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现代医院顾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79,自引:14,他引:65
任真年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6):370-372
为了研究医院病人满意程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作者根据国内、外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法,结合我国医院实际情况,设计了适合我国医院的“等级刻度满意”调查表。此表可以具体的反映病人的感受,使医院质量标准由符合技术标准转为符合病人需求,符合医疗水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2004年住院病历25 005份,逐份进行查阅分析。结果5年出院25 005例,发生医院感染1 238例(1 376例次),感染率为5.0%(5.5%),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最高46.8%,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原发肿瘤疾病、死亡率等有关,化疗科医院感染率最高7.9%,明显高于外科、放疗科;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必须持续改进、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控措施,特别是化疗、放疗、呼吸道感染和真菌感染患者的重点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现状、菌种分布和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查阅2000年1月~2003年12月4年中老年患者病案和临床资料,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统计并分析资料与数据,得出 127例老年患者真菌感染病例的有关规律. 结果 127例老年真菌医院感染患者病原性真菌中占首位的是白色念珠菌,为51.2%,热带念珠菌次之,占18.9%;127例标本来源以下呼吸道分泌物占比例最多,为61.4%,其次为尿液标本,占25.2%;发病率最高的为老年病科,其次为ICU、呼吸内科等;感染危险因素为侵入性诊疗操作、激素与抗生素的使用等. 结论老年患者真菌感染的防治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支持疗法,提高老年人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减少侵入性诊疗手段、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真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等,以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 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我院12 45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88例,感染率为3.92%,例次感染为508例,例次感染率为4.08%,其中以呼吸道最高,依次为胃肠道、泌尿道. 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减少侵袭性操作、及时病原菌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患病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及其分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北京和上海7所三甲综合医院的4 549例住院病人病例进行调查.结果:低体重患病率,入院时、住院中和出院时分别为11.12%、12.22%和14.62%;低清蛋白血症患病率,入院时、住院中和出院时分别为20.27%、31.57%和19.75%;营养不良性贫血患病率,入院时、住院中和出院时分别为40.36%、53.12%和50.66%.结论: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病人入院时已有较高的营养不良患病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未获得改善,故出院时的营养指标均低于入院时. 相似文献
6.
老年真菌性肺炎的菌群分布与临床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真菌性肺炎的菌种分布和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方法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查阅2001年1月-2005年12月医院老年患者的病历,对135例老年真菌性肺炎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例肺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第1位,为54.8%;热带假丝酵母菌占第2位,为20.0%,老年患者罹患真菌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为原发基础疾病、侵入性诊疗操作、激素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等。结论采取支持疗法,治疗原发疾病、减少侵入性诊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预防与控制老年真菌性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综合效应的R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对四川省人群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卫生问题和住院治疗的疾病模式。方法就四川省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综合效应进行秩和比分析。结果对四川省人群健康影响综合效应较严重的主要有8种疾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排在最严重档;其余5种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结论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加强,应重视对意外伤害的预防,以及感染性疾病、孕产妇疾病等人群健康问题的防治;②用全及某地域的大样本资料就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综合效应进行秩和比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05年8-12月在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868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应用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 868例患者中,发生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分别为183,329例,分别占21.1%,37.9%;5个专科中,181例消化内科患者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52,96例,分别占28.7%,53.0%;全部患者中,212例进行营养支持,占24.4%;其中329例有营养风险患者中,122例进行营养支持,占37.1%;539例无营养风险患者中.90例行营养支持,占16.7%.结论 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大庆市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2002~2009年大庆市某医院1 280例住院患者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了解8年来病人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医院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电子病案中的主要诊断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构成住院死亡的主要疾病,占全部死亡数的79.92%,其中恶性肿瘤病死率高达47.5%.结论 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该市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应加强疾病防治,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住院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以及相关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9月住院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情况、标本来源、科室分布、疾病种类、医疗干预措施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并对定植组和感染确诊组的相关易感因素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166例,其中101例白色假丝酵母菌确诊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以肺部感染、高血压、恶性肿瘤常见;白血病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血病患者中感染确诊组明显多于定植组;两组在静脉留置、留置导尿管、免疫抑制剂、肠外营养、放化疗、腹腔穿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两组间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以>70岁的老年患者为主,中位年龄76岁;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64.5%;患者主要来自血液科、ICU、肿瘤科等.结论 感染确诊组与定植组相比,白血病、免疫抑制剂、肠外营养、放化疗、静脉置管、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感染确诊组主要的危险因素;警惕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防治该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