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5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73篇
内科学   26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53篇
特种医学   4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1807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477篇
  10篇
中国医学   230篇
肿瘤学   7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晓  何茜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84-3190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 结论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腹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接受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腹胀腹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遵医嘱予肌注罗通定及静脉镇痛泵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疗程3 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及腹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及腹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腹痛,加速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于少量自发性脑出血伴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通常有争议性,探讨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清除血肿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近5 a大脑半球出血患者150例(出血量20~30 mL),其中50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给予血肿清除术,50例采用导航技术给予血肿清除术,分别为手术组1、手术组2,另50例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对比3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mRS评分。结果入组患者单侧肢体肌力<3级,出血量≤30 mL,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或丘脑。通过6个月随访,手术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RS评分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相对保守组有更好的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少量自发性脑出血伴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立体定向手术、神经导航技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其中立体定向技术并发症及血肿清除率优于神经导航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1位死因。随着病情进展,很多患者除了原发恶性肿瘤外,多数会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出现,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体部伽马刀治疗是一种精确的立体定向放疗方法,能够给予肿瘤较高剂量,并较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大量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体部伽马刀治疗肺转移瘤、肝转移瘤和肾上腺转移瘤可获得较高的局控率。本文就体部伽马刀治疗各类转移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颅脑外科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6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引流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疗效、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和TSP2水平、脑水肿体积。 结果引流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术后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患者血清AQP4、TSP1、TSP2水平较对照组低,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指标、增强疗效、降低血清AQP4水平、减少脑水肿体积。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分析非均整模式与均整模式在脑转移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为FFF模式的脑转移癌FSRT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全部实施FSRT的脑转移癌患者,共17例。对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计划优化参数重新设计FF模式治疗计划。比较FFF模式和FF模式计划之间靶区剂量学参数、正常脑组织剂量参数和治疗效率参数,配对t检验其差异。结果: FFF与FF计划相比,梯度指数更低(3.31±0.97 vs. 3.45±0.87,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F及FF计划的D5%、D50%、非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FF模式,FFF模式计划中V12GyBED-Brain及Dmean-Brain均较小[(43.55±35.72) cm3 vs.( 47.75±38.79) cm3;(648.39±411.86)Gy vs. (667.15± 418.01Gy)],P值分别为0.003和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F模式计划的MU为1320.46± 354.99,高于FF模式(1220.74±267.86), 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FF模式靶区外剂量跌落更快,正常脑组织剂量更低,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正常脑组织。FFF模式计划未提高FSRT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其治疗效应的发挥取决于T淋巴细胞的活化。放射治疗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可促进免疫反应,但同时辐射诱发的淋巴结细胞减少可能会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效应。目前不同放疗技术、放疗部位、放疗范围对淋巴细胞的影响都尚不明确。探讨肺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不同分割方式及剂量等参数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肺部立体定向放疗的64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SBRT采用90%等剂量线覆盖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PTV为40~65 Gy,分割次数4~13次,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 equivalent dose,BED)为60~116 Gy,每天1次,每周照射最多5次。通过收集患者放疗前1周、放疗后1周、放疗后1个月和放疗后3个月的血常规数据,分析SBRT的各项参数与患者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放疗后1周和1个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放疗后3个月基本恢复到放疗前水平。SBRT的各项参数中分割次数对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较为突出,在放疗后1周和1个月,分割次数≤5次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程度均显著小于分割次数>5次组,分别为(1.68±0.63 vs 0.93±0.34,P=0.021)和(1.60±0.68 vs 0.95±0.41,P=0.004)。而不同分割剂量、总剂量、BED值在放疗前后各组对比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RT治疗后1周和1个月,分割次数≤5次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程度显著小于分割次数>5次组,在SBRT结束后3个月淋巴细计数基本恢复到放疗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8-03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出血量30~40 mL基底节区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早期接受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及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除接受相同手术及内科治疗外,早期口服或鼻饲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持续28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2组治疗后14 d和30 d的神经功能状态,采用改良Rankin分级量表(mRS)评估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90 d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4 d、30 d NIHSS评分及30 d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mRS评分及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出血量30~40 mL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且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