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63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735篇
内科学   692篇
皮肤病学   160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1487篇
预防医学   1294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576篇
  2篇
中国医学   270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铁路车站、列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迟发阳性案例疫情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常态化防控措施,为进一步全面加强铁路常态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铁路站车疫情联防联控系统,收集入境者解除集中隔离后乘坐列车到目的地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及复阳者的处置案例4起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资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对铁路站车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4例入境旅客解除集中隔离后迟发阳性或复阳的无症状感染者,都是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后乘坐列车时在进出站及列车上体温监测无异常,到目的地后核酸复查阳性;4起案例所有密切接触者及相关接触人员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及居家健康监测,无二代病例发生。列车下交的102例发热病人,0~6岁的学龄前幼童占比最多为49.0%,其次是19~60岁成人占40.2%,102例核酸检测均阴性,均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结论 对于境外输入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体温监测很难发现异常,既是铁路交通防控的难点更是铁路站车常态化防控的重点。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能有效阻止疫情通过铁路站车传播。  相似文献   
2.
青年大学生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数量日益增加,正在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重点人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进而分析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排斥状况,并在消除艾滋病污名与排斥方面提出建议性措施,为地方高校开展艾滋病教育与防治和艾滋病反歧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提高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HA)综合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HA),参考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管理)和实验组(综合教育模式管理),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HAART治疗覆盖率92.00%,参照组为68.00%;实验组死亡率0.00%和随访率96.00%,参照组为8.00%、88.00%。两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教育模式管理方法可显著提升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加味十全大补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照组术前不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前3 d予以加味十全大补汤。统计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术前、术后1 d、3 d、7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隐性失血量、空腹血糖水平,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 d、3 d、7 d,观察组Hb、H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d、3~7 d隐性失血量分别为(245.74±88.26)ml、(188.26±70.12)ml,均少于对照组(288.67±90.94)ml、(245.94±75.36)ml(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7.74±0.76)mmol/L、(6.26±0.52)mmol/L、(5.12±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9.67±0.84)mmol/L、(7.94±0.66)mmol/L、(6.48±0.52)mmol/L(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1.38%与对照组84.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十全大补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纠正贫血,减少隐性失血量,加快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对血糖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逐步控制,当下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聚集性疫情调查、传染源追踪调查、对部分人员开展主动检测等途径发现。目前关于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疾病传播的风险研究有限,并且缺乏大规模社区人群无症状感染者分布的数据支持。以核酸检测为主要手段的病原学检测适用于已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筛查,应及早开始;而抗体检测更适用于传染来源不明的一般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目前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17-120+封三
目的 通过磁共振(MR)检测患者脑代谢和血流灌注情况,并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脑代谢、血流灌注与患者CD4+T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且经过临床确诊的30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和12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和志愿者的CD4+T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A组(13例)、B组(17例)和对照组。全部受检者行常规MRI及MRS扫描,利用MRS自带的软件完成基线校准和代谢物识别并检测三组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i)和谷氨酰胺复合物(Glx6)等脑代谢指标。脑血流灌注情况采用ASL序列分析,通过rCBF图对灌注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A组的NAA、Cho和Mi的峰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lx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Cho峰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lx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的皮质、基底节和丘脑的脑血流低灌注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的NAA、Cho和Mi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而与Glx6呈负相关(P0.05)。A组的皮质和基底节低血流灌注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B组的皮质、基底节和丘脑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MR检测技术可以对HIV感染者脑代谢和血流灌注进行有效检测,HIV感染者脑代谢、血流灌注情况与患者CD4+T细胞计数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概述知识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本构成、循环的特点;构建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系统知识转移模型和隐性知识转移机制模型;对图书馆知识资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及其对应的内循环和外循环机制进行分析;揭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机制是系统综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疗法的运用与推广,HIV感染者的寿命得到延长。HIV是反转录病毒,其反转录酶在HIV复制时可进行DNA复制但无校正能力,导致出错率高,加之药物选择压力等因素,其耐药问题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阐明抗逆转录治疗耐药发生发展过程,对艾滋病控制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IV耐药产生途径与趋势、耐药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降低耐药率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后路腰椎融合手术中,对比持续负压引流和交替引流的疗效差异。方法自2016-03-2017-03共纳入70例后路腰椎融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术后留置常规持续负压引流(保持1/2个大气压);研究组39例采用交替引流:术后24 h内留置持续负压引流,24 h后则更换为常压引流直至拔除引流管。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卧床时间、V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术后24 h和7 d时的体温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为(197.46±37.82)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22.58±81.69)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切口皮下血肿、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切口均顺利愈合。结论对后路腰椎融合手术切口予以"交替引流",可显著减少总引流量,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对患者康复进程亦无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