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97篇
预防医学   27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2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隐球菌是一种酵母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禽粪和腐败植物或蔬菜中。自然界中的隐球菌没有荚膜,易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引起隐球菌病。由于身体内的隐球菌会形成厚而黏着的荚膜,不易气溶胶化,因此,隐球菌肺炎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罕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仅有极少数新生儿由母体经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艰难梭菌的进化过程,Kumar及其同事分别分析分离自人体(761株)、动物(116株)与环境(29株)的906株艰难梭菌基因组。菌株分离自33个国家,其中465株来自英国。结果确定4型主要系统发育组(PG1-4),每组均起源广泛,由不同地理位置、宿主和环境来源的菌株组成。有证据表明,PG1-3是从最具遗传多样性的PG4演化而来的。经两两分析结果发现,PG1-3(A型)核酸的同源性均>95%,表明属于同一种艰难梭菌,而PG4(B型)是一个独立的菌种。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中分离产气荚膜杆菌用于实验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气荚膜肝菌引起的气性坏疽病人较少,临床标本来源困难。几年来,我们从土壤中分离产气荚膜杆菌制备菌种、荚膜和芽胞标本片,用于临床检验专业厌氧芽胞杆菌的培养实验及其他专业荚膜和芽胞特殊结构的观察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厌氧菌需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故在常规的检测中不易检出。而厌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又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此,提高脓汁中厌氧菌的检出率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笔者在多年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厌氧菌的检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伊犁地区连续3起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前,华法林依然是心脑血管疾病常用而且功效显著的药物之一。但该药抗凝作用易被并用中西药物和饮食中VitK含量突然上升或下降所影响,引起抗凝作用减弱或增强,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的危险。现将服用华法林患者并服西洋参和酪酸梭菌活菌(米雅)引起华法林抗凝作用减弱,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荚膜染色在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是一项常用而有一定难度的染色方法。目前常用的黑斯法和密尔法虽经多次改进,技术难度仍较大,常出现荚膜着色不好、染液配制麻烦、操作复杂等问题。经过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发现一种改良方法,操作简单,染色后细菌荚膜清晰,与细菌之间对比反差明显,用于教学实验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3):52-52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大肠杆菌约占70%,其次是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上行(逆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