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症状监测在湖北地区传染病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湖北省2个县的209个监测机构实施情况和287名数据上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症状监测系统实施以及探测暴发性疫情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基于多数据源的症状监测系统 ISS 成功建立,所有监测点都有相应的硬件设施支持该系统的运行;且近90%的数据上报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意愿利用此系统完成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数据上报的总体质量较好,并在系统运行期间成功预警3起暴发性疫情。结论症状监测能顺利开展,并可应用于传染病预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CUSUM模型探讨北京市流感流行起始时间.方法 应用CUSUM模型,对北京市2014年至2016年流感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分析,并与流感病原学“金标准”判断流行高峰和流感流行预警基线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2014-2015监测年,CUSUM模型在2014年第46周发出预警,较“金标准”流行起始时间提起前1周,较ILI%预警基线提前3周.2015-2016监测年,CUSUM模型在2015年第46周发出预警,较“金标准”流行起始时间提前8周,较ILI%预警基线提前7周.结论 应用CUSUM模型对北京市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预警流感流行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建立持续动态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及时性,以提升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 选择3个边境县,以全覆盖的方式,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持续监测医疗机构14个症状及6个症候群,收集小学每天学生缺勤信息和边境口岸入境人员发热信息,构建基于手机和电脑平台的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结果 采用EARS-3C和Kulldorff时空扫描的预警模型,发现皮疹、流感样症状和小学缺勤等多个监测信号源对手足口病、流感和水痘等常见传染病预警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前1~5 d预警)。系统简便易用,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强,以交互式图表及可视化地图的方式展示,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监测数据情况和预警信号的变化,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结论 该系统科学有效、操作方便,能实时发现边境地区常见传染病的暴发或聚集事件,实现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本地及跨境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2020,29(4):258-263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validate the skin temperature on sacral region and vascular attributes as early warning signs of pressure injury.MethodsTotally 415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 from August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prospectively screened. Daily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glucose affecting vascular attributes and the relative skin temperature of sacral region were measured for 10 consecutive days. Collect the changes of these indicators during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injury. The optimal cut-off values of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 by X-tile analysis. The risk ratios of indicators associated with pressure injury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ResultsThere were no obvious interactions among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and relative skin temperature (P > 0.05). The optimal cutoff value for above indicators was 63.5 mmHg, 9.9 mmol/L and −0.1 °C,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injury peaked on the 4th and 5th day after hospitalization when categorizing the patients into low- and high-risk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utoff values (P < 0.05). Based on relative skin temperature, patients in the high-risk group we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pressure injury (hazard ratio = 6.3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3.91, 10.36), when 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indicators of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glucose.ConclusionStringent skin temperature and vascular attributes measurements were necessary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injury. Nurs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warning sing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injury.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泊松分布在手足口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杭州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移动平均位数法计算每周疾病期望发病数,用Poisson分布计算每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概率,如果概率小于某检验水准,则发出预警信号,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预警信号进行核实。结果在检验水准α=0.05的情况下,通过Poisson检验,发出预警信号44起,经核实33起预警信号出现聚集性疫情,预警信号阳性预测值为75.00%,灵敏度为94.29%,特异度为35.29%,约登指数为29.58%。比移动平均控制图法和《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效能高。结论泊松分布结合移动平均位数法可作为手足口病的一种简单便捷的预警方法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化,指导流感防控。方法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辖区内报告的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Realtime RT—PER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应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9年6月~2010年3月4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病例总数590590例,流感样病例12067例,ILI%为2.04。流感样病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44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194份,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阳性248份,季节性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02份;细胞培养病毒分离血凝测定阳性143株,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119株,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4株,季节性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20株,各型流感病毒季节性消长趋势明显。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2起,病原检测18起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7起季节性甲型流感、10起甲型H1N1流感和1起季节性甲、乙型流感混合感染。结论流感样病例数与病原学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可以用来反映流感活动的强弱,监测网络的敏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8.
9.
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预警及干预机制,是应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机制.建议:重视并建立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及职能,建立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卫生服务预警及治疗机制,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工作,贯彻心理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及三级功能方针.由此,预防社区居民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建设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医院感染预警系统,研究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规律和控制措施,及早发现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提高感染监控水平,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C/S构架,前端应用程序采用PowerBuilder7编程,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0企业版大型数据库,将医院感染报卡软件集成到住院医生工作站,将预警监控软件集成到医院感染科工作站,构建医院感染的上报、预警、监控网络。结果对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预警、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医院感染预警系统能实现医院感染的实时预警监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效率,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