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7篇 |
完全免费 | 344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283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318篇 |
2011年 | 330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1984~200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28,自引:7,他引:121
目的 总结和分析中国1984~2002年狂犬病的流行情况,探讨流行回升的因素,分析目前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方法 收集1984~2002年的全国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及对部分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4~1989年期间,狂犬病年发病数为4000~6000例。随后发病数开始下降,1996年下降到最低水平,由1990年的3520例下降到159例。但1998年以后发病数又开始持续上升,2002年全国报告发病数为1122例,比1996年增加了7.06倍。疫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如四川、湖南、广西、广东、安徽、福建等13个省份。发病的季节性也渐趋不明显。结论 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因此加大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全国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2,自引:13,他引:79
为了加速控制麻疹,我国于1999年建立了麻疹监测系统.2000年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麻疹66841例,报告发病率为6/10万,呈上升趋势.而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52497例,比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少21%,说明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质量须进一步提高.根据麻疹监测系统分析结果,2000年全国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春季高发,以小年龄组和学龄儿童为主;爆发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15.1%;20%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41%免疫史不详.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说明我国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质量和学龄儿童MV复种工作均存在问题,同时也提示需要对我国目前MV的免疫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易体脂参数估测腹内型肥胖的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68,自引:4,他引:64
目的:评价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估测腹内型肥胖的最佳临界点及敏感度、特异度。方法:应用核磁共振(MRI)对690名受试者(男305人,女385人)进行腹内脂肪(VA)测量,同时测量BMI、WC、WHR。以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简易体脂参数对腹内型肥胖的诊断价值。结果:①经MRI诊断,超重/肥胖者中61.7%,正常体重者中14.2%呈腹内型肥胖(VA≥100cm^2);②BMI、WC、WHR与腹内脂肪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尤以WC的相关性最好;③简易体脂参数估测腹内脂肪积聚的最佳切割点为BMI:26kg/m^2,WC:90cm,WHR:0.93;④BMI≥28kg/m^2、WC≥95cm时,95%的男性及90%左右的女性呈腹内型肥胖。结论:BMI、WC及WHR都可估测腹内型肥胖,但以腰围的准确率稍高。 相似文献
4.
260株念珠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常见酵母样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 方法采集2 680份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分离出酵母样真菌260株,采用科码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培养,API-20C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条进行鉴定;念珠菌药敏试条(ATB-Fungus)进行念珠菌药敏试验. 结果 260株酵母样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155株(59.6%),热带念珠菌51株(19.6%),克柔念珠菌27株(10.3%),光滑念珠菌11株(4.2%);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制霉菌素(NYS)、酮康唑(KTC)、益康唑(ECO)、咪康唑(MTC)、氟康唑(FLC)的耐药率分别为9.0%、5.8%、10.3%、43.0%、40.9%、43.7%、9.0%;热带念珠菌分别为3.9%、9.8%、19.0%、 61.9%、57.1%、61.9%、21.4%;克柔念珠菌为14.8%、14.8%、14.8%、14.8%、25.0%、25.0%、16.6%;光滑念珠菌为0.0、0.0、36.6%、18.1%、36.6%、36.3%、66.6%. 结论目前引起我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念珠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这些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制霉菌素较敏感,对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中文健康问卷在中国大陆人群心理障碍筛选的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 检验源于一般健康问卷(GHQ)的中文健康问卷(台湾版)(CHQ)对中国大陆社区人群筛选心理障碍的适宜性。方法 初步研究样本为杭州市社区(n=377),结论外推研究样本来自于全国4个城市的3707名研究对象。问卷筛选的效果分析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结果 第一个样本的Cronbach系数CHQ-12为0.79,CHQ30为0.89,第二个样本中CHQ12为0.740因子分析CHQ-30可提取4个因子,分别为躯体症状、焦虑和担忧、社会功能低下/家庭关系不良和抑郁,CHQ-l2在两个样本中均可用1个因子来解释。ROC曲线分析显示,CHQ-l2曲线下面积为0.80(95%CI:0.70~0.89),CHQ-30为0.72(95%CI:0.62~0.82)。CHQ-12和CHQ-30筛选的敏感度分别为76.9%和71.8%,特异度为73.8%和67.9%,Kappa值为0.44(P=0.00)和0.38(P=0.00)。在第一个样本中CHQ-12筛检的心理障碍率为18.13%(95%CI:14.16~22.10),CHQ-30筛检的为22.80%(95%CI:18.19~27.11);在第二个样本中CHQ-l2筛检的为21.72%(95%CI:20.39~23.05)。结论 经过适当语言调整后的CHQ特别是CHQ-12可作为精神流行病学调查和社区卫生服务识别心理障碍的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30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情况、疫区分布、类型及其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30年来中国HFRS的发病死亡情况、疫区分布、类型及其流行强度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30年间HFRS的流行出现两个快速上升期(1970~1975年、1979~1986年),使HFRS的发病数由1970年的3295例增加到1986年115 804例。20世纪90年代中国HFRS的年发病数稳定在4万~6万例。血清学方法检测证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存在有汉坦病毒的疫源地,除青海与新疆两省区外,其他省(市)区均有发病。近年来,不但大中城市HFRS流行强度上升明显,而且疫情的季节分布发生变化。结论 中国HFRS的流行已出现新的流行特征。因此,应加强监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预防控制汉坦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近十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 分析湖南省近年来狂犬病疫情上升的原因。方法结合疫情报告资料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湖南省狂犬病疫情经过平稳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报告病例数在2001、2002年均为全国报告病例的首位,分别占全国总发病数的34,8%和30,0%。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湘南和湘中地区,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由1999年的7个地市扩展到2003年12个地市有报告病例。结论居民犬饲养量大,免疫率低,是造成人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暴露后未能进行及时正确的预防处理是狂犬病疫情上升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安龙县21例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目的 分析2004年2月8日至5月1日在贵州省安龙县发生的21例狂犬病患者,探讨局部地区爆发性流行的因素。方法 对21例狂犬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犬脑组织中的狂犬病毒抗原。结果 在近3个月的时间内,安龙县共发生21例狂犬病,发病率为5.12/10万。在21例狂犬病患者中有20例被犬所伤,1例为猫所伤;全部病例平均潜伏期为36.52天,但潜伏期<15天的病例有6例;21例病例中17例未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9例接种疫苗,其中仅3例为及时接种。所有21例没有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在疫点周围采集的73只犬脑组织中,9只犬脑组织狂犬病病毒抗原为阳性,阳性率13.33%。结论 犬饲养量大,犬的病毒携带率高,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疫苗接种率低可能是安龙县狂犬病发病爆发性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绿茶、乌龙茶、红茶的茶多糖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的茶多糖(TPS)含量、组成、体外清除自由基以及降血糖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福鼎大白茶、福建水仙以及云南大叶种鲜叶,都制成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提取TPS,并测定其得率,分析TPS中的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观察体外清除-2O和·OH的作用以及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1. TPS得率、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高低依次为绿茶>乌龙茶>红茶,体外清除 -2O 和·OH 的能力大小依次为乌龙茶>绿茶>红茶。2. 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100 mg·kg-1·d-1、300 mg·kg-1·d-1、600 mg·kg-1·d-1)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在低、中等剂量下,乌龙茶、红茶TPS的降低血糖作用明显优于绿茶TPS,但在高剂量下差异不明显。3. 不同产地、品种和茶类的TPS得率、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高低、体外清除-2O和·OH 能力,对DM小鼠降血糖效果均不相同,其中以湖北产茶叶TPS降血糖效果最好,其次是福建茶叶,再次是云南茶叶。结论:不同产地、品种、加工工艺对茶叶的茶多糖含量、组成、体外清除自由基以及降血糖效果都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19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3~4月份收治和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流行病学特点:时间分布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两个发病高峰,地理分布:发病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人群分布: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2)输人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2批传染源;(3)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4)控制隔离传染源、加强病区通风换气和定时消毒、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医护人员加强防护等各项措施采取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