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洪涝灾害中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1991年安徽省特大洪涝灾害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探讨了水灾对传染病情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法定传染病与1990年相比总发病率上升、上升病种主要是与水情密切相关的肠道传染病、其次是儿童易患的呼吸道感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中仅流行性出血热上升明显,从传染病月份分布,洪涝灾害影响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主要表现在7月-9月洪涝中期。死亡率统计以出血热占首位,较1990年明显上(P〈0.01),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洪涝灾害高发地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湖南省洪涝灾害高发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方法选择洞庭湖区6个县研究传染源密度、带茵情况和自然人群、病人与动物抗体水平,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实验室和现场工作。结果(1)传染源:灭鼠前、后和钩体病流行后期鼠密度分别为7.02%、2.31%和4.64%,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灭鼠后鼠密度下降了67.09%:村民家庭家畜饲养以圈养形式占99.15%,喂商品混合饲料的占72.33%。(2)病原学:对鼠、猪、犬和病人的标本进行钩体培养,分离出82株钩体,黄疸出血群占70.73%,1株国内新型茵,黑线姬鼠分离率高达11.03%。(3)血清学:检测1263名自然人15个群钩体抗体,一群以上抗体阳性率未接种钩体苗为50.88%,接种一针四价钩体为72.55%,人群抗体有14群之多;检测85例病人双份血清抗体,确诊63例,符合率74.11%,黄疸出血群感染比例最高;流行季节牛、犬和出栏猪抗体分别有14、8和7个群,牛阳性率最高。结论流行前灭鼠效果好,不仅降低了鼠密度,还降低了带茵率;主要传染源是鼠和牛,牛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于猪和犬;人群接种一针四价钩体菌苗亦有效;病人感染黄疸出血、澳洲和秋季群为多。  相似文献   
3.
4.
5.
<正>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重要基础,及时、准确、完整的疫情报告及疫情资料的整理、综合、分析研究与应用,构成了疫情监测的重要内容。通过疫情监测可以掌握疾病在不同人群、地点、时间的分布特点及危害程度,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与动态;根据疾病分布频率及危害程度作出疫情发展趋势和预测,为领导防病决策提供科学性和预见性;同时对防治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起着积累历史资料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武汉市天兴洲洪涝灾害后螺情监测结果,为特大洪涝灾害后及时处置钉螺扩散和复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市天兴洲2020年洪涝灾害后的螺情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评价其钉螺控制效果。结果 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后,天兴洲调查发现有螺面积213.18 hm2,较洪灾前(39.97 hm2)增加433.35%,活螺平均密度为0.065 8只/0.1 m2,较洪灾前(0.016 7只/0.1m2)增加了294.01%;有螺框出现率为2.49%,较洪灾前(0.85%)增加了192.84%。原钉螺灭净区域出现钉螺复现情况,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开展应急灭螺后,有螺面积下降到111.23 hm2,活螺平均密度下降到0.017 3只/0.1 m2,基本回落至洪涝灾害前水平。结论 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对天兴洲螺情影响较大,钉螺明显扩散,洪涝灾害后采取的应急查灭螺工作效果好。洪涝灾害后应及时进行应急钉螺监测和应急灭螺,对控制洪灾后钉螺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洪涝灾害对灾民腹泻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8月3日至4日,河北省8个市91个县1517万人口遭受洪涝灾害,对其中20个县40个乡80个自然村2080户,7908名灾民进行腹泻调查,发现腹泻939例,人群罹患率为11.87%。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腹泻影响因素调查,并对共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灾区为平原、村进水或被水围、水源不以自来水为主、洪水时未组织有效地井水消毒和户内饮水消毒以及消毒不及时,当时降雨量、家庭有腹泻病人  相似文献   
8.
1998年洪涝灾害后,根据国务院“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精神,马鞍山市政府决定对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小黄洲村实施整体搬迁安置。为准确掌握小黄洲村移民建镇后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2002~2004年对小黄洲村开展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及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分析安徽省枞阳县1979~2005年钉螺扩散与长江水位的关系,并对特大洪水溃堤的凤仪洲乡血吸虫病疫情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近27年枞阳县累计新增钉螺面积1562hm2,其中钉螺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发生在长江高水位当年或之后的2~3年。凤仪洲溃堤后新增的钉螺面积未进一步扩大,但活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人与家畜的感染率较高。结论洪涝灾害是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反复以及难以控制传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影响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血吸虫病防治进程和防治成果的巩固。2020年,我国较大范围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并就洪涝灾害发生前的风险评估与处置、发生时的感染风险防范以及灾后疫情评估与监测等血吸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系统阐述。洪涝灾害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控既是常规防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又是救灾防病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在各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科学有序地实施各项应急响应措施,避免或减少洪涝灾害所致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同时要重视和加强血吸虫病早期监测预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为实现《 “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科学精准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