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高发的原因,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合肥市2004年共发生流脑69例,发病率为1.50/10万,较前5年平均发病率上升了10倍。经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诊断的病例C群占20.29%,A群占18.84%,其余为临床诊断的未分型病例。对1 171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样检测平均带菌率为8.28%;其中以初中生和高中生带菌率为高,分别为14.07%和14.76%。所带菌群以C群最高,平均为4.27%;死亡病例和爆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C群带菌率分别为30.1%和14.7%。结论做好流脑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必须开展流脑的病原学检测,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带菌检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2006年禽流感患者未造成密切接触者传播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感染禽流感的密切接触者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定义和办法,发现和确定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并检测部分接触者的血清抗体。结果 2006年广州市发生的禽流感患者,在发病前1个月未离开过该地,且无病、死禽的接触史;共发现了56名密切接触者,包括其女友、医务人员、亲属、朋友。经过7天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现象。结论 与SARS传播不同,广州市禽流感患者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期间,未发现可能通过飞沫、唾液、黏膜、皮肤伤口直接接触等方式造成人间传播,提示目前禽流感病毒引起人间传播的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3.
88例SARS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SARS密切接触者中是否有隐性感染者及评估防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方法 对广元市 88名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 ,用“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问卷”调查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接触情况、防护情况及身体状况 ,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SARS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结果 4名医务工作者检出SARS病毒总抗体阳性 ,阳性率 4 5 % ;密切接触者的个人综合防护率为 14 8% ;医务防疫人员在国家将SARS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前后 ,个人综合防护率有显著提高 (R控制前 =9 5 % ;R控制后 =2 9 1% ,P <0 0 5 )。结论 SABS密切接触者中存在隐性感染者 ;及早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可有效控制SARS的流行 ;加强高危人群个人防护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是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2007~2009年淄博市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痰涂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情况,更多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方法]对淄博市及所辖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2009年对发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和学校密切接触者痰涂片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累计检测561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4 828人,检出涂阳者48例,阳性检出率为0.99%。密切接触者涂阳检出率,在校中学生为1.20%,家庭成员为0.58%(P<0.05);2007~2009年分别为0.92%、0.90%、1.14%(P<0.05);<21、21~50、51~72岁的分别为1.20%、0.47%、0.83%(P>0.05)。[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在校中学生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海淀区高校结核病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为海淀区高校密切接触者筛查策略的修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2015年3月~ 2016年3月发现的高校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密切接触者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est,PPD)及胸片检查.分析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密切接触者人口学特征、结核感染情况及患者检出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共诊断88例结核病患者,筛查得到密切接触者3 604名.密切接触者中共检出肺结核患者16例,且均为菌阴患者,患者检出率为443.95/10万.3 604名密切接触者中,PPD强阳性率8.32%.随着PPD反应直径的增加,密切接触者中患者检出率升高,且趋势有统计学意义(xtrend=8.06,P<0.001).疫情期间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和患者检出率均高于非疫情期(均有P <0.05).结论 应加强高校学生结核病的筛查,根据不同的结核病检出情况适当扩大筛查范围,从而及早发现感染者及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避免高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与随访,并且分析相关因素以及检出概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肺结核门诊登记的42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分析。结果:在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子女检出的概率为0.25%,父母检出的概率为2.34%,配偶检出的概率为5.45%。父母、配偶的检出概率与子女检出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涂阳患者的概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在一个房间居住,检出涂阳患者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是掌握肺结核感染与发病的最早时点,对密切接触者定期随访检查能发现相当多的患者,其检出率也高,从而达到发现患者控制结核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手足口病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状况。方法:选取广东省珠三角和非珠三角两个地区手足口病病例密切接触者及健康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人群之间EV71(P<0.05)、CoxA16(P<0.01)各自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意义;珠三角和非珠三角两地区密切接触者EV(P<0.05)、CoxA16(P<0.05)以及两地区健康人群EV(P<0.01)各自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广东省手足口病病例密切接触者EV71和Cox-A16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健康人群以携带非EV71非CoxA16肠道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1例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及其密接者病原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死亡病例及密接者咽拭子标本进行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和VP1基因分析。结果该死亡病例和密接者之一咽拭子标本检出EV71核酸阳性,VP1基因仅存在一个碱基差异,蛋白质相差一个氨基酸,同源性较高。结论该死亡病例与密接者病毒来源相近,同属C4亚型,后者携带病毒但不发病,在疾病防控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