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0篇 |
完全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90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南大学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自杀意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中南大学三个校区大学生623名。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大学生样本中有14.6%的人最近一年内出现自杀意念,2.5%的人有详细的自杀计划和方法,1.8%的人有过自杀未遂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对专业不满意、社会支持少、负性生活事件多以及抑郁倾向。结论大学生样本中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因此,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本文简述了同伴教育的涵义及特征:提出了在1998 年9 - 12 月,于北京某医科和某工科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的设计问题,内容包括形成评价、制定计划方案、同伴教育者的征募、培训评价、项目评价等,以保证该项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以整群抽取的武汉市部分高校17~25岁的大学1~4年级学生,共1712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网络吸引因子与自信因子是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关系最为密切的第一层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性别、焦虑性因子、专业满意度为第二层影响因素,他们主要通过影响第一层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间接的影响;抑郁性、对他人怀疑性则为第三层影响因素,并通过影响第二层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发生间接影响。结论各因素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的机制复杂但有一定逻辑层次。因此,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与干预工作中,应该有重点、层次分明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目的:了解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4所省属大学中以无记名的方式,对884名1-4年级学生进行了危害健康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危害健康行为在我省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吸烟率为73.9%,饮酒率为95.9%,有15.7%的学生考虑过自杀,6.1%的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各种危害健康行为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并有随年级而升高趋势。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多种不良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的危害健康行为干预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方法:以SCL-90和社会调查表,对云南10所高校不同专业的43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作方差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云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但优于上海、山西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偏执、敌意、抑郁(检出率4.04%-5.34%)。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依次为生活事件、专业态度、大学生活度过方式、学习目的和家庭人均收入。结论:对大学生精神疾患应提供一级预防和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6.
7.
大学生个性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索大学生个性分布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南京市不同专业的3所高校共3382名大学生,作EPQ、SCL-90量表测量。结果 ①性格分布不受性别影响。②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性格外向(64.81%),农村学生N型性格较多(26.32%)。③经济类学生N型性格突出(27.68%),工科学生外向型性格突出(64.91%),医科学生内向型性格突出(21.98%)。④个性不稳定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70.45%),个性稳定的人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68.40%)。⑤大学阶段,个性尚未完全定型,40%左右的学生还处在变化之中。结论 大学生性格分布随生源及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个性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个性尚处于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广东商学院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的现状及性知识需求,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广东商学院2004级的11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或杂志,男生性知识的知晓率普遍高于女生,男女生在性观念、性态度和性行为等诸多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92.95%的学生知道性病主要是通过不沽的性接触传播的,98.66%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性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90.45%的学生知道避孕套不仅避孕还是有效预防性病的工具;有6.61%的学生曾有过性交行为,其中男生有过性交行为(11.72%)明显高于女生(3.36%)(P〈0.01);63.30%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性知识讲座或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方法持赞成态度。结论:学校应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以正确引导大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军校1310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与各种常模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并进行不同类别间的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军校大学生SCL-90的各项因子分,除恐怖因子分外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与恐怖因子分外,均显著高于军队常模;除躯体化、敌对因子分外,均显著低于地方院校大学生。军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排在前5位的因子是:敌对、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结论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具有军人特点,又有地方院校大学生特点,并受其性别、年级、入学前身份、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科类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状况及对性问题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50份,收回有效答卷1957份,回收率为95.95%。其中回答没有性行为的1140人,占58.3%;有性自慰行为的264人,占13.4%;有亲吻行为的348人,占17.8%;回答有性行为的205人,占10.5%。在有性行为的205份问卷中,回答经常有性行为的70人,占34.2%;偶尔有性行为的130人,占63.4%;5人未回答,占2.4%。在有性行为者中,使用避孕套的129人,占64.5%;不使用68人,占34.0%;未回答3人,占1.5%。本调查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0.5%,其非婚性生活的发生率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