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2篇 |
免费 | 2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59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499篇 |
内科学 | 1245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36篇 |
外科学 | 84篇 |
综合类 | 1037篇 |
预防医学 | 28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519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211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492篇 |
2013年 | 438篇 |
2012年 | 398篇 |
2011年 | 409篇 |
2010年 | 287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162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对COPD患者的认知以及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所有入选患者由研究者面对面进行“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共177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126例(71.2%),女性51例(28.8%).男女患者年龄、BMI和收入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中,从不吸烟者比例很高(62.7% vs 12.7%,P<0.01),戒烟者比例较低(27.5% vs65.9%,P<0.01),吸烟包年明显低于男性患者[0 (0~7.5) vs30 (10~45),P<0.01].女性患者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21.6% vs6.3%,P<0.01)和无工作者的比例(29.4% vs 11.9%,P<0.01)较男性患者大.在肺功能方面,女性COPD患者FEV1/FVC[(58.7±9.8)%vs(55.0±10.9)%,P<0.05]稍比男性好,VC则低于男性患者[(69.6±19.6)% vs (78.8±19.5)%,P<0.01].女性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比例较男性患者更低(0.0% vs 10.3%,P<0.05).女性患者知晓肺功能结果的比例较男性患者稍高(17.6% vs7.9%,P=0.059).结论 女性患者对COPD的认知及诊疗中的行为与男性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医师需要对女性患者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合评估不同分组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4-羟基壬烯醛(4-HNE)水平的变化,探讨4-HNE水平在COPD不同情况下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大医院住院的4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4例,平均年龄(67±9)岁.所有患者按4种方式分组:①肺功能Ⅰ-Ⅱ级组和肺功能Ⅲ-Ⅳ级组;②B组(低风险多症状组)和D组(高风险多症状组);③合并心血管疾病组和无心血管疾病组;④嗜酸粒细胞≤2%组和嗜酸粒细胞>2%组.另设健康对照组50例,与AECOPD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4-HNE水平.结果 ①与健康对照组(9.4±3.0)mg/L比较,AECOPD患者治疗前(18.5±5.2) mg/L和治疗后(19.0±5.1) mg/L血清4-HNE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ECOPD名组治疗前后及各亚组间治疗前比较血清4-HN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功能Ⅰ-Ⅱ级组和肺功能Ⅲ-Ⅳ级组及B组和D组治疗后血清4-HNE水平下降的比例分别为43.8%和50.0%及46.7%和5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合并心血管疾病组和无心血管疾病组及嗜酸粒细胞≤2%组和嗜酸粒细胞>2%组,治疗后血清4-HNE水平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5.0%和66.7%及73.3%和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4-HNE水平与FEV1%pr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系统性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2%的AECOPD患者治疗后仍持续存在较高的系统性氧化应激反应,4-HNE水平可能成为COPD不同情况下的生物标志物,并为COPD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姜黄素干预对COPD大鼠IL-1β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香烟烟熏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按照分组情况对大鼠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计数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大鼠气道炎症及肺气肿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干预组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较COPD模型组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小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聚集、肺泡腔扩张,姜黄素干预可减轻小气道周围炎症细胞聚集及肺泡腔扩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升高,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干预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下降,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COP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IL-17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计算目标心率指导COPD患者作下肢亚极量运动康复后在肺功能和短期预后方面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好转的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肺康复组在医院完成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30 min的下肢亚极量运动康复锻炼.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得最大运动心率,计算相当亚极量运动强度时的目标心率=70%×(最大运动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要求踏车运动时逐渐提高运动强度以达到目标心率并持续运动.对康复前后的肺功能比较,并随访出院后1年内的急性加重次数和首次急性加重间隔时间.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前后的FVC% pred、FEV1% pred和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的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在康复前后由(49.4±5.9)%提高到(60.0±8.9)%,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在出院后1年内的急性加重次数[(1.1±1.0)次]较对照组[(2.1±1.4)次]减少(P<0.05).康复组在出院后的首次急性加重间隔时间[(34.0±14.2)周]较对照组[(24.5±14.6)周]有显著性延长(P<0.01).结论 目标心率指导下肢亚极量运动康复能提高患者的IC,增加运动过程中的肺通气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迟再次加重发作的时间,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有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最近的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激动剂具有抗炎作用.本文对PPARγ对COPD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共管COPD分级诊疗模式对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辖区内收集的COPD患者34例为对照组;以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该辖区收集的COPD患者53例为试验组,对试验组实行医联体共管分级诊疗.对比分析两组的(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FEV1%pred、年急性发作次数、年度医疗费用.结果 研究前2组患者CAT评分、FEV1%pred及气流受限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试验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EV1%pre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年急性发作次数、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层分析显示试验组门诊维持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治疗费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急性加重门诊、急诊就诊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两组住院患者血气分析PO2、PCO2及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联体共管分级诊疗能明显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气流受限程度,减低疾病风险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吸烟对40岁以上人群的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调查了2 682例居民的吸烟状况、规律合并用药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资料,并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 随访时间2年.2 290例(85.4%)得到了有效随访,其中1 197例(52.3%)从不吸烟,467例(20.4%)曾经吸烟,626例(27.3%)现吸烟.三组人群的年龄、性别、BMI、肺功能、COPD患者例数及合并用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肺功能FEV1、FEV1%pred、FVC、FEV1/FVC均逐年下降.经调整上述差异性变量(年龄、性别、BMI、COPD患者例数、合并用药及基线肺功能),曾吸烟组肺功能FEV1(P=0.030)、FEV1%pred(P=0.011)和FEV1/FVC(P<0.001)较从不吸烟组显著下降.现吸烟组FEV1/FVC较从不吸烟组下降快.结论 从不吸烟居民肺功能下降最慢,提倡不吸烟或尽可能早期戒烟. 相似文献
8.
IL-27可作为促炎和抗炎双重作用的细胞因子,以防止炎症对机体引起过度的组织损伤.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实验证明IL-27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IL-27与COPD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以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Carlos A. Jiménez Ruiz Daniel Buljubasich Juan Antonio Riesco Miranda Agustín Acuña Izcaray José Ignacio de Granda Orive José Miguel Chatkin Gustavo Zabert Alfredo Guerreros Benavides Nelson Paez Espinel Valeri Noé Efraín Sánchez-Angarita Ingrid Núñez-Sánchez Raúl H. Sansores Alejandro Casas Andrés Palomar Lever Inmaculada Alfageme Michavila 《Archivos de bronconeumología》2017,53(11):622-628
The ALAT and SEPAR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Smoking Groups have collaborat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document which attempts to answer, by way of PICO methodology, different questions on health interventions for helping COPD patients to stop smoking.The main recommendations are: (i) moderate-quality evidence and strong recommendation for performing spirometry in COPD patients and in smokers with a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the disease, as a motivational tool (particularly for showing evidence of lung age), a diagnostic tool, and for active case-finding; (ii) high-quality evidence and strong recommendation for using intensive dedicated behavioral counselling and drug treatment for helping COPD patients to stop smoking; (iii) high-quality evidence and strong recommendation for initiating interventions for helping COPD patients to stop smoking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ith improvement when the intervention is prolonged after discharge, and (iv) high-quality evidence and strong recommendation for funding treatment of smoking in COPD patients, in view of the impact on health and health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血清铁调节素(hepcidin)、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转铁蛋白受体(sTfR)与COPD伴发贫血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其中COPD合并贫血48例,COPD非贫血72例,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收治的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ILSA)法测定各组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并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在COPD伴发贫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OPD合并贫血组、COPD非贫血组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OPD合并贫血组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高于COPD非贫血组(P<0.05).COPD贫血组中重度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贫血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在COPD并发贫血中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2.2%、82.2%、81.8%、78.9%;特异度分别为89.8%、89.2%、80.7%、81.2%.结论 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变化与COPD并发贫血有密切关系,可作为COPD并发贫血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