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8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2879篇
内科学   586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07篇
综合类   3731篇
预防医学   976篇
眼科学   654篇
药学   1594篇
  13篇
中国医学   460篇
肿瘤学   3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801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787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二次穿刺活检用于明确诊断肺部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2次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随访资料,根据最终诊断结果,比较2次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并发症及初次活检误诊的危险因素。结果 40例中,17例初次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一致(确诊组)、23例诊断不一致(误诊组),诊断准确率为42.50%(17/40),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11/40);39例二次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7.50%(39/40),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0/40)。二次活检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与初次活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灶性质和气胸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二次穿刺活检用于明确诊断肺部病变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对比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POAG患者36例(36眼)。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POAG患者12例(12眼)为观察组,行内路小梁切开术的POAG患者24例(24眼)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1、2、3、5天、1周、1个月时眼压、视力、并发症和使用降眼压药的种类。主要指标 眼压、视力、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种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最高眼压分别为(34.08±8.21)mmHg和(37.75±8.61)mmHg(P=0.46),观察组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75±11.89)mmHg、(21.23±8.72)mmHg、(15.00±2.22) mmHg,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6.08±5.63)mm Hg、(22.08±11.48)mmHg、(16.05±5.25)mmHg,两组术后眼压整体变化趋势随时间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波动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77)。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降眼压幅度分别为53.09%±15.19%和55.68%±15.63%(P=0.6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分别为(2.67±0.99) 种和(3.08±0.72)种(P=0.16),术后1个月时分别下降至(0.17±0.58)种和(0.96±1.33)种(P=0.06)。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术后眼压反跳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4.17%(P=0.03)。前房积血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2.5%(P=0.21)。观察组和对照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75.0%(P=0.004)。观察组中,8眼(66.7%)术后生活视力提高,4眼(33.3%)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0眼视力降低;对照组中,20眼(83.3%)术后生活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4眼(16.7%)视力降低(P<0.001)。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在术后1个月时降眼压作用相似。联合手术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眼压反跳发生率较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对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术中眼位及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观察两组术中眼位情况,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调整眼位次数>3次和眼球旋转偏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视力恢复至0.5以上比例为60.38%,高于对照组的40.38%(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9%,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术前进行眼位注视训练,通过降低术中调整眼位次数和眼球旋转偏移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研究组(2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前房深度、眼内压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视力(0.5~1.0)优于对照组,视力(0.05~0.1)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1~0.5)对比无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眼内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前房深度无明显改善,眼内压降低,而研究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眼内压均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前房深度及眼内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9.53%,研究组为4.55%,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