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8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8篇
临床医学   302篇
内科学   4875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167篇
预防医学   12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5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及时发现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减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方法 选择血吸虫病易感重点水域长江武汉段、府河-沦河水系、东荆河-通顺河水系和金水河水系,采用哨鼠监测法监测水体血吸虫感染风险。 结果 2017—2019 年共开展哨鼠监测 38 点次,涉及全市 8 个区 21 个行政村。 三年共投放哨鼠 760 只,回收哨鼠 742 只,总回收率为 97. 63%;共解剖哨鼠 742 只,未发现阳性,未检获成虫,哨鼠感染率为 0。 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的水体感染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为全球公共卫生负担和危害最严重的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吡喹酮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高效、低毒、价廉的广谱抗蠕虫口服药,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血吸虫的首选药物。吡喹酮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大规模反复使用已超过40年,血吸虫是否会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担忧,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针对血吸虫病防治中这一重大需求,自1996年起,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基金资助下,我们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和实验室,对血吸虫在吡喹酮药物的压力是否会产生抗药性、抗性虫株的生物学特性、抗性的检测、吡喹酮抗性的交叉抗药性及抗药性的预防和控制等科学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就其研究及其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一步了解湖南省境内钉螺分布规律,为省内“精准血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钉螺普查的相关要求,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全国钉螺调查方案》为实施标准,在2016年春季查螺期间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以及可疑环境进行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建立各环境标准查螺数据库,统计分析现有钉螺面积、流行区类型、环境类型、植被等分布情况。 结果 2016年全省完成钉螺普查392.07万框,调查面积32.49亿m2,查获活螺31.95万只,活螺密度0.081只/框。共查出钉螺环境1 707处,钉螺面积16.63亿m2,其中垸内钉螺912处,面积1 725.48万m2。全省41个疫区县有31个县发现现有钉螺孳生环境,分布在170个乡镇的743个行政村。全省现存钉螺疫区流行类型以湖沼型为主,占总有螺面积97.5%;环境类型以垸外滩地为主,占54.5%;植被环境以杂草为主,占70.5%。全面完成了湖南省41个疫区县级单位钉螺分布调查、螺情资料汇编、有螺环境地理信息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Google Earth平台)地图绘制。 结论 通过此次钉螺普查,全面掌握湖南省钉螺的分布状况,为全省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治疗血吸虫病药物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血吸虫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 74个国家 6亿左右的人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有 2 ~3亿人感染血吸虫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寻找能够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的有效途径 [1]。目前,血吸虫病的药物治疗仍是消灭血吸虫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此本文就本病治疗药物综述如下。1 血吸虫病的治疗药物简史在大规模彻底灭螺和血吸虫疫苗临床应用实现之前,血吸虫的治疗药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防治血吸虫病的主要手段 [2]。自 1958年,采用吐酒石治疗血吸虫病以来,以后近半个世纪一直沿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1958年我国首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JPG3单克隆抗体Dot-ELISA在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吡喹酮(50mg·kg-1,顿服)治疗血吸虫病人后,采用JPG3单抗Dot-ELISA方法,追踪检测治疗后半年、1年和2年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g),并计算其阴转率。结果治疗后半年、1年和2年病人血清中CAg阴转率分别为70.63%、80.40%和84.34%,与抗体检测方法(IHA)的阴转率分别为15.38%、27.24%和49.23%,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比较不同感染度、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CAg的阴转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JPG3单抗Dot-ELISA在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女,28岁。因近1个月来乏力、低热、偶见高热,多家医院检查,均以上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以发热原因待查入住我院。查体:T 38.0℃;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既往无病史及疫区居住史。实验室检查:WBC 16.8×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78,单核细胞0.03,淋巴细胞0.19,PLT 200×109/L;血涂片分类:中性粒细胞0.12,嗜酸粒细胞0.65,绝对值10.9×109/L,单核0.02,淋巴细胞0.21,未见幼稚细胞;尿常规正常;便常规:软便,WBC0~2/HP,潜血阴性,虫卵阴性;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  相似文献   
7.
1980~1986年,我站收治急性血吸虫病147例,其中67例在其他医院误诊,诊误率达45.6%。现将资料较完整的57例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57例中,男49例,女8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4岁;学生30例,青年农民及渔民17例,其他10例。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12天,最长102天。本组误诊为感冒12例,发热待查12例,伤寒9例,疟疾5例,痢疾3例,腹痛待查2例,肾炎、过敏性皮炎、扁桃体炎、胆道感染、肠蛔虫并感染、肠炎各1例;误诊为两种以上疾病8例,其中误诊为流感+伤寒2例,感冒+肾炎2例,疟疾+急性胆囊炎+胃炎1例,扁桃体炎+肝炎1例,腹痛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安徽省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变化,为制订符合当地实际的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芜湖市设立国家级和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每年对监测点内人畜病情、螺情及野粪污染情况开展监测,对逐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82 932人次,血检阳性率为1.12%~3.29%,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218.218,P<0.01);血检阳性者均接受了病原学检测,未发现阳性。2015—2019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9 534人次,各年血检阳性率为0.54%~4.86%,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94.286,P<0.01);所有血检阳性者均接受了病原学检测,仅2015年发现1例阳性。2015—2019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逐年查出的有螺面积为438.17~671.27 hm2,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19.48%、活螺平均密度为0.72只/0.1 m2,压碎镜检法和LAMP法检测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15—2019年在芜湖市血吸虫病监测点共捡获野粪907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野粪。结论 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呈现低度流行态势,但全市血吸虫病传播的流行因素依然存在。要继续强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加强家畜传染源管控,提高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不断完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和响应体系,推进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尾蚴抗原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确定日本血吸虫可溶性尾蚴抗原作为血吸虫病早期诊断检测用抗原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钉螺收集尾蚴 ,制备可溶性尾蚴抗原 (SCA) ,建立应用 SCA为抗原检测家兔血清抗体的 ELISA法 ,并以此法检测 2 8只低度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的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期的血清 ,并与常规 SEA-ELISA法比较。结果 用 SCA检测时 ,感染后 15 d有 2 /2 8只家兔血清开始出现抗 SCA抗体阳性 ,2 0 d已有 2 0只阳性 ,阳性率为 71.4% ,3 0 d 2 8只全部阳性 ,阳性率为10 0 % ,而抗 SEA抗体在感染后 2 0 d开始出现 ,3 4d有 2 1只阳性 ,阳性率为 75 .0 % ,3 7d阳性率为10 0 %。平均出现抗体的时间 SCA-ELISA和 SEA-ELISA分别为 (2 1.2 5± 4.0 7) d和 (3 1.5 0±5 .12 ) d,前者比后者早 10 d。结论 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尾蚴抗原检测血吸虫病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环节动物抗原进行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制备水蛭可溶性抗原,找到与日本血吸虫的共同抗原成分,从而应用水蛭动物抗原进行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方法 ①冻存虫体研磨,考马斯亮蓝染色测定蛋白浓度;②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蛋白成分;③WESTERN印迹法和间接ELISA试验观察抗原抗体反应。结果 水蛭动物蛋白至少含有20种以上的蛋白组分,其中有8种组分含量较高;水蛭蛋白同血吸虫患者的血清反映明显,其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结论 水蛭与日本血吸虫具有相同的抗原成分,以此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