷调查。结果 示范区实施情况实际得分占总分的71.8%。示范区要求开展的7项活动中,百分制得分较高的为监测(88.0%)、保障措施(75.0%)、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75.0%);得分相对较低的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67.7%)、社区诊断(66.7%)、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64.7%)、患者管理(60.9%)。东、中、西三个地区在保障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及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专项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讲,东部示范区实施情况优于中部和西部。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指标体系中的23项活动开展情况中,百分制得分最高的5项分别为政策保障、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和烟草控制;得分最低的5项为平衡膳食、患者自我管理、口腔卫生、示范创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3项活动总体得分结果为东部地区得分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得分基本一致。结论 国家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总体实施情况良好,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以及患者管理是示范区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治疗和管理情况,为示范区高血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10个示范区4 000名≥ 18岁常住居民,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信息,分析不同人群的高血压自报患病、治疗、管理现状以及随访满意情况。结果 有效问卷为3 891份。≥ 35岁人群高血压自报患病率为31.47%(1 011/3 213)。在过去2周,高血压自报治疗率为86.75%(877/1 011),且56.87%(575/1 011)得到身体活动指导、40.95%(414/1 011)得到膳食指导、38.33%(385/1 011)得到体重管理指导、22.75%(228/1 011)得到戒烟指导。在过去12个月里,高血压自报管理率为74.68%(755/1 011),自报规范化管理率为62.12%(628/1 011)。社区医生对其随访形式主要是门诊随访(53.51%),其次是入户随访(22.91%)和电话随访(13.64%)。社区医生对患者的随访次数为6(P25~P75:4~12)次,每次随访时间为15(P25~P75:10~20)min。被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对社区医生随访满意率为94.83%(716/7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管理实施评分较高的示范区高血压自报治疗率(OR=1.986,95% CI:1.222~3.228)、自报规范化管理率(OR=2.204,95% CI:1.519~3.199)均较高。结论 示范区高血压防治和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已达到"十二五"期间示范区创建要求,示范区创建工作对于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机构参与示范区创建的数据及10个示范区横断面调查数据,评价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11-12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流行病学和社会学方法并用进行过程评估、效果评估和典型案例分析。结果 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其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监测、保障措施这3项活动开展较好,实际得分占满分的比例均高于75%。已初步建立政府重视,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控格局,参与示范区创建的非卫生部门多达16个以上。示范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8.7%,居民健康行为养成比例明显增加,72.1%的居民每天摄入蔬菜,53.6%的居民每天摄入水果,且居民的步行参与率达到86.9%。示范区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自报管理率均达到70%,规范化管理率均为50%以上。实施得分较高的示范区居民具有较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OR=6.591,95% CI:5.188~8.373)、较高的食盐摄入减少比例(OR=1.352,95% CI:1.151~1.589)、较高的食油摄入变少比例(OR=1.477,95% CI:1.249~1.746)和较高的身体活动达标比例(OR=1.975,95% CI:1.623~2.403)。结论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已成为各地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平台和抓手,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居民蔬菜水果摄入情况,探索影响示范区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1-12月对抽取的10个示范区4 000名≥ 18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使用问卷收集示范区居民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相关行为养成等信息。结果 有效问卷为3 891份,72.1%的示范区居民每天摄入蔬菜;53.6%的居民每天摄入水果。知晓示范区活动的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充足的比例分别是不知晓者的3.017倍(95% CI:2.426~3.753)和1.261倍(95% CI:1.007~1.580)。参与示范区活动程度高的居民蔬菜摄入充足率(χ2=83.942,P<0.001)较高。居民参与示范区活动程度越高,水果摄入充足比例也越高(中:OR=1.431,95% CI:1.210~1.694;高:OR=1.573,95% CI:1.315~1.882)。结论 示范区创建提高了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充足率,在示范区开展的相关活动利于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横断面调查,对≥ 35岁居民糖尿病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方法 在2016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示范区≥ 18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描述糖尿病自报患病、治疗及管理情况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管理影响因素。结果 ≥ 35岁居民3 213例。糖尿病患者自报患病率为11.48%(369/3 213)、自报治疗率为83.20%(307/369)、自报管理率为69.92%(258/369)、自报规范化管理率为53.66%(198/369),其中55~64岁年龄组自报管理率(76.32%)和规范化管理率(59.65%)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报慢性病管理实施评分较高的示范区糖尿病自报管理率(OR=3.499,95% CI:1.865~6.563)较高。东部地区(OR=2.942,95% CI:1.547~5.594)、已签约家庭医生者(OR=5.661,95% CI:3.237~9.899)以及未患有高血压者(OR=1.717,95% CI:1.010~2.920)的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也较高。结论 糖尿病防治和管理工作已达到示范区要求目标,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了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和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