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271篇
  免费   25410篇
  国内免费   14515篇
耳鼻咽喉   7765篇
儿科学   1799篇
妇产科学   4468篇
基础医学   17041篇
口腔科学   3755篇
临床医学   57144篇
内科学   29323篇
皮肤病学   1999篇
神经病学   4359篇
特种医学   18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0篇
外科学   42598篇
综合类   108572篇
预防医学   30499篇
眼科学   2040篇
药学   36453篇
  368篇
中国医学   18550篇
肿瘤学   72631篇
  2024年   625篇
  2023年   5231篇
  2022年   6263篇
  2021年   7130篇
  2020年   8754篇
  2019年   8503篇
  2018年   4972篇
  2017年   7618篇
  2016年   9485篇
  2015年   10249篇
  2014年   16868篇
  2013年   17135篇
  2012年   23540篇
  2011年   25365篇
  2010年   24922篇
  2009年   25453篇
  2008年   26791篇
  2007年   24774篇
  2006年   22594篇
  2005年   23035篇
  2004年   20072篇
  2003年   16100篇
  2002年   14828篇
  2001年   15070篇
  2000年   12647篇
  1999年   11493篇
  1998年   11461篇
  1997年   11882篇
  1996年   10597篇
  1995年   8688篇
  1994年   7415篇
  1993年   5264篇
  1992年   4801篇
  1991年   3525篇
  1990年   2176篇
  1989年   1831篇
  1988年   302篇
  1987年   270篇
  1986年   195篇
  1985年   138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间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肺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统计分析两组人员化疗前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肺癌组化疗成功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肺癌组化疗失败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患者化疗前的血清NSE、CEA和SCC-Ag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癌组化疗成功患者化疗后的血清NSE、CEA和SCC-Ag表达水平均低于化疗前,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癌组化疗失败患者化疗后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均高于化疗前,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肺癌患者的NSE、CEA、SCC-Ag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将化疗效果有效反映出来,进而有效指导临床的下一步治疗工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5.
椎管内转移瘤指所有主要累及椎管内结构的继发性肿瘤,其常见原发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肾透明细胞癌等。为了预后分析和手术干预决策的选择,根据累及椎管内结构的位置,一般将“椎管内”转移瘤进一步细分“椎管内硬膜外”(简称“硬膜外”)、“髓外硬膜内”(简称“硬膜内”)、“脊髓髓内”亚类。椎管内转移瘤发病率较脑转移瘤低,相应的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据少,本文基于国内椎管内转移瘤诊疗经验,结合国际同行研究成果,整理成中国椎管内转移瘤诊疗专家共识,为临床椎管内转移瘤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入路方案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观察组47例给予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2/47)低于对照组1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乳对称性评分及综合美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单切口入路的手术方案能够提高术后患者乳房美观性,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选择,也是当前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为有效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国家陆续推出各项政策,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成效明显。但是,签约服务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执行难"是签约服务深度推进的一大困境。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结合签约服务政策执行过程,发现签约服务仍存在法治性不足、政策执行人员水平不高、激励不足、政策环境影响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需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提升执行人员素质和职业认同、建立医患互信、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角度进行政策创新,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用ExacTrac与OBI系统对颅内肿瘤进行图像引导放疗,并用锥形束CT(CBCT)验证ExacTrac系统移床修正后的结果,评估ExacTrac系统在颅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精度.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8例颅脑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利用三维激光系统摆位,用ExacTrac系统拍摄两幅交叉的X线图像,得到三维平移误差X(左右)、Y(进出)、Z(升降)和对应的旋转误差Rx、Ry、Rz,进行六维移床修正后,再使用ExacTrac系统验证修正后的位置并在加速器上进行CBCT扫描.记录ExacTrac修正前、后以及CBCT的摆位误差并统计分析.结果 ExacTrac系统修正前X、Y、Z三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38±1.38)mm、(0.30±1.37)mm、(-0.55±1.12)mm,修正后的误差为(0.02±0.31)mm、(0.01±0.25)mm、(-0.03±0.27)mm,其对应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18±1.08)°、(0.35±1.60)°、(0.21±1.11).和(0.06±0.19)°、(0.01±0.23)°、(-0.03±0.30)°,修正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验证ExacTrac修正后的误差为(0.26±0.59)mm、(-0.42±0.55)mm、(0.22±0.53)mm,均不超过±1 mm.结论 ExacTrac系统配合六维床可明显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是一种在颅脑肿瘤放射治疗中可靠的图像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我中心在回肠W形原位膀胱和Studer膀胱基础上改良的新式回肠原位膀胱术(Urumqi膀胱)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61(54~66)岁。病程1个月至3年。5例为初发患者, 3例有≥2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史。6例为多发肿瘤, 大小0.5~2.5 cm。2例为单发肿瘤, 大小均为3.0 cm。术前经PET-CT检查无远处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肿大, 无上尿路积水。膀胱镜检查示尿道通畅, 无可疑肿瘤。术前病理检查结果: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例, 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例。所有手术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距回盲部15 cm处截取回肠50 cm, 自右侧端顺时针向内侧卷曲成近圆形, 左侧末端留10 cm, 其余40 cm回肠形成3段、每段约13 cm的肠管, 将其去管化形成新膀胱, 将末端10 cm肠管从乙状结肠前方跨过, 与左侧输尿管吻合, 右侧输尿管与新膀胱右侧顶部吻合, 尿道与新膀胱吻合。术后随访3~12个月。4例出现轻度尿失禁, 术后12个月均完全尿控;7例无输尿管反流, 1例术后12个月仍有左侧输尿管轻度反流。8例术后复查排泄性膀胱造影示膀胱排空效果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发生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进行化疗的348例血液肿瘤住院患者相关资料(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医疗及护理病例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诊断发生肛周感染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其余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48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发生肛周感染35例,感染率为1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8.776,P=0.039)、痔疮史(OR=7.733,P<0.001)、肛周感染史(OR=14.981,P<0.001)、腹泻(OR=3.893,P=0.019)及白细胞计数<1×109/L(OR=6.851,P=0.002)是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发生肛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痔疮史、肛周感染史、腹泻、白细胞计数<1×109/L导致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率增加,在护理化疗期的血液肿瘤患者过程中,应该结合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肛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