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篇 |
完全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250篇 |
出版年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2.
1933名中学生近视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现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天津市初中学生近视发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市区、新四区、滨海三区和郊县8所中学共1 933名初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自我填写问卷调查。[结果]1 933名初中学生总近视发生率为41.6%,其中男生近视发生率为35.2%,女生近视发生率为48.0%,不同年级近视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级升高近视发生率升高。七、八、九年级近视发生率分别为34.5%、41.8%、49.0%。各年级女生近视发生率均高于男生。[结论]长时间上网、不能保持正确坐姿、缺乏体育锻炼、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健康危险行为是使青少年视力下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辽宁省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关伤害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省内18所初中3 9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长时间上网(62.0%)、饮酒(50.7%)、运动不足(49.8%)、偏食(40.3%)、郁闷(26.8%)、打架(26.5%)和出走意念(25.9%)等。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0.35%,与伤害相关的健康危险行为主要有打架、骑车违章等不良行为和经常感到郁闷、出走意念等不良心理因素。结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高且与意外伤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了解广东省广州市本地产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评价重金属经蔬菜途径摄入的健康风险。方法对广州市5个地区的10种蔬菜50个样品的砷、汞、铅、镉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参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给出的限定值为标准,对蔬菜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Hg、Cd和Pb为广州市本土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50%、50%和30%,叶菜类蔬菜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轻度污染的占20%;根茎类和瓜茄类蔬菜污染级别属安全和警戒级;广州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健康危害平均个人年风险(a-1)分别为:化学致癌物As=1.98×10-7~8.86×10-7,Cd=2.69×10-6~3.64×10-6;化学非致癌物Pb=2.38×10-7~4.44×10-7,Hg=3.06×10-6~7.01×10-6,致癌化学物质和非致癌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水平达到8.33×10-6~1.59×10-5,均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PR标准。结论广州市居民经本土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较低,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某高校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大学505名一年级秆四阜级学生进行危害健康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危害健康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吸烟率41.85%,近30d饮酒塞31.99%.有11.07%的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9.64%的学生报告网络成瘾,10.46%的学生承认使用过违禁药物。绝大多数危害健康行为的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应对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加强干预,重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室内环境中苯和甲醛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室内环境中苯和甲醛的人群致癌风险。方法2011年7-10月对广州市120个监测点的卧室、客厅、办公室及室外环境中的苯和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应用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苯和甲醛的人群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卧室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超过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限值要求,其他环境中的苯和甲醛浓度低于标准限值。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苯致癌风险值分别为1.39×10-4和1.41×10-4。甲醛的致癌风险值分别为7.81×10-4和7.82×10-4。甲醛的致癌风险高于苯的致癌风险,女性的致癌风险略高于男性,不同人群在不同环境中的苯和甲醛致癌风险值均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安全限值(1.00×10-4)。结论广州市室内环境中苯和甲醛对人群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7.
川藏沿线兵站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评价川藏沿线各兵站驻地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在对川藏沿线的18个兵站饮用水源水中砷(As)、铅(Pb)、汞(Hg)和硒(Se)4种重金属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建立水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川藏沿线18个兵站水源水中As、Pb、Hg和Se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62×10-3mg/L、3.654×10-3mg/L、0.567×10-3mg/L和0.954×10-3mg/L。饮用水源水中致癌重金属As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1.764×10-7/a~1.241×10-5/a;非致癌重金属Pb、Hg和Se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水平集中在1×10-9/a~1×10-11/a,按风险大小排列为:As>Pb>Hg>Se。4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达2.93×10-5/a。结论川藏沿线兵站4种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和总风险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但应引起部队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城市成人居民总膳食中镉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武汉市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镉对本市居民健康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方法:对武汉市市售食品进行随机抽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中的镉含量进行测定,结合卫生部2002年膳食结构调查的资料,用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武汉市总膳食中的镉所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武汉市成人居民通过食物摄入的平均镉量约12微克,由之带来的年均超额风险度约1.70×10-5a-1。结论:武汉市总膳食中镉所带来的平均健康风险总体上处于可接受水平,但其概率分布特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提高鱼类食品的摄入代替一部分肉类食品有助于减小镉的摄入。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工业区PM1O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兰州市工业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为该地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7月和2011年1月采集兰州市某工业区和某农业区(对照区)的PM10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PM10上负载的16种PAHs,探讨其分布特征和来源,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与对照区比较.结果 总PAHs的浓度变化范围为64.26~1855.47 ng/m3,均值为725.99 ng/m3,冬季浓度高于夏季;PAHs的毒性等效浓度变化范围为6.390~245.870 ng/m3,均值为95.809 ng/m3;工业区的冬夏季均以4环和5环为主,对照区的夏季以2~3环、4环为主,冬季以4环和5环为主.采用特征比值法对PAHs的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夏季PAHs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污染排放和交通污染(汽油、柴油燃烧排放),冬季PAHs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污染排放.工业区与对照区大气PAHs污染所致成人和儿童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和最大致癌风险分别为8.13×10-6和3.32×10-5.结论 本次调查的兰州工业区冬季大气中PAHs污染较为严重,但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因素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鹿城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因素普遍存在.在过去的1年里.13.76%的学生有过1次及以上打架行为,8.39%的学生经常感到孤独,14.41的学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17.39%的学生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22.80%的学生违章骑自行车.4.95%的学生明显肥胖,1.72%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在过去的30天里,分别有4.52%和31.61%的学生吸烟和饮酒。在调查的近7天里.分别有13.76%和15.27%的学生没有进行过高或中等强度体育活动.50.43%的学生吃过西式快餐。结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家庭、社会应根据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的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