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43篇
  免费   1356篇
  国内免费   699篇
耳鼻咽喉   171篇
儿科学   1298篇
妇产科学   621篇
基础医学   1918篇
口腔科学   840篇
临床医学   2491篇
内科学   891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456篇
特种医学   5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073篇
综合类   6119篇
预防医学   6753篇
眼科学   389篇
药学   2224篇
  23篇
中国医学   1104篇
肿瘤学   18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1156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1468篇
  2011年   1612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422篇
  2008年   1904篇
  2007年   1713篇
  2006年   1565篇
  2005年   1692篇
  2004年   1198篇
  2003年   925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667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女,2岁,头面部黄色斑片1年半,渐累及躯干、外阴。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外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片,约绿豆至豌豆大小,边界清,表面光滑,未见丘疹、斑丘疹、鳞屑、萎缩、糜烂、坏死等。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弥漫泡沫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泛发性扁平黄瘤。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孤独症患儿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为组(予以行为疗法干预)、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和联合组(应用头针+行为疗法治疗),每组45例,3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比较3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孤独行为评分(ABC评分,包括交往、语言和感觉评分)和心理发育水平(PEP-3评分,包括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为组和头针组(93.33%比77.78%、82.22%,均P<0.05);行为组与头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EP-3评分(包括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均高于、ABC评分(包括交往、语言和感觉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行为组和头针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采用头针+行为疗法治疗,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心理发育水平及孤独行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抑郁情绪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本院的160例妊娠晚期孕妇抑郁情绪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妊娠周期28周以上,对孕妇抑郁情绪进行统计采用爱丁堡抑郁自评量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量表,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进行评估时按照婴儿神经国际量表。结果160例妊娠晚期孕妇抑郁情绪患者中,阳性30例、阴性130例,与阴性妊娠妇女相比,抑郁阳性妊娠妇女负性沉思偏向、负性解释偏向、负性记忆偏向、负性注意偏向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0例新生儿中,婴儿神经国际量表评分处于临界值为60例,正常值为100例,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37.50%,负性沉思偏向、负性注意偏向与婴儿神经国际临界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抑郁自评量表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具有较高抑郁发生率,其中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中负性沉思偏向、负性注意偏向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 了解早期全身运动(GMs)评估结果为异常/可疑的非脑瘫早产儿与筛查正常的早产儿在婴幼儿期神经、认知等各方面整体发育水平的差异,以探索GMs评估与儿童轻微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2017年在上海市闵行区妇幼保健院扭动阶段或不安阶段至少进行过1次GMs评估的早产儿,于矫正后9、12、24月龄评估其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扭动阶段/不安阶段结果为异常/可疑的非脑瘫早产儿与正常结果相比,MI与D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安运动结果为异常/可疑与正常相比,发育异常结局的可能性大(9月龄:OR=3.075,95%CI:1.013~9.331;12月龄:OR=3.638,95%CI:1.552~8.527;24月龄:OR=2.750,95%CI:1.213~6.242);不安运动评估结果对不同年龄发育异常结局预测的灵敏度较低(8.82%~18.60%),特异度较高(>95%)。结论 GMs评估在预测婴幼儿后期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存在局限性,不可取代后续的各类发育评估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