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7篇 |
完全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20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北京市城区居民中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6-1999年,每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城区抽取的11084名年龄在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监测调查。结果 北京市城区居民中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其中现在吸烟率、酗酒率、咸食摄入率、高脂摄入率、缺少体育运动率和体重超重率分别为23.25%、8.95%、43.57%、26.89%、14.97%和32.15%。调查对象自报高血压患病率为19.22%。随着监测次数的增加,现在吸烟率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其他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率无明显变化。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危险因素在同一人群中常伴随出现。结论 人际交往、社会及家庭环境、患病和健康意识是行为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尽管现在吸烟率几年来出现显下降的趋势,但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育运动以及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严重,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2.
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评价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后的效果。方法: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954名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关节炎、中风、哮喘、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疾病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慢性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的秩和检验,比较了有基线和6个月后2次问卷调查数据的430名干预组病人和349名对照组病人在项目实施6个月后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一种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明显提高:6个月内认知性病状、管理方法实践评分,干预组平均多增加了0.33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6个月的增加值,分别比对照组高出0.69分和0.63分;干预组在健康状况的9个方面(整体分离自评、健康担忧、疲劳、气短、疼痛、失能、疾病对病人生活影响、情绪低落及社会活动/角色受限),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6个月内看急诊次料平均比对照组少0.01次(P=0.02);干预组6个月内住院次数平均比对照组减少了0.12次(P=0.01)。结论: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6个月后可改善参加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部分健康状况、减少看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由超重和肥胖造成的4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预测不同超重和肥胖率比值下的医疗负担变化.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3年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等相关资料,分别计算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4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相对风险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计算4种慢性疾病的直接疾病负担;根据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计算超重和肥胖造成4种慢性病的直接经济负担.结果2003年中国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89.7、25.5、22.6和73.3亿元,4种病合计归因于超重和肥胖的直接经济负担高达211.1亿元人民币,占4种病合计直接疾病负担的25.5%.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当超重与肥胖率比值达到1.1:1时,归因于超重和肥胖导致4种病的直接经济负担将达到369.9亿元,将比2003年上升75.2%.结论目前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占200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的3.2%和3.7%.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主要慢性病患病调查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目的 了解上海市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6个街道(镇)18个里委(村)15岁及以上的居民7563人。采用人户问卷调查及自报方式确认慢性病。结果 慢性病总的标化患病率为30.52%。其中高血压为11.88%,心脏病为7.29%,慢性肺部疾病为5.39%,糖尿病为1.78%,恶性肿瘤为0.57%,脑卒中为0.3l%,其他类型的慢性病为17.74%。慢性病自报患病率存在城乡差异;医疗保障程度越高的人群,慢性病自报患病率越高。年龄、肥胖是慢性病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人群在地区、性别、年龄等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慢性病干预措施。城市慢性病预防的重点是心脑血管疾病,农村慢性病防治则应将重点放在高血压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在社区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可接受性及其近期效果。方法 将自愿参加该项目的 2 2 8例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患慢性病的数目匹配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用协方差和 χ2 检验比较项目开展前和实施 4个月后 2次的数据。结果 项目实施 4个月后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参加者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 5 6 .4 %、5 0 .4 %和 37.6 % ;高盐饮食习惯和体重指数下降了 2 7.1%和 0 .8kg/m2 ;症状认知性管理实践和与医生交流分别增加了 3.9分和 1.1分 ;健康状况 (精力、疲劳、气短、疼痛 )均得到改善 (P <0 .0 5 ) ;就诊次数减少了 2 .7次 ;坚持服药率上升了 2 0 .0 % ,与自身比较血压控制差者坚持服药率提高了 2 1.5 %。结论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增加了参加者的自我管理知识 ,改善了高血压患者情绪、自我管理的健康行为、身体功能、高血压相关症状 ,减少了就诊次数 ;提示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可能是一条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老年人慢性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了解福州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专门调查表于2002年4月~5月对福州市1767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的总患病率为89.41%,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占55.16%,同时患2种慢性病的占23.57%,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21.27%.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骨关节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福州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其中主要以心血管疾病和肌肉骨骼系统性疾病为主,积极开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及以高血压为主的老年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Coker AL Davis KE Arias I Desai S Sanderson M Brandt HM Smith PH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2,23(4):260-268
BACKGROUND: Few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have assesse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bo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among women or men victims. This study estimated IPV prevalence by type (physical, sexual, and psychological) and associat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among women and men. METHODS: The study analyze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urvey (NVAWS) of women and men aged 18 to 65. This random-digit-dial telephone survey included questions about violent victimization and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 RESULTS: A total of 28.9% of 6790 women and 22.9% of 7122 men had experienced physical, sexual, or psychological IPV during their lifetime. Wome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han men to experience physical or sexual IPV (relative risk [RR]=2.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2.1, 2.4) and abuse of power and control (RR=1.1, 95% CI=1.0, 1.2), but less likely than men to report verbal abuse alone (RR=0.8, 95% CI=0.7, 0.9). For both men and women, physical IPV victimiz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urrent poor health; depressive symptoms; substance use; and developing a chronic disease, chronic mental illness, and injury. In general, abuse of power and control wa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se health outcomes than was verbal abuse. Whe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IPV scores were both included i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higher psychological IPV scores were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se health outcomes than were physical IPV scores. CONCLUSIONS: Bo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IPV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for both male and female victims. 相似文献
8.
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评价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 6个月之后在改变患者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方法 按照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 ,将 954名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关节炎、中风、哮喘、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疾病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慢性病人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的秩检验 ,比较了有基线和 6个月之后两次问卷调查数据的 4 30名干预组患者和 34 9名对照组患者在项目实施 6个月之后在自我效能评分方面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 6个月的增加值 ,分别比对照组高出 0 6 9分和 0 6 3分 (P值均 <0 0 1)。结论 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可提高参加者对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成年人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顾东风 HE Jiang 吴锡桂 段秀芳 姚崇华 王家良 Kristi Reynolds Michael J.Klag Paul K.Whelton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3):149-154
目的调查我国成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可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该队列包括169871名≥40岁男女性有代表性样本,基线调查于1991年,于1999和2000年进行随访,随访率为93.4%。结果我国40~64岁人群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死亡率分别为265.9/10万人.年、171.5/10万人.年和159.1/10万人.年,高于美国同年龄人群。高血压的全死因相对危险性和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分别为1.48%(95%CI1.44~1.53),11.7%;与未患高血压的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总死亡率高48%,若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全人群的全死因死亡将下降11.7%。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分别为第2、3位主要死亡原因,吸烟、缺乏体力活动PAR分别是7.9%和6.8%。男性的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女性前5位死因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炎、流感和传染性疾病。结论血管疾病和癌症是中国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血压、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和改善营养等方法是降低中国成年人早死负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某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自我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 评价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对改变患者自我效能的效果。 [方法 ] 按照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 ,将 2 97名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关节炎、中风、哮喘、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等疾病并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慢性病人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的秩检验 ,比较有基线和 6个月后两次问卷调查数据的 12 8名干预组病人和 12 7名对照组病人于项目实施 6个月之后在自我效能方面的变化。 [结果 ] 干预组病人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 6个月的增加值 ,分别比对照组高出 1.0 8分和 1.0 7分 (P值均 <0 .0 1)。 [结论 ] 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 6个月后改善了参加者对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