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28篇
  免费   2604篇
  国内免费   583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413篇
妇产科学   197篇
基础医学   1959篇
口腔科学   274篇
临床医学   7610篇
内科学   1589篇
皮肤病学   235篇
神经病学   1061篇
特种医学   4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93篇
综合类   11013篇
预防医学   13742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3947篇
  26篇
中国医学   1268篇
肿瘤学   46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82篇
  2022年   1035篇
  2021年   1104篇
  2020年   1424篇
  2019年   1202篇
  2018年   473篇
  2017年   914篇
  2016年   1072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2415篇
  2013年   2394篇
  2012年   2968篇
  2011年   2997篇
  2010年   2731篇
  2009年   2691篇
  2008年   3226篇
  2007年   2908篇
  2006年   2544篇
  2005年   2442篇
  2004年   1895篇
  2003年   1453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927篇
  2000年   693篇
  1999年   574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就诊的160名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其足部溃疡的Wagner分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评分,并分析其健康行为(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延迟就诊、足部检查频率等健康行为)特点,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按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社会隔离组(n=60)和非社会隔离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足溃疡严重程度及健康行为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非社会隔离组相比,社会隔离的糖尿病足患者就诊时Wagner 3~5级的比例更高(P<0.05)。健康行为分析显示,社会隔离组中从不检查足部及延迟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更高(P<0.05),两组间在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足部损伤原因、伤口自行处理、吸烟及饮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与延迟就诊(r=?0.353,P=0.001)呈弱负相关,即社会隔离程度越高,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时间可能越长。  结论  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的社会隔离,增加其社会环境及社会网络成员的接触,可能会对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情况有积极作用,对后续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苏丹  吴显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2):249-253, 258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围手术期肺癌病人的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新入院的住院肺癌病人及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最终干预组(病人+照顾者组)肺癌病人及其照顾者各40例;干预组(病人组)40例;对照组最后有效病例40例。比较3组干预前后的C型行为模式。结果3组病人入院时干预前C型行为模式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干预后C型行为模式焦虑、抑郁、愤怒、乐观、社会支持5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干预后3组C型行为模式愤怒向内、愤怒向外、理智、控制4个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各组焦虑、抑郁、愤怒向内、愤怒向外4个维度得分下降程度:对照组 < 病人组 < 病人+照顾者组(P < 0.05~P < 0.01);干预后各组乐观和社会支持2个维度得分上升程度:对照组 < 病人组 < 病人+照顾者组(P < 0.05~P < 0.01)。结论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肺癌围手术期病人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是有效的,而家庭照顾者同步的阶段性认知干预效果则要更优于仅针对病人的阶段性认知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自主性与行为目标达成度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提高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法选取临床护士286名,采用工作自主性量表、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自主性得分为(5.16±1.45)分,行为目标达成度得分为(4.22±0.69)分;工作自主性与行为目标达成度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层级、婚姻状况和工作自主性是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临床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和行为目标达成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临床护士工作自主性越高,其行为目标达成度越好。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培养护士的工作自主性,挖掘护士的工作潜能,提高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t=5.272、4.484、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CI: 0.19~1.46); T-AI: β=0.60 (95%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CI:0.72~3.84); T-AI: β=2.04 (95%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β=0.50 (95%CI: 0.03~0.96)]、品行问题 [β=1.74 (95%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β=1.54 (95%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期间的应用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叙事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道术后T管引流期间,应用叙事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消极、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引导其自觉遵医,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面向医院患者的视觉监控跌倒检测算法,解决患者由于意外跌倒不能被及时发现的问题,为医护人员快速处理患者跌倒等异常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方法:首先,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检测监控图像中人体关节点(如肩部、肘部、腕部、胯部、膝关节等)在图像中的位置,再根据亲和度向量场模型提取人体骨架,最后计算患者躯干、腿部与地面的夹角作为判别性特征,判断监控区域内是否有患者出现意外跌倒。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实际的医院监护环境中的处理速度高达25帧/s,检测准确率高达96%。结论:该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提取医院环境下患者的行为特征,并针对意外跌倒情况发出警报,为医护人员监测患者跌倒等异常行为提供更准确、方便的计算机辅助医疗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对冠心病心绞痛(CHDA)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CHDA患者124例(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MCHB.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19% 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94% 较高(P<0.05).结论 IMCHB应用于CHDA患者,可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机械痛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s)、焦虑行为,以及双侧海马角1(Cornu Ammonis 1,CA1)、海马角3(Cornu Ammonis 3,CA3)、齿状回(Dentate Gyrus,DG)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生长抑制素(somatostatin,SOM)、谷氨酸脱羧酶65/67(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5/67,GAD65/67)及原癌基因蛋白(cellular protooncogene Fos,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假电针治疗组,每组8只,并对空白对照组以外的其他3组足底注射CFA,建立大鼠慢性炎性痛模型。于造模后26 d分别对电针治疗组和假电针治疗组进行电针和假电针干预,并观察各组大鼠的PWTs及高架O迷宫(elevated zero maze,EZM)中的焦虑行为。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1、CA3和DG区NPY、PV、SOM、GAD65/67及c-Fos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造模后1 d,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假电针治疗组的PWTs显著降低,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电针治疗第3天,电针治疗组大鼠的PWTs相较模型对照组和假电针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在EZM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开放臂运动距离、开放臂停留时间和开放臂进入次数显著减低(P<0.01),电针干预后可改善上述指标,而假电针无作用(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双侧CA1、CA3、DG区NPY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P<0.01,P<0.05),c-Fos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1,P<0.05,P<0.01);电针干预后,电针治疗组大鼠双侧CA1、DG区、患侧CA3区NPY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假电针无此作用(P>0.05)。双侧CA1、CA3和DG区,四组大鼠PV、SOM以及双侧CA1、CA3区GAD65/67阳性细胞表达或阳性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干预能改善CFA大鼠的疼痛及其相关焦虑行为,该作用可能与增加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NPY的阳性细胞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粤西某市城区寄宿的中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探索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2021年10月对某城区全部有食宿条件的10所中学,用分层抽样法现场调查547名初一至高二学生,对5种饮食行为与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饮食的5种行为不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吃外卖(49.0%)、不吃早餐(31.7%)、喝奶茶(24.3%)、吃夜宵(11.8%)、零食代餐(1.3%);“学生可支配费用少于100元/星期”“学校饭堂饮食口味评价——不满意”两个因素均能促成5种不良饮食行为发生(P<0.05),“饮食重要性感知意识——不重要”因素对“喝奶茶”“吃夜宵”行为影响强度最大(OR=4.386,P=0.019;OR=5.780,P=0.006);女生能促成“吃外卖”(OR=1.586,P=0.015)和“喝奶茶”(OR=1.770,P=0.010),“每星期可支配消费超过200元以上”能促成“吃外卖”和“吃夜宵”(OR=2.346,P=0.001;OR=2.585,P=0.009)。结论 城区寄宿学校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不满学校饭堂饮食口味对促发不良饮食行为影响最广,“认为饮食不重要”是促发不良行为产生的最强因素,亟须加强寄宿中学饮食支持条件的管理,加强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控制当前城市寄宿学校中学的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