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西盟佤族蚊帐使用的现状、态度和推广障碍(in English)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佤族蚊帐使用的现状、态度和推广障碍。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专题性小组讨论和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 佤族社区中 ,蚊帐覆盖率极低 ,而且问卷调查所得使用率为 18 4% ,显著高于直接观察的11 8% ( χ2 =13 5 7,P <0 .0 1) ;所有流动人员在田棚、森林和缅甸过夜时均不使用蚊帐。 74 3 %的问卷调查对象愿意支付购买蚊帐的部分费用 ;愿意支付购买单人和双人蚊帐的费用额分别为 ( 2 2 5 7± 1 0 5 ) (范围 :5~ 70 )元和 ( 3 7 66±1 79) (范围 :10~ 15 0 )元。推广使用蚊帐的障碍为经济、社会和地理上的不可及性。 结论 蚊帐的推广使用 ,需要包括通过IEC提高意识和改变行为、补贴改善经济上的可及性和社会营销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解读佤族文化中的生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认为是自然的运动变化孕育了生命。在大洪水的灾难中,是其他生物的帮助使人类躲过了那场劫难。“司岗里”是佤族的根、生命之源,是佤族对原始穴居生活的记忆,同时也是对生命母体的朦胧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云南省临沧市佤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发展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少数民族部分)数据,分析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19所中小学7~18岁佤族学生生长迟缓、消瘦检出率及学生营养不良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10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5.61%、52.36%和35.85%,消瘦率分别为1.44%、0.76%和1.36%,营养不良率分别为52.35%、56.01%和41.13%;女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2.03%、47.41%和33.06%,消瘦率分别为0.91%、0.68%和0.83%,营养不良率分别为46.13%、49.77%和35.56%。2005-2014年佤族男、女生身高发育的突增期为13~14岁和9~10岁,女生比男生提前4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5、2010和2014年佤族18岁身高性别差分别为11.99、9.34和11.38 cm。男女生身高突增值有所提高,突增幅度全距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结论 佤族儿童青少年生长迟滞和消瘦的营养不良现象仍很严重。  相似文献   
4.
永德县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永德县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肠道寄生虫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文化、交通、生活、卫生习惯等条件为好、中、差的3个乡镇,即对永康、德党、乌木龙3个乡(镇)18个自然村的>2岁的农村居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调查其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3个乡(镇)农村居民1488人,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1254人,总感染率为84.27%;发现12种肠道寄生虫(蠕虫5种,原虫7种).蠕虫、原虫感染率分别为75.00%和16.87%;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66.94%、41.94%;蛲虫阳性率为15.81%(52/329).最多的有1人同时感染6种寄生虫.不同地区的总感染率、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总感染率以及蛔虫、钩虫的感染率在佤族、彝族、汉族、傣族人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6.7-16、≥17岁3个年龄组人群的总感染率及蛔虫、钩虫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永德县肠道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文化和生活落后、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较差的地区.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积极开展群众性驱虫工作,切断传染源,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进行的佤族中医体质学现场调查,以及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展开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沧源佤族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多见的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与佤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劳作、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提出优化佤族体质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6.
目的:佤族医药单验方是民族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佤族医药单验方的收集、药名的考正、资料整理3方面进行论述,对佤族医药单验方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案例研究可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启示。本文根据1997年以来中缅边境地区一个佤族社区疟疾防治进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分析影响疟疾流行及其控制的因素,讨论国家和国际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给卫生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们参加“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2008年6月9日至2008年7月12日,对云南省沧源县佤族医药文化进行实地调查,杂用中药学佤族药用植物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沧源县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4000多种,中草药有2000多种,佤族常用的有150多种,佤族就用当地的植物来防病治病,有的药效为价值高、验方在当地广泛流传,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盟佤族对疟疾的认知情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佤族群众对疟疾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医学人类学中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专题性讨论)相集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群众主要知道间日疟症状,大约1/3的人并不认为发热是疟疾的症状之一,佤语疟疾(“Saihui”)一词中无发热之意;他们认为疟疾与蚊子可能有联系,但又与其它事物相混淆;疟疾被认为是社区中三种很常见的疾病和主要疾病负担之一;他们认为在田棚或缅甸过夜的成人更容易感染疟疾,疟疾的流行季节为7—10月份;预防服药和杀虫剂喷洒是其所知道的主要疟疾预防方法。结论:需要通过与现行直接防治措施相结合IEC活动,纠正佤族群众的看法和让其行为更为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佤族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采用按比例简单随机抽样法,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11个乡镇共18199人进行了入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①临沧市沧源县佤族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1.43‰。②男性精神分裂症现患病率2.05‰,女性精神分裂症现患病率0.7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云南沧源县佤族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低于我国大陆农村地区的患病率,且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