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85篇 |
免费 | 9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122篇 |
妇产科学 | 257篇 |
基础医学 | 634篇 |
口腔科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1353篇 |
内科学 | 3686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324篇 |
特种医学 | 212篇 |
外科学 | 772篇 |
综合类 | 2779篇 |
预防医学 | 1708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1650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478篇 |
肿瘤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320篇 |
2019年 | 247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65篇 |
2015年 | 354篇 |
2014年 | 1139篇 |
2013年 | 1231篇 |
2012年 | 1045篇 |
2011年 | 1102篇 |
2010年 | 926篇 |
2009年 | 777篇 |
2008年 | 774篇 |
2007年 | 702篇 |
2006年 | 574篇 |
2005年 | 592篇 |
2004年 | 506篇 |
2003年 | 437篇 |
2002年 | 386篇 |
2001年 | 344篇 |
2000年 | 254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8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4篇 |
197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肥胖度下高血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3~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肥胖和/或高血压青年患者120例,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Ⅰ组25例、Ⅱ组41例、Ⅲ组44例、Ⅳ组10例,其中1级高血压44例、2级高血压52例、3级高血压24例.比较不同高血压水平及肥胖度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IMT,经Spearman秩检验分析肥胖前状态(BMI<30.0 kg/m2)及肥胖(BMI≥30.0 kg/m2)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斑块检出率、IMT均随着高血压及肥胖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各组间斑块检出率、IMT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当BMI<30.0 kg/m2时,SBP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886,P=0.000),而DBP与IMT无相关性(r=0.319,P=0.086);当BMI≥30.0 kg/m2时,SBP和DBP与IMT均呈显著正相关(r=0.767,P=0.000;r=0.394,P=0.001).结论 高血压和肥胖均可导致IMT增加,肥胖前状态患者SBP与IMT及肥胖患者SBP和DBP与IMT均呈显著正相关,IMT可为预测青年肥胖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BP与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关系,探讨BP对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影响. 方法 收集330例T2DM患者资料,测BP和UACR.根据UACR水平分为<30mg/24 h组、30~299mg/24 h组和≥300mg/24 h组,检测各组BP及UACR等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血压组及高血压组蛋白尿发生率为31.4%及64.2%.病程<10年、病程10~20年及病程>20年正常血压者与高血压者比较,总蛋白尿的发生率分别为0%、8%,7.6%、30.1%,0%及51.7%(P<0.01).UACR<30 mg/24 h组、≥300mg/24 h组高血压发生率为30.3%及69.1%;病程<10年、病程10~20年及病程>20年患者中<30mg/24 h组、30~299mg/24 h组和≥300mg/24 h组比较,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8.9%、67.4%、100%,33.3%、50.9%、76.7%,25.0%、84.6%和100% (P<0.01). 结论 高血压加速CK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血压的影响,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2年对上海市城镇居民在外就餐情况的调查研究,选取资料收集齐全的有效人群共502人进行分析.结果 502人中有26.5%的居民患有高血压,女性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男性(38.4% vs 22.6%,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加.BMI偏低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0.5%、20.0%、31.5%和5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57,95% CI:1.161 ~2.463).结论 BMI增加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不同肥胖测量指标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3 ~2014年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4个县开展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实际入选5402人,有效数据4704人.利用该资料分析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身体脂肪率及内脏脂肪指数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内脏脂肪指数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67(95% CI:0.65~0.69),而腰围对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66(95% CI:0.63~0.69)和0.67(95% CI:0.65~0.68).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体力活动、吸烟、饮酒及教育程度因素后发现身体脂肪率对高血压(标准化OR =1.71,95% CI:1.57~1.87)和血脂异常(标准化OR=1.88,95% CI:1.72~2.06)的预测效果较好;而对于糖尿病来说,腰围的预测效果较好(标准化OR=1.62,95% CI:1.45 ~1.80).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身体脂肪率对我国35~64岁中年人群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预测效果较好,而腰围对于糖尿病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法抽取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2411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在2411人中,测量血压异常率为32.7% (789/2411),高血压患病率为23.7%(572/241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5%,女性患病率为25.3%,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9,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x2=373.107,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BMI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23.362,P<0.01).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OR=1.086)、家族史(OR=3.930)、腰围(OR=1.597)、BMI(OR=1.653)、吸烟(OR=1.212)、饮酒(OR=1.204)因素相关(P<0.01),都为危险因素.结论 锡林浩特市高血压流行形势不容忽视,应继续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有家族史、超重肥胖的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年龄、性别、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探讨高血压这一常见基础疾病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之间存在何种相关性。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在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入住并确诊为DVT的病人71例作为病例,随机选择同时期入住该院的非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71例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高血压史的人群患DVT的危险性是非高血压人群患DVT的4.399倍,D-二聚体不正常的人群患DVT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3.483倍,同型半胱氨酸不正常的人群患DVT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4.337倍,C反应蛋白不正常的人群患DVT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5.632倍。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中老年人,高血压史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可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高血压中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增加了患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高血压患者医疗费用及其构成,评估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城区和农村县(市)共7个,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到5188例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信息。结果城市和农村高血压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900.4元和655.2元,导致灾难性家庭支出的比例分别为8.1%和7.0%。患者城乡、收入和患病年限不同,医疗费用也明显不同。估计全省高血压医疗总费用为164.9亿元。结论建议在继续降低农村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关注城市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社区4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436名非高血压老年人(对照组)应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评价其跌倒风险,并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跌倒史组与无跌倒史组的跌倒风险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评估条目平均得分(8.62±2.15)分,对照组评估条目平均得分(9.35±1.35)分,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426例中既往有跌倒史的112例评估条目平均得分(6.94±1.85)分,无跌倒史的314例评估条目平均得分(9.22±1.42)分,P〈0.01。提示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者跌倒风险高于非高血压者,用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有利于防范老年人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保利尔胶囊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导入期2周,治疗期8周,随访2周,保利尔胶囊,5粒/次,3次/日;口服。结果:40例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的降压作用,治疗前后显著差异(P<0.01)。结论:保利尔胶囊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 相似文献
10.
中医健康管理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闸北区作为全国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协作组组长单位,积极探索在高血压患病人群中实施中医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并结合该区实际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探讨该区开展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机遇和挑战,指出闸北区具有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扎实的社区中医服务基础、完善的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等优势,但也存在中医医师数相对不足、效果评价体系未建立、居民主动接受度不高等劣势。为确保各地切实有效地落实中医健康管理工作,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大力支持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闸北区牢牢把握家庭医生制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中医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进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同时,为应对实践过程中缺乏配套措施及文件、尚未与医保制度衔接、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等挑战,本研究依据SO、WO、ST、WT原则为我国制定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发展策略提供对策及建议,以期提高社区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完善健康管理方案,促进中医健康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