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7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39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68篇
预防医学   2267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87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躯体亚健康的关联。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乌兰察布、重庆和阳江市抽取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 990(48. 6%)人,女生11 638(51. 4%)人。采用《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CAIHLQ)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分析评估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躯体亚健康状况。结果中学生躯体亚健康的检出率为30. 1%(6822/22 628),高中生、经济发达地区、独生子女、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躯体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对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197. 72、85. 62、23. 76、161. 91和240. 27,P<0. 001)。中学生CAIHLQ总得分为(104. 06±18. 68),男生、初中生、城市、独生子女、非住校生、父/母亲文化程度高和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 62、455. 21、133. 54、35. 04、326. 06、272. 09、366. 19和572. 35,P<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总体健康素养和各维度健康素养水平的降低,躯体亚健康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结论学校类型、是否为经济发达地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学习日是否住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影响躯体亚健康,健康素养与躯体亚健康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民族寄宿制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了解并分析民族寄宿制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出心理学辅导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探讨民族寄宿制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成员排行、参加集体活动频率、做家务频率及处理问题方式,其积极心理品质评分在不同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成员排行中,排名中间的孩子较家中老大和老小在正义维度的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1,P0.05);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的学生在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超越维度及总分较不常参加活动的学生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智慧与知识)/t'=3.02;t_(勇气)/t'=2,.25;t_(仁爱)/t'=3.56;t_(正义)/t'=4.20;t_(超越)/t'=3.59;t_(总分)/t'=3.81,P均0.05)。结论民族寄宿制中学生积极心理总体水平良好,仁爱品质优秀,智慧与知识有待提升。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做家务、遇到问题求助老师同学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女博士群体是否存在刻板印象以及刻板印象的倾向性。方法对重庆市某中学158名学生就其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进行语义差异量表问卷调查,测量中学生对于女博士群体刻板印象的倾向性。结果量表中有35个特征词组的评分均值与中值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3个特征词组的评分均值均高于中值,占量表总特征词组的75%。不同性别中学生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比较,在不近人情-通情达理、缺少活力-活力四射和孤僻-开朗3个特征词组的评分均值上,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在智商低-智商高特征词组上的评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独生子女中学生评分均值高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不同家庭住址中学生在聪明-愚笨及不思进取-积极进取2个特征词组上的评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博士有接触与无接触的中学生在粗心-细心、感性-理性及不善交际-善于交际3个特征词组上评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来说,中学生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女博士群体,并对女博士群体存在积极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中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家庭应激源、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家庭压力量表和青少年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中的父母分问卷,对江苏某高中134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应激源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亲子依恋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中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亲子依恋的影响时,家庭应激源对中学生物质主义价值水平的预测作用虽仍显著但已减弱。亲子依恋在家庭应激源与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3.30%,其90%置信区间为[0.003,0.024],P0.05。结论:亲子依恋在中学生家庭应激源和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指导中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智能终端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宁区中学抽取949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参考Young网络成瘾评价方法进行成瘾是否的判定,分别通过K10 量表和ULS-8量表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孤独感,探讨学生智能终端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为14.33%(136/9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级段、学习成绩、使用安排方式、使用目的均与成瘾检出率有关(χ2分别为43.046、8.711、21.652、13.970,P<0.05),成瘾组学生K10量表及USL-8量表总分均高于非成瘾组(Z值分别为-7.998、-7.29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级高中(OR=1.822,95%CI:1.167~2.585)、使用目的为娱乐(OR=1.572,95%CI:1.060~2.330)、K10量表总分>14分(OR=2.788,95%CI:1.786~4.352)、USL-8量表总分>14分(OR=2.013,95%CI:1.320~3.071)是智能终端成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较高,其与年级段及使用目的有关,智能终端成瘾还与心理健康及孤独程度有关,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调查中学生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的临床转归和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小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条目(PQ-16)在中山市中学生中进行精神病筛查,对59例符合PRS诊断标准的阳性者使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评估基线和1年后的临床精神病理学特征,并分析PRS 1年的自然转归特征和临床精神病理特点。结果:45例完成1年后随访(76.3%),脱落14例。其中,11例转化为精神障碍,纳入转化组,转化率为24.4%;18例(40.0%)维持PRS诊断,纳入维持组;16例(35.6%)缓解,纳入缓解组。转化组比维持组和缓解组求助于精神心理机构更多、学校适应性更差、学习成绩更低和同伴关系更不良(P均0.05)。转化组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各因子分与总分均高于维持组和缓解组,功能整体评定量表(GAF)总分低于维持组和缓解组(P均0.05)。结论:中学生PRS 1年后转化为精神障碍风险较高,精神障碍转化者的社会功能损害和风险症状均较严重,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