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对我国15所医科大学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为提高科研综合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科研关键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的基本模型CCR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所医科大学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811,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78,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827,DEA有效大学为5所,10所非DEA有效大学中,纯技术有效的有7所.结论 我国医科大学总体科研效率有待提高,应侧重科研规模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整体上关注北京市综合性公立医院的效率水平及变化,为进一步深化北京公立医院改革并提高医院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2年和2017年《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中北京市二级、三级综合公立医院数据,分别建立Pabon Lasso模型和DEA模型评估其效率水平。结果:北京市2017年三级综合公立医院较2012年BOR、BTO和ALOS指标均有所改善,Pabon Lasso模型中医院效率提高和下降之比为3∶1,DEA综合效率得分在0.8?1的医院增长19.56%。二级综合公立医院仅ALOS指标改善,Pabon Lasso模型中医院效率提高和下降之比为5∶4,DEA综合效率得分在0.8?1的医院增长20.97%。结论:北京市公立综合医院的效率在北京市医改政策推动下有所提升,结合Pabon Lasso模型与DEA模型可提示医院效率改进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国社区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定量评价,为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通过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2012—201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静、动态评价。结果:我国社区卫生机构资源体量提升明显,但仍存在规模投入不足、要素配置不均等问题;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结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投入的同时,各地区也要注意探索社区卫生机构的适宜发展规模,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与有序下沉,继续加强基层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提高社区医疗技术水平,从而推动社区医疗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研究2008—2012年期间样本104家县级医院的效率特征及变动情况;方法:在传统C2R-DEA和BC2-DEA模型基础上,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变量对其效率的影响;结果:样本医院的技术效率值区间为0.723~0.681,纯技术效率值区间为0.785~0.771,规模效率值区间为0.908~0.897,呈现低效率及逐年改善的发展趋势。讨论:新医改政策及措施在改善县级医院效率方面具有促进效应;医疗服务与管理能力的发展滞后于服务规模的发展,其服务与管理能力的提升逐步成为改善县级医院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探索效率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卫生资源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数据包揽分析(DEA)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西部地区2009—2020年间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 12年间各省区综合技术效率均值除宁夏外都小于1,最低和最高值之间相差0.594,规模效率的决策单元值超过0.9的有105个,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37,技术变化率均值为0.896。结论 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偏低且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衰退,并且地区间差异显著,规模和结构也有待调整。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主,因地制宜调整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和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