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81篇
  免费   12766篇
  国内免费   9156篇
耳鼻咽喉   3313篇
儿科学   4199篇
妇产科学   2867篇
基础医学   5841篇
口腔科学   788篇
临床医学   54635篇
内科学   32807篇
皮肤病学   2738篇
神经病学   2497篇
特种医学   16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2篇
外科学   20634篇
综合类   55959篇
预防医学   16976篇
眼科学   2902篇
药学   33667篇
  106篇
中国医学   16892篇
肿瘤学   8270篇
  2024年   504篇
  2023年   4078篇
  2022年   3639篇
  2021年   4268篇
  2020年   4429篇
  2019年   2911篇
  2018年   2839篇
  2017年   5958篇
  2016年   7647篇
  2015年   9852篇
  2014年   14733篇
  2013年   17401篇
  2012年   26032篇
  2011年   28909篇
  2010年   26431篇
  2009年   19733篇
  2008年   21818篇
  2007年   19160篇
  2006年   14846篇
  2005年   8417篇
  2004年   7615篇
  2003年   5235篇
  2002年   4874篇
  2001年   4562篇
  2000年   3137篇
  1999年   2924篇
  1998年   1586篇
  1997年   1370篇
  1996年   1334篇
  1995年   1098篇
  1994年   958篇
  1993年   796篇
  1992年   611篇
  1991年   467篇
  1990年   460篇
  1989年   471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优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级运动康复专业(39人)和临床医学专业(222人)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的授课中采用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期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生理学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只有1.53%(4/261)的学生不喜欢这种模式;98.85%(258/261)的学生认为生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95.40%(12/261)的学生认为通过这学期生理学的学习对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影响,培养了用医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93.10%(243/261)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授课方式锻炼了他们的表达沟通能力,94.25%(246/261)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他们加强合作交流,96.93%(253/261)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升;调查也显示,75.10%(196/261)的学生还是喜欢传统的授课方式;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回答问题等,而比较喜欢课下进行课后练习[53.64%(140/261)]、完成章节总结[40.23%(105/261)]或课前对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小测试[50.19%(131/261)]的方式。结论:时代的发展使学习方式发生变化,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用医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杂志》2022,(25):1924-1930
目的探讨不同产膜能力白色念珠菌入侵后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免疫损伤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6至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分离培养的25株白色念珠菌, 质控菌株SC5314为标准菌株。建立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模型, 利用结晶紫染色和酶标板法检测不同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酶标板法测定570 nm处的吸光度值(A570):A570≥0.5为强产膜菌(SBF), 0.25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能谱CT智能mA匹配技术[宝石能谱成像(GSI)Assist]结合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单能量成像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 搜集临床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0~90岁,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33例)和GSI组(B组,33例)。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400 mA;对比剂95 ml,流率4.5 ml/s。B组采用GSI扫描模式,管电压80~140 kVp瞬切,管电流使用GSI Assist模式设置,噪声指数(NI)为15 HU;应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300 mgI/kg体重,4.0 ml/s;重组60 keV单能量图像,统计两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在AW 4.7工作站由两位观察者对动脉重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评分一致性;测量两组轴位图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和胸锁乳突肌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各血管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进一步比较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估的组间差异。结果 两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87),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学杂志》2022,(25):1945-1950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 腹主动脉瘤的患病人数也明显增多。目前对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仍比较单一, 还是以手术干预为主。对于一些比较早期的、无症状的动脉瘤的治疗是我们现阶段比较关注的方向。炎性小体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有许多研究证明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炎性小体与腹主动脉瘤发病之间的关系, 有望为其未来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AIM)-2等炎性小体的基本结构、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学杂志》2022,(11):787-794
目的检测Bmi-1基因在口腔白斑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口腔白斑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口腔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1996至2018年收治的109例口腔白斑患者(其中男51例, 女58例, 年龄18~74岁)白斑组织样本中Bmi-1表达, 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口腔白斑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联;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口腔白斑细胞、口腔鳞癌细胞、口腔白斑组织和配对的邻近正常组织中Bmi-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口腔白斑细胞系Leuk-1中沉默Bmi-1基因表达后分析其对Leuk-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Bmi-1在重度和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819±994比4 713±372, P=0.017);Bmi-1高表达的口腔白斑患者的未癌变生存率为65.5%(36/55), 低于Bmi-1低表达者[88.9%(48/54), P=0.003]。Cox回归分析显示Bmi...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杂志》2022,(20):1518-1522
目的探索低剂量吲哚菁绿(ICG)荧光腹腔镜示踪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8例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荧光组采用术前15 min静脉注射ICG后术中实时荧光示踪肝外胆道, 并与常规白光组(对照组)对比胆管辨别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的198例患者中, 荧光组97例、对照组101例;男86例、女112例。两组的年龄[52(44, 63)比56(46, 68)岁, P>0.05)]、慢性炎症病史[34(35.1%)比31(30.7%)例, P>0.05]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 荧光组患者具有胆管识别效率高[18(16, 19)比38(28, 55)min, P<0.001]、手术时间短[45(40, 60)比80(65, 100)min, P<0.001]、术中出血少[10(5, 15)比60(20, 100)ml, P<0.001]、术后肝功能损害小[丙氨酸转氨酶35.0(...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华内科杂志》2022,(6):611-6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青年女性高发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临床表现复杂, 异质性强, 易导致如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损害, 是严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据估测, 我国现有SLE患者约100万, 与国际相比, 我国SLE患者具有脏器受累多、病情重者多、发生合并症者多的特点。但我国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起步晚, 发展与分布极不均衡, 造成我国从事风湿免疫病专科的专业人员数量少, 专业化程度低, 不能满足广大SLE患者的需求, 此外, 我国基层医务工作者对SLE的认知度低, 对SLE的诊治规范性差, 加之我国目前尚缺乏科学的慢病管理体系, 对SLE患者的管理与疾病监测不足, 再加上我国SLE患者对疾病认知严重不足, 治疗依从性差, 造成我国SLE患者的诊治延误多。为解决上述问题, 我国成立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 建立了全国三级联动的医联体联盟, 开展了"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学科建设项目, 颁布了我国SLE诊治指南。近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相关文件, 以及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立, 为我国风湿免疫科的发展插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