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9篇 |
完全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89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04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血糖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血糖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B超、快速微量血糖仪及其他有关仪器,对62名8-11岁儿童(其中肥胖组32名、正常组30名)进行了肝脏、血糖及有关形态与机能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肥胖组脂肪肝患病率为93.8%,对照组为10%,差异有非常显性;肥胖组血糖为5.42mmol/L,对照组为4.54mmol/L,差异有显性;心功能良好率肥胖组为62.5%,对照组为93.3%,差异有显性。经相关分析,脂肪肝患病率与皮褶厚度、腰臀围比和体质指数呈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6、0.6256和0.845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皮褶厚度和腰臀围比是脂肪肝主要危险因素。血糖与皮褶厚度和体质指数呈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3和0.315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皮褶厚度是高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的肝脏、糖代谢和心功能均造成危害,是成人期心血管病、糖尿病及脂代谢障碍潜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妊娠晚期B超羊水指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 ,妊娠晚期应用B超测量羊水量已成为围产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羊水减少可引起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等 ,妊娠晚期监测羊水量和筛查羊水过少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B超测量妊娠晚期羊水指数 ,胎盘分级 ,观察胎儿预后 ,旨在探讨B超测量羊水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选择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0月 ,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 2 10例 ,其中正常妊娠组10 0例 ,高危妊娠组 110例 (包括妊高征、ICP、过期妊娠等 )。平均孕周为 (39 2± 1 8)周。两组间平均年龄、孕产次无明显差异。 2 10例孕… 相似文献
3.
甲型副伤寒1 0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建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41-141
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或水源污染 ,仍有局部地区出现伤寒、副伤寒爆发。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6月 ,我市发生甲型副伤寒爆发 ,现将 3年多来经血培养证实为甲型副伤寒的10 2 3例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 2 3例中男性 5 6 8例 ,女性 4 5 5例。年龄5~ 89岁 ,平均 37 5岁。 2 0~ 4 0岁罹患率最高 ,占 6 5 9%(6 80 /10 2 3) ,农民和渔民发病最多。其中 1998年发病 193例 ,1999年 318例 ,2 0 0 0年 36 5例 ,2 0 0 1年 1~ 6月 14 7例。以1~ 4月春季发病为主 ,达 80 7例 ,其他季节以散发为主。表现为不规则发热 ,稽留热和弛张热 … 相似文献
4.
4386例妇女妇科普查子宫肌瘤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妇女子宫肌瘤发病率及有关因素。方法: 由专人负责按照妇科普查内容, 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 常规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 2002~2003年, 妇科普查 4 386例, 查出子宫肌瘤 388例, 患病率 8 .85% (388 /4 386),40~49岁患病率最高 (21 .87% ), 29岁以下患病率最低 (1 .46% ), P<0 .000 5。未孕者进行妇科普查 74例, 未查出子宫肌瘤, 已孕者进行妇科普查 4 312例, 查出子宫肌瘤 388例, P<0 .000 5。普查中还查出患妇科炎症 655例, 子宫肌瘤 388例中查出患妇科炎症 126例。结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妇女的年龄及是否怀孕密切相关, 因此提高妇女预防保健措施对妇女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B超监护在节育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正> 为了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节育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站自2002年9月~2003年9月,对来站行人工流产及放、取宫内节育器(IUD)的1582例妇女,全部实行B超监视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手术对象来自本站门诊,年龄21~56岁,经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B超仪为HY3000A型.频率为3.5MHz。1582例中,人工流产负压吸宫359例(其中哺乳期 相似文献
6.
B超诊断子宫内外节育器异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正>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避孕工具。B型超声能准确显示IUD的位置,是诊断IUD异位的主要手段,本文报道经B超诊断IUD异位137例,重点阐述IUD异位的超声诊断。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均系1990年1月至1996年1月妇产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年龄21~46岁,放置IUD时间1个月~15年。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部疼痛、停经等。 相似文献
7.
浅谈IUD取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素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4):247-248
<正>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作为可逆性的长效节育方法具有避孕效果好、使用简便、无全身副反应及经济等优点,故在我国的使用较为普遍。随着取器术的增加,摘取IUD困难的病例时有报道。为提高技术服务人员对困难取器的认识,笔者对困难取器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 一、何谓IUD摘取困难 由于IUD的位置或形态异常,及带器者生殖器的变化导致IUD不能一次顺利从宫腔取出均称为困难取器。 相似文献
8.
带器妊娠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玉凤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11):692-693
<正>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逆的节育方法,但是放置后带器妊娠时有发生,本文对148例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对象1995年1月~2000年11月因带器妊娠在本所行人工流产者共148例。年龄22~43岁,孕周6~10周,放 相似文献
9.
10.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28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1例子宫肌瘤(直径小于6cm)的患者,在B超监视下,将专用射频凝固器介入到子宫肌瘤内,功率设置为30W,凝固肌瘤组织,治疗时间为2~10min。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7.86%,治愈率为76.51%,好转率为21.35%,无效率为2.14%。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