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25篇 |
免费 | 6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2篇 |
儿科学 | 123篇 |
妇产科学 | 164篇 |
基础医学 | 141篇 |
口腔科学 | 35篇 |
临床医学 | 711篇 |
内科学 | 751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51篇 |
特种医学 | 141篇 |
外科学 | 569篇 |
综合类 | 1175篇 |
预防医学 | 307篇 |
眼科学 | 29篇 |
药学 | 993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213篇 |
肿瘤学 | 29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282篇 |
2017年 | 280篇 |
2016年 | 264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610篇 |
2013年 | 563篇 |
2012年 | 557篇 |
2011年 | 625篇 |
2010年 | 526篇 |
2009年 | 554篇 |
2008年 | 549篇 |
2007年 | 421篇 |
2006年 | 333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237篇 |
2003年 | 224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74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八段锦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共80例入住本科的乳腺癌术后预期行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除采用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外,增加八段锦的锻炼,2次/d,30 min/次.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4.0)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FACT-B中文版(V4.0)测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升高显著(P<0.001) .结论 八段锦锻炼能够有效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神经原膀胱(DNB)是糖尿病在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营养神经、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应激、电刺激、导尿术等单一化学药物或物理治疗常难以达到临床治疗要求,理化联合治疗可协同增加疗效.近年来,干细胞和基因研究的兴起为DNB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使用,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其中化疗引起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表现为患者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目的 了解CIPN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内容目前常使用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铂类化疗药物和长春新碱,作用于线粒体、离子通道、神经炎症和外周神经结构,可能引起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至今,已经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CIPN引起的功能障碍,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药物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趋向化疗药物的使用需警惕CIPN的发生,CIPN的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LT计数、血小板压积(PCT)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14例NSCLC患者为肺癌组、5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鉴别诊断组、26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的PLT计数、PCT,分析PLT计数、PCT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PLT计数、PCT在NSCLC与良性病变鉴别的价值,比较复发或进展的NSCLC患者不同时期的PLT计数、PCT.结果 肺癌组PLT计数、PCT均高于对照组和鉴别诊断组(P<0.05);鳞癌患者PLT计数、PCT均高于腺癌患者(P<0.05),Ⅲ期 、Ⅳ期NSCLC患者PLT计数、PCT均明显高于鉴别诊断组及Ⅰ期NSCLC患者,Ⅳ期NSCLC患者PLT计数、PCT显著高于Ⅱ期NSCLC患者(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T计数将NSCLC、肺鳞癌、肺腺癌与良性病变鉴别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732、0.653;PCT将NSCLC、肺鳞癌、肺腺癌与良性病变鉴别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5、0.714、0.636.在21例复发或进展的NSCLC患者中,化疗4个周期后 、肿瘤复发或进展时PCT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结论 PLT计数、PCT可能与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密切相关,且对鉴别肺部良恶病变有一定的价值;化疗可能通过抑制骨髓功能使PCT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相关性分子靶标检测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诊治的13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取其手术肿瘤及外周血标本共31份(手术/二次手术标本共15份,外周血标本16份).通过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原位杂交,PCR扩增测序等方法检测常见肿瘤药物的相关分子靶标.共检测12种常用化疗药物和1种靶向药物的相关性基因的表达或突变.结果 共检测肿瘤标本分子靶点7个,包括:DNA拓扑异构酶ⅡA(TOPOⅡA),微管蛋白β3(Tubulinβ3),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RC 1),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胸苷酸合成酶(TS);外周血标本分子靶点2个,包括:CYP2C9*3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C829T)基因多态性测序.根据靶标对应的相关药物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示:氟尿嘧啶类,长春碱类,环磷酰胺和甲氨蝶呤四类化疗药物敏感性较高;而紫杉醇类、拓扑替康/伊立替康、替莫唑胺/卡莫斯汀/司莫斯汀、蒽环类/依托泊苷和铂类的药物敏感性较低.研究共检测肿瘤标本和外周血标本涉及的靶向药物基因2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结果提示:贝伐单抗敏感性高.依据上述检测结果,我们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优化化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部分患儿创造了手术机会.结论 本研究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多学科治疗过程中引入药物相关性分子靶标的检测,对于开展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6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结果 化疗前,观察组患者的NSE、CEA及SCC-Ag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42例患者化疗成功,化疗后患者的NSE、CEA及SCC-Ag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且化疗失败患者的NSE、CEA、SCC-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CEA及SCC-Ag等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早期诊断、评估化疗效果及预后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多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放疗组和手术组,每组各40例,放疗组给予放疗辅助小剂量化疗,手术组给予根治手术辅助小剂量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喉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放疗组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0%、80.00%和85.00%,手术组分别为92.50%、87.50%和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喉功能完全改善和部分改善例数多于手术组,未改善例数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出现1例喉腔狭窄,2例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和6例切口感染,放疗组出现3例吞咽困难,3例肺部感染和7例放射性皮炎/咽炎,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有8例出现复发,其中原发灶复发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放疗组患者有9例出现复发,其中其中原发灶复发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疗效相近,效果较好,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类似,放疗辅助常规化疗对喉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对胶质瘤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放疗基础上联合应替莫唑胺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疾病控制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24±3.09)个月和生存时间为(15.64±3.87)个月,较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6.09±1.97)个月]和生存时间[(8.71±2.56)个月]明显要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头皮溃疡、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可自行缓解或对症用药后可控制.结论 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与单纯的放疗相比较,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生长情况,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CF方案化疗联合DC-CIK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DCF方案化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接受DC-CIK治疗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免疫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12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12.403、t=4.378、t=7.086、t=6.964,P均<0.01),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x2=3.863、x2=6.524,P均<0.05).结论 DCF方案联合DC-CIK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免疫力并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