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17篇
预防医学   87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2篇
  4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实现单病种质量管理要求的必要手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践,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依托平台,可自动采集单病种质量管理数据并实现网络直报,便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与过程管理,使单病种质量管理流程高效、便捷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将医院、医保、患者引入按病种分值付费的SWOT分析中,剖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医院和医保的管理角度提出建议: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提升数据分析和信息整合能力、创新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方案、健全医保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医保和医疗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 DIP支付方式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在分析大数据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成本管理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实际应用,研究成本管理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整体框架及实施路径,探讨 DIP付费模式下医院成本管理的价值赋能,为医院管理者探索智能成本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对心血管病种患者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以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DIP政策实施前后收治的64 970份心血管病种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分析两种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广州医保、其他医保)对相关医疗指标的影响。结果 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后,广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49 060.62元下降到46 984.24元(t=-6.924,P<0.001),自负金额减少2 104.67元(t=-10.654,P<0.001),住院天数下降0.40天(t=-8.824,P<0.001),三个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医保支付方式患者的这三个指标在两个时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费用结构中有明显变化幅度的分别是综合医疗服务费(t=53.403,P<0.001)、诊断费(t=50.198,P<0.001)、治疗费(t=22.804,P<0.001)、西药费(t=-12.488,P<0.001)、血浆和血浆制品费(t=-7.93,P<0.001)、耗材费(t=-17.901,P<0.001)以及其他费用(t=-115.076,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耗材费,同比减少5.53%。以“风险级别”为分层标准对人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双重差分法分层分析,政策效果仅发生在人均住院天数中“中低风险级别”和“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优化费用结构,但仍需加强控制重点费用类别,并未能充分体现医疗服务价值和达到促进分级诊疗目的,需提高支付标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2016年某科室DRG成本核算结果与已获得的支付额作对比,得出DRG病种的收益或亏损情况。通过DRG病种核算,找出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途径和思路。方法:医院利用CN-DRGs医院绩效平台、成本核算系统和数据透视表,分析内分泌科DRGs病种成本。结果:对比DRGs病种成本和已获得支付金额,研究存在的差异,当医院面临实际成本高于病人的DRGs支付价格,医院产生损失;反之,实际成本低于病人的DRGs支付价格,医院获利。结论:医院利用DRG加快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同时为政府合理确定DRGs收付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7?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准入谈判有效缓解了高值创新药品的“看病贵”难题。但“重住院、轻门诊”医保现状使得谈判药品门诊实际报销水平较低,进而影响患者的健康福利。本文以97个谈判药品、337个统筹市为统计样本,实证分析门诊用药的医保报销情况,结果显示有40个品种在大部分统筹市(统筹市占比超过70%)的实际报销水平低于50%。进一步探究门诊待遇低的原因发现未纳入门诊特殊政策、或门诊特殊政策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基于国内各统筹市门诊补偿政策经验提出提高门诊保障待遇的建议与方案,认为各统筹市可通过实现门诊统筹、完善门诊特殊政策、探索创新支付等手段提高谈判药品门诊保障待遇,确保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结果落地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胡敏 《全科护理》2020,18(3):316-3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为对照组,随后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样本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治疗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前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项目,比较两组病人恢复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相关知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P<0.05);第8个月、第12个月观察组护理人员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每次考核较前一次提高明显(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落实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可有效提高病人疗效与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提升优质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按病种分值结算付费方式改革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的绩效。方法:提取某三甲医院按病种分值结算付费方式改革前后各两个医保年度的所有出院患者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双重差分法对相关医疗管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次均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增幅低于改革前;本地医保改革后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次均耗材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净效应分别为-761.12元、-60.86元、-77.86元、-0.41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有利于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改革存在分值单价贬值问题;双重差分法研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效应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梳理福建省三明市C-DRG收付费和厦门市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改革背景与发展历程,比较两者基本概念、适用范围、病组与标准形成机制、技术支撑、结算政策等实践情况,两者有较多的相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需尊重多元诉求、因地制宜,综合两者优势有利于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单病种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控制办法。方法:介绍某三甲医院实施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及五大举措,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常见的6个医保单病种出院人次、人均费用及人均住院天数。结果:医保单病种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费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结论:医院创新单病种付费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基金效率。为弥补单病种付费方式的缺陷,可探索引入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将对医院的医保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