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41篇
  免费   161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22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117篇
内科学   1599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4996篇
预防医学   1025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125篇
  10篇
中国医学   91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1031篇
  2013年   1015篇
  2012年   1450篇
  2011年   1681篇
  2010年   1518篇
  2009年   1557篇
  2008年   1894篇
  2007年   1728篇
  2006年   1632篇
  2005年   1726篇
  2004年   1429篇
  2003年   1162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2022年1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将较11月上升。 我国主要将面临调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后疫情快速传播扩散及医疗服务需求激增的风险。 预计今冬明春南北方省份可能会出现季节性流感高发期,多个型别和亚型共同流行。 随着气温降低,12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可能较11月增多。  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对季节性流感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医防合作模式下连云港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获取2015—2020年连云港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连云港市卫健委每年下发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督导通报,获取抽查的医疗机构传染病数据,依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和《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计算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一致率。结果 2015—2020年,连云港市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4种66 635例,乙类传染病以肺结核、梅毒和肝炎为主(占83.73%),丙类传染病以手足口病为主(占72.51%)。从医疗机构传染病抽查情况看,全市共抽查传染病报告卡2 460张,总报告率为98.17%,不同年份传染病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55,P<0.05)。三级医疗机构的报告率(99.64%)、报告及时率(99.91%)、完整率(98.73%)、准确率(99.13%)、一致率(96.27%)均为最高,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927、15.140、44.647、60.455、25.373,P值均<0.05),并随医疗机构级别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40.511,P<0.05)。结论连云港市传染病报告质量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完善医防合作机制,提高各级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超大型城市,自21世纪以来经历了数次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威胁考验,传染病监测由单病种监测向综合性监测发展,医防融合程度逐步深化,监测预警能力得到一定提升。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上海迅速成立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和医疗救治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为提升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上海将在今后5年内建设和完善新发、输入、罕见及不明原因等传染病的三级诊疗体系,基于医疗机构大数据监控平台,实现传染病智能化辅助诊疗,并继续深化合作,将医防融合理念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2022年3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2022年3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将较2月有所上升。 因境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导致本土疫情发生及传播扩散风险很高,在冬奥会和两会的背景下,新冠肺炎防控面临更大压力,各地需要按照国家要求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往年诺如病毒病、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报告趋势,预计3月仍持续高发。  结论  特别关注新冠肺炎,一般关注诺如病毒病、布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70年间传染病流行趋势及疾病谱变迁特征,为适时调整和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宁夏1949-2018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监测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49-2018年宁夏共报告传染病30种2 004 205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2 202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12.42/10万,平均报告死亡率为7.84/10万。宁夏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5 359.12/10万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299.37 /10万,近20年基本保持在500.00/10万左右,不同时期疾病谱变化较大,不同时期传染病死亡病种也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130.997,P < 0.001)。  结论  70年来,宁夏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近20年较为稳定,但随着流行特征和模式的变化,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摘要] 有效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可以持续抑制HIV-1复制,同时促进HIV-1感染者的免疫恢复。然而不同疾病阶段的艾滋病患者经ART后的预后不同,大部分HIV-1感染者免疫恢复较好,但仍有15%~30%左右的HIV-1感染者无法实现有效的免疫重建,即免疫无应答者(immunological non-responders, INRs)。本文重点介绍了免疫恢复的分类及定义,导致INRs的可能原因以及针对INRs治疗的临床试验进展,以期为INRs的诊断和治疗寻找潜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发展历史,就如何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分析现阶段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相对应的优化思路,以期为传染病监测预警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俣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1):1309-1313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始至今,COVID-19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断进化和变异,产生传播力和毒力变化的变异株,如Alpha(B.1.1.7)、Beta(B.1.351)、Gamma(P.1)、Delta(B.1.617.2)以及Omicron(B.1.1.529)变异株。深入研究不同变异株感染所致的COVID-19潜伏期有助于追溯传染源,确定密切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为及时调整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感染SARS-CoV-2野生株和不同变异株的COVID-19潜伏期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野生株的潜伏期在4~8 d,中位潜伏期约为5.5 d。感染Beta、Gamma变异株的潜伏期与野生株基本类似,约为5 d。感染Alpha、Delta和Omicron变异株的潜伏期则低于其他毒株,分别为4 d、4 d和3 d。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镇江市丹徒区2010—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有效提升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镇江市丹徒区2010—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的级别、类型、传播途径及三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年镇江市丹徒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起,病例数589例,罹患率4.21%(589/13 992),包括一般(Ⅳ级)事件6起(占42.86%),未分级事件8起(占57.14%);均为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其中丙类传染病11起(占78.57%)。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报告事件10起(占71.43%),11—12月报告4起(占28.57%);地区分布以农村为主,报告事件12起(占85.71%);场所分布以学校为主,报告事件13起(占92.86%)。报告时间中位数为7.63 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2.48 d,报告时间越迟,事件持续时间越长(rs=0.754,P<0.05)。结论  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丙类传染病为主,今后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等重点地区和场所的监测与预警,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