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药业技术创新效率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96-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药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对此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该地区制药业技术创新的三种不同模式。通过收敛性分析得出,东部沿海地区制药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建议企业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多注重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投入方向。政府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合理地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省直医院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省直医院运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0家省直医院,综合使用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对“十三五”期间省直医院运营效率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十四五”期间的提升策略。结果 样本医院床医比由2015年的1[DK]∶0.86降低至2019年的1[DK]∶1.13;样本医院总诊疗人次数与年出院人次数的比值由2015年的13.0下降至2019年的10.92;2015—2018年样本医院运营效率呈良好态势,2018—2019年运营效率下滑(M=0.993);技术效率降低是样本医院运营效率下滑的主要因素;2018—2019年专科医院运营效率下降(M=0.937);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对样本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β=3.80,P<0.05)。结论 省直医院应从重点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占比方面提升运营效率,尤其是专科医院应加快引进高学历、高水平医疗人才,改善技术效率,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综合三级医院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12所三甲医院2007~2009年3年面板数据(4项投入指标,5项产出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3年间样本医院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3.7%,进一步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达到33.4%,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增长率分别为0.2%,而规模效率没有变化。结论北京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其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并且不存在技术衰退;为最大限度提高医院生产率,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激发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医院生产率测量和效率评价研究中,宜吸收患者和公共利益维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次分析大型综合公立医院的效率特征及变动趋势。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2R-DEA和BC~2-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50家大型公立医院2006—2012年的人员、设备、资产、医疗服务等投入—产出指标,构建适宜分析模型。结果:约10%~12%样本医院处在相对有效运行状态,其配置效率均值与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56与0.943,接近效率前沿,其效率表现相对较好;而纯技术效率均值、技术效率均值、成本效率均值与整体效率均值分别为0.796,0.784,0.714和0.714,与效率前沿差距较大,其效率表现相对较差。同时,样本医院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的医院由7.69%增加到26.31%,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医院由80.77%下降到58.34%;其技术进步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的变化保持比较稳定的一致性,并呈现持续改善与稳步发展的趋势。结论:大型公立医院正面临着发展动力与激励机制的转换,不仅需要转变医院管理理念与发展模式,也需要构建有关结构、过程和结果的最佳效率评价标准,以促进包括政府职能在内的医院治理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地方具有博士点的16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9-2013年高校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受教育程度对高校办学效益还是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高校综合效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办学效益的提高有着较大的空间。学校应当在提高学校资源投入利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同时,注意利用好外部的环境,为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从动态变化趋势来看,Malmquist指数先上升后又下降,表明这些高校的办学效益呈现出了弱衰退的趋势,说明尽管高校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这些高校的办学效益并没有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得到预期的提高。从综合效率变动指数与技术变动指数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他们办学效益没有能够得到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阻碍,为了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应当在保持规模效率改进的同时,逐步提高技术效率,在这两者共同提升的情况下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刘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7)
目的:分析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产出情况,并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研究.方法:运用DEA方法度量社区卫生服务效率,用Malmquist指数测算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技术进步是决定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结论:西部地区应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投入,中东部地区需要效率的提升与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江苏省卫生血防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方向。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5年江苏省各血吸虫病流行市卫生血防人力和财政经费资源投入及各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量产出进行模型分析。结果 2005–2015年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各类生产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历年平均TFP变动率为2.3%。综合技术效率在略有波动中稳步增长,历年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变动率为3.8%。技术进步变动前期波动较大,后期稳步增长,成为TFP增长的主要来源。淮安、常州等市TFP变动率增长较快,其综合技术效率较高;盐城、南京、淮安、扬州等市技术进步变动率较高。结论 江苏省卫生血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运用和管理督导水平稳步上升。新技术新策略的应用对TFP贡献较大,未来应加大对新技术新策略的投入,保障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区域协同背景,分析2011—2018年四川省及五大经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心卫生资源投入及服务产出情况,对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评价,为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1—2018年四川省及五大经济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2011—2018年间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基本持平,平均TFP为1.016;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德阳和雅安、川南经济区的自贡、川东北经济区的达州、攀西经济区的攀枝花,这五个市TFP大于1,且2018年达到DEA有效。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重点在于提升纯技术效率;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内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且效率制约因素复杂,因此要注重区域内部的协同,同时在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五大经济区各市州的实际情况,促进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评价广东省新医改后的卫生资源供给效率,预测“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卫生资源需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提高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方法 利用DEA-Malmquist模型评价广东省2010—2019年卫生资源供给效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卫生资源需求。结果 2010年广东省平均综合效率为0.844,2019年广东省平均综合效率为0.904,2010—2019年广东省卫生资源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0.988,并且预测“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投入产出指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供给效率总体有一定的提升,但还有进步的空间。广东省不同地区之间的供给效率相差较大,且在不同时间段内呈现出波动性变化,需科学规划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