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3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30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47篇
妇产科学   157篇
基础医学   335篇
临床医学   2887篇
内科学   1142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3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7397篇
预防医学   388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55篇
  15篇
中国医学   6307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1460篇
  2013年   1445篇
  2012年   1710篇
  2011年   1860篇
  2010年   1586篇
  2009年   1390篇
  2008年   1543篇
  2007年   1456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1238篇
  2004年   1175篇
  2003年   1095篇
  2002年   916篇
  2001年   822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616篇
  1997年   570篇
  1996年   539篇
  1995年   428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内营养是ICU患者的首选营养方式,而腹泻作为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干扰患者达到目标能量的实现,甚至中断喂养,因此医护人员需加强对腹泻的重视。文章就近年来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diarrhea, ENAD)的定义、危险因素、护理评估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EN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专利复方,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建立Excel表,对入选的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应用数据挖掘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频繁项集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得到96首专利复方,频次统计发现用药多温、平,以甘、辛、苦味药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白芍、陈皮、白术、防风、茯苓、甘草、木香、黄连、麸炒白术、柴胡等;频繁项集分析显示药物配伍以调和肝脾、燥湿止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见药对包括防风-白芍、柴胡-白芍、炙甘草-陈皮、山药-茯苓等;聚类分析发现3个中药功能模块,即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理气止痛,燥湿止泻;温中散寒、涩肠止泻;复杂网络分析发现核心药物33味,核心配伍的功效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结论:数据挖掘为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参考依据,应以调肝、健脾、温肾为基本大法,兼顾涩肠止泻、养心安神、调和寒热等,根据患者症状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4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泻、腹部疼痛及食欲下降改善时间分别为(1.93±1.05)、(2.05±1.06)、(2.47±1.04)d,均短于对照组的(4.88±1.49)、(3.62±1.55)、(3.63±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合理推行实践。  相似文献   
4.
程先生是一位直肠癌患者,分期为nib期,术后行辅助化疗。第一个周期化疗因出现严重消化道反应而暂停,第二个周期化疗时又出现药物过敏,同时血小板抑制Ⅳ度,只得停止化疗。近期程先生因严重腹泻求助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ICU成人患者腹泻对其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8个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9月1日腹泻对ICU成人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8篇队列研究,患者19 2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泻会增加ICU死亡率、90天死亡率,延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压疮发生率。结论 ICU成人患者腹泻与死亡率增加,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天数延长,压疮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是一对疏水性烯丙基联苯酚类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具有许多相同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等。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也能促进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增强胃肠道内Cajal间质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受体和兰尼碱受体的表达和受体活性,促进内质网释放钙离子,激活Cajal间质细胞的起搏电流,增强胃肠道的节律性收缩。因此。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对胃排空和胃肠推进运动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当各种病理因子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低下时表现为促进胃排空和胃肠推进运动;当各种病理因子引起胃肠运动亢进时,表现为对抗亢进。加之它们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保护肠黏膜免遭伤害,提高脓毒症所致的胃肠道运动障碍,也能对抗各种肠炎和泻药所致的腹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感染性腹泻样本进行检测鉴定,并对轮状病毒A组进行病毒分离,研究201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2日,采集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和江门市临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多重RT-PCR扩增和微球杂交技术检测鉴定,并对轮状病毒A组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后,采用半巢式PCR试验对阳性细胞培养物进行G/P基因分型。结果 共纳入706例合格病例,病原体总检出率43.06%,病毒检出率18.13%高于细菌检出率8.36%高于寄生虫检出率1.27%。病毒病原谱以轮状病毒A组G9P[8]和诺如病毒GII型感染为主,细菌病原谱以沙门菌和艰难梭菌为主,寄生虫以蓝氏贾第鞭毛虫为首。不同季度、不同年龄组病原谱构成各不相同。轮状病毒A组主要受累群体为≤5岁儿童,主要时间分布于1—4月,基因型呈现多样性,包括G2P[4]、G3P[8]和G9P[8]。结论 201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病毒类病原体高于细菌类高于寄生虫类,轮状病毒A组G9P[8]、诺如GII型、沙门菌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且G9P[8]型A组轮状病毒毒株在轮状病毒感染中占主导趋势。在防控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的同时,应警惕寄生虫所致腹泻并重视混合感染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月龄,因“反复腹泻20+ d,吐奶4 d”入院。患儿生后第8天开始出现反复顽固性腹泻,伴腹胀、呕吐、脱水、酸中毒、营养不良,家族中多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基因检测发现人上皮黏附因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91+1G>A;c.352_353ins CACC),确诊为先天性簇绒肠病。予部分肠外营养支持,患儿腹泻好转,但加奶困难,奶量增加即腹胀、呕吐。住院后期出现反复发热,最终家属签字出院。出院后仍有腹泻、吐奶,出院4周患儿体质量下降约1 kg,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北京北苑地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特点,为临床经验治疗及防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就诊腹泻患者的粪便23 205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方法对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患者性别、年龄、季节分布及粪便常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 205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837例,阳性率为7.92%。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12~23月龄婴幼儿(19.30%),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6月龄,7~11月龄,2~3岁,4~6岁,7~ 17岁,≥18岁)(P均<0.05)。轮状病毒感染具有季节特异性, 1月、2月、3月、12月阳性率较高,阳性率分别为29.90%、27.51%、16.94%、18.69%。2017—2020年阳性率分别为8.83%、8.09%、9.47%和1.99%,2020年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显著下降,与2017—2019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没有变化,然而与2017—2019年同月份相比较,阳性率显著下降(P均<0.05)。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粪便镜检脂肪球检出率高(42.24%),2者一致率高(89.24%),具有相关性(Kappa=0.325, r=0.326)。白细胞、红细胞与轮状病毒阳性无相关性,一致率差。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以糊状便为主,占比50.35%,稀便或稀水便、软便分别占比39.41%、 6.15%,粘液便最少,占比3.97%。结论 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易感人群为12~23月龄婴幼儿,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以晚冬、初春为高发季节,2020年新冠疫情极大降低了轮状病毒的送检率及检测阳性率,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粪便以稀便或糊状便为主,脂肪球与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