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7篇 |
完全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13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在中国流行的分析 总被引:74,自引:29,他引:45
为确定现阶段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本土基因型别 ,在 1995~ 2 0 0 2年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 )从河南、山东、安徽、上海等 1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的麻疹爆发和散发病人的咽喉拭子或尿液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15 6株。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从 15 6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 (N)基因碳末端 4 5 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证明 ,15 4株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 ;2株属于A基因型 ,为沪191疫苗株。由此证实 ,H1基因型已在中国广泛流行 ,为中国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H1是麻疹病毒型内变异最大的基因型。这 15 4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 ,除外Shanxi0 0 - 6和Hunan95 - 2 3株 ,可进一步划分为H1a和H1b两个亚组。H1a的 4 5 0个核苷酸和H1b的差异在 2 0 0 %~ 4 0 0 %。H1基因型的 4 5 0个核苷酸和A基因型代表株Edmonston的基因差异在 6 0 0 %~ 7 33% ;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 - 1的基因差异在 5 11%~7 5 6 % ;与其它 17个基因型代表株的最大差异在 11 5 6 %。在中国开展麻疹病毒监测和建立麻疹病毒毒株库及基因数据库 ,对加速麻疹控制及未来消除麻疹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亚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湖南、广西、河南和河北4省(区)25个县(市)280例慢性HBV携带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分析,确定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结果 HBV基因型B、C和D均有分布,分别占29.3%、67.9%和2.9%,其中B和C为优势基因型。adr、adw2、ayr、aywl、ayw2和ayw3等6种血清亚型均有分布,其中adr和adw2为优势血清亚型,分别占64.3%和31.4%。基因型B与adw2血清亚型,基因型C与adr血清亚型有非常密切的基因相关性。280例HBV携带者表面抗原基因序列每100个核苷酸的平均置换频数为2.94。基因型B(adw2血清亚型)毒株核苷酸置换频数为5.63(5.48),而基因型C(adr血清亚型)仅为1.6(1.51)。结论 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的分布均有明显的地区性;基因型B及相对应的adw2血清亚型毒株的基因可变性明显高于基因型C及相应的adr血清亚型。 相似文献
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5,他引:38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住院患者2002年1~8月期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耐药情况和各种基因型的流行分布. 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对86株大肠埃希菌和13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11种抗菌药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采用酶抑制剂增强法对产ESBLs菌株作确认试验;等电点测定及PCR扩增对产ESBLs菌初步分型,然后对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基因型,并做结合实验. 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ESBLs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8.9%和29.1%, ESBLs菌合计的阳性率为22.9%;ESBLs阳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在50株产ESBLs阳性菌株中,TEM型31株(62%)均为TEM-1型;CTX-M型26株(52%),其中CTX-M-14型11株,CTX-M-22型9株,CTX-M-24型 5株,CTX-M-13型1株;SHV型22株,占44%,SHV-1型5株,SHV-12型5株(4株菌被结合实验结果证实含有SHV-12型基因的质粒),SHV-2a型3株(2株菌含有该型基因质粒),2株SHV-2(2)型(2株菌含有该型基因质粒),未分出亚型7株,同时结合实验也证实不含有SHV型基因的质粒. 结论 CTX-M型和SHV型是北京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广西南宁市农村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型和血液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调查南宁市农村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析地贫血液学参数变化特点。方法以血红蛋白(Hb)自动分析仪.VARIANT(HPLC)和Cell Dyn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育龄青年2044例,其中430例(地贫筛查中随机选择的75对夫妇以及血细胞分析提示夫妇双方或一方为地贫表型阳性的育龄夫妇140对)同步进行地贫基因分析。结果检出8地贫163例,8地贫基因携带率7.97%,检出HbH病13例,Hb Manitoba2例,HbJ 2例,HbQ1例。α地贫2基冈型以-α^3.7/αα、-α^CS/αα和-α^WS/αα居多,α地贫1以—^SEA/αα为主,β地贫杂合子以41-42为主,α、β复合型地贫有较高的检出率。所有HbH病和β地贫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均降低,86例α地贫1中除1例MCH正常外均降低,而66例α地贫2中17例MCV和MCH均正常,69例β地贫杂合子中有32例HbF增高,但没有一例只有HbF增高而HbA2不增高,α、β复合型地贫主要呈现β地贫血液学特点。结论南宁市农村育龄人群地贫基因携带率高,-α^WS/αα和-α^CS/αα基因型α地贫2较多,高发区MCV和MCH降低应疑为地贫。 相似文献
5.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目的 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及其和烟酒嗜好相互作用与胃癌中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江苏省淮安市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胃癌患者107例,对照人群200名)。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MTHFR基因型。结果 (1)胃癌组中MTHFR变异基因型拥有者的比例7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x^2=4.15,P=0.0416)。MTHFR变异基因型拥有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OR=1.78,95%,CI:0.99-3.22;性别和年龄调整OR=1.89,95%CI:1.08-3.32)。(3)在MTHFR变异基因型拥有者中,伴有吸烟习惯者发生胃癌的OR为7.72%(95%CI:2.23-26.79),伴有经常饮酒习惯者发生胃癌的OR为3.08%(9T%CI:1.30-7.23)。与不吸烟,不经常饮酒的野生型纯合子MTHFR基因型拥有者相比,伴有吸烟的经常饮酒习惯的MTHFR变异基因型拥有者发生胃癌的OR为13.96%(95%CI:2.76-70.46)。结论 MTHFR C677T变异基因型与胃癌的易感性有关;吸烟和饮酒与MTHFR变异基因型在胃癌发生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变化与现行疫苗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麻疹病毒仅 1个血清型 ,但通过对流行株的血凝 (H)蛋白和核 (N)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至 2 0 0 1年 10月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有关资料确认麻疹病毒有 8个基因组 (A、B、C、D、E、F、G、H) ,共 2 0个基因型。其间H蛋白基因和N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差异达 7% ,而N基因COOH端的 4 5 0个核苷酸的差异在不同型之间 >12 %。中国流行的麻疹病毒主要为H基因组的H1型 ,是一种新的基因型。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麻疹疫苗皆为A基因型 ,通过交叉中和试验证实 ,现行的麻疹疫苗免疫后的抗体能中和不同基因型的麻疹病毒流行株 ,但中和抗体滴度略低 ,仍可预防麻疹发生。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部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研究中国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方法:应用AmplicorPCR试剂盒检测北京、青岛、固安和周口等地27例抗-HCV阳性的单采浆供血员和36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HCV RNA,并对其中36例HCV RNA阳性者用INNO-LiPA^TMHCV II试剂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抗-HCV阳性的单采浆供血员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 RNA检出率0分别为48.15%(13/27)和69.44%(25/36),平均为60.32%(38/63)。对13例HCV RNA阳性的单采浆供血员和2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分型结果表明,29例(80.55%)为1b型,5例(13.89%)为2型,另2例(5.56%)不能被分型。结论:上述调查地区流行的HCV基因型以1b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血传播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与丙型肝炎病毒亚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静脉吸毒人群和不洁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HIV—1)与丙型肝炎病毒(HCV)亚型分布的相关性及其流行模式。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IV-1gag的p17区和env的C2V3区,HCV5^ NCR区和E1/E2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ClustalW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基因树分析。结果 共检测了239例HIV—1感染者,其中HCV阳性率为56.9%(136/239)。在136例HIV—1/HCV混合感染者中,96.3%是通过静脉吸毒(IVDU)和不洁献血途径而感染的。IVDU(感染者主要来源于新疆、云南和广西)的HIV—1亚型主要为C型。其HCV基因型为1b、3a、3b和4型。而不洁(输)献血人群的HIV—1主要为B型,其HCV基因型以1b和2a为主。结论 中国发现多种HIV—1亚型和HCV基因型,提示这两种病毒的流行是多种途径感染的结果,序列同源性程度之高提示这两种病毒感染是在相当近的一段时间内爆发感染的。不洁献血者HIV—1和HCV病毒株不同于IVDU的病毒株,说明传播方式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地域分布的重要件.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和耐药性。方法收集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菌株30株,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及DNA测序方法,分别对其TEM、SHV、CTX-M、VEB、PER编码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在30株菌株中有26株为CTX-M型,占86.67%;其中CTX-M-9型共计16株占61.5%,CTX-M-1型8株占30.8%,CTX-M-2型7株占26.9%;同时产CTX-M-1型及CTX-M-2型共4株占15.4%,产CTX-M-2型及CTX-M-9型1株占3.8%,产CTX-M-1型及CTX-M-9型1株占3.8%。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临床流行基因型是CTX-M-9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