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33篇 |
完全免费 | 479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571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772篇 |
2012年 | 320篇 |
2011年 | 510篇 |
2010年 | 409篇 |
2009年 | 398篇 |
2008年 | 314篇 |
2007年 | 355篇 |
2006年 | 313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156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某县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62
目的:了解中国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对中国中部某县两个村18 ̄50岁村民进行HIV感染率调查,并进行定群研究。结果 1997年调查了963人,发现HIV抗体阳性者17例,HIV感染率为1.8%,其中有偿献血员88人,15例为HIV抗体阳性,HIV感染率为17.0%,显著高于非献血人群(0.2%)。1998年和2000年进行了随访,其中HIV抗体阴性人群668人,共随访1742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1995~1998年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目的 更科学地监测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 从1995年起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长途卡车司机,以及孕产妇和供血员进行监测。结果 1995年首次监测的8个吸毒者监测哨点未发现HIV感染者,219个吸毒者监测哨点已有17个哨点发现了HIV感染者。在1995-1998年乌鲁木齐点HIV感染 相似文献
3.
我国某县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63,自引:9,他引:54
我了解我国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以及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方法 1999年3月选择我国中部甘县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对18 ̄60岁的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血作HIV及HCV检测。结果 在730名农民中共检出22例HIV感染者,其中有偿献血员的感染率为9.1%,非献血员的感染率为0.6%;210名献血员有献血浆史者的HIV感染率(25.9%)高于无献血浆者(2.6%),每年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1986~1999年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毒者与艾滋病毒感染者(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全省的HIV常规、哨点、行为监测及实际实验室资料,结果:1996年底首次发现静脉吸毒者HIV阳性以来,HIV/AIDS报告数平均上升86.2%,静脉吸毒占的比例从1996年前的1.4%上升到1999年的91.0%,吸毒者61.3%为HIV-1C亚型,结论: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静脉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当前工作重点是预防HIV/AIDS从吸毒人群向吸以及一般人群传播,并开展行为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男-男性接触者梅毒和HIV感染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目的 了解南方某大城市非商业男男性接触(MSM)梅毒(SP)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及安全性行为水平。方法 通过网站回答问卷,并自愿接受免费的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艾滋病病毒(HIV)检验。结果 88例非商业MSM的SP感染率达9.04%,HIV感染率3.41%。累计男性伴侣数平均35人,76.1%有口交性行为和92.0%有肛交性行为,76.1%与陌生人有性行为,55.7%与女性有性接触。每次和经常性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8%和26.1%,从不使用达48.9%。结论 非商业MSM的性生活非常活跃,缺乏安全性行为是造成梅毒高感染的重要因素,HIV感染已开始在非商业MSM和异常接触中传播。 相似文献
6.
7.
云南省瑞丽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自然史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0,他引:16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HIV感染自然史。方法对云南省瑞丽市吸毒HIV感染者625例进行观察,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结合横断面研究。结果 瑞丽市吸毒人群625例HIV感染者中90例已死亡。HIV感染者总死亡率为76.9/1000人年,AIDS死亡率为19.8/1000人年。推算中位生存期为9年,中位潜伏期约在8年左右。结论与西方国家相比,瑞丽市HIV感染者中位潜伏期要稍短。. 相似文献
8.
男同性恋者行为特征和STD/HIV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同性恋的行为特征及性病(STD)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同性恋者活动场所2 73名男同性恋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标本采集。结果:⑴调查对象显示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2 5.9岁,来自全国各地,文化程度高,有5 5.5 %已经或正准备结婚;普遍存在多性伴现象,1 0人以上达到4 0 .3 % ,3 1.6 %既有同性性伴又有异性性伴;4 2.1 %曾为他人提供性服务;从未使用安全套比例为7.0 % ;每次使用安全套仅为2 0 .5 %。⑵梅毒和性病疱疹感染率为1 9.1 %和1 8.3 % ;HIV感染率为1.5 8%。结论:男同性恋者普遍存在多性伴、无保护的高危行为,应全面深入针对男同性恋者的STD/AIDS的行为干预,阻断AIDS/STD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分析实验室及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认识艾滋病在福建省的流行特征及推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福建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 L I S A)及免疫印迹试验对高危及特定人群标本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 H I V) 抗体检测,对抗体阳性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收集艾滋病病人临床资料,采集感染者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H I V- 1 D N A 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病毒亚型。结果 从1987 年1 月至1997 年12 月30日止,全省共检测了569 870 份标本,检出 H I V 抗体阳性70 例,检出率为0 .12 ‰。其中 A I D S 病人21 例,已死亡18 例。福建省 H I V/ A I D S 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和厦门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境外感染为主,并向国内蔓延扩散,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是福建省抗体阳性者的主要感染途径。17 例艾滋病病人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人存活期短,早期症状以持续或反复发热为主,艾滋病病毒序列分析证实 H I V- 1 E 亚型为福建省主要流行株。结论 福建省艾滋病将主要在性乱人群中流行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 分析广东省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为政府提出本省的控制策略,方法 分析全省的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 截至2001年底,广东省累计共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2610例,AIDS病人110例,死亡42例,广东省自1986年首次发现HIV感染以来,其主要传播途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2001年有94.7%的HIV感染由静脉吸毒引起,多性伴人群的HIV流行率在逐年增高,但HIV尚未在一般人群中立足稳定。结论 广东省HIV主要在吸毒人群中迅速传播,因此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要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HIV从吸毒人群向暗娼以及一般人群传播,除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外,应尽快开展以减少危害为主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