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37篇 |
完全免费 | 285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692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176篇 |
2018年 | 191篇 |
2017年 | 366篇 |
2016年 | 397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1280篇 |
2013年 | 1235篇 |
2012年 | 1640篇 |
2011年 | 1452篇 |
2010年 | 1286篇 |
2009年 | 1106篇 |
2008年 | 1303篇 |
2007年 | 1090篇 |
2006年 | 929篇 |
2005年 | 784篇 |
2004年 | 639篇 |
2003年 | 488篇 |
2002年 | 412篇 |
2001年 | 365篇 |
2000年 | 276篇 |
1999年 | 187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 总被引:193,自引:3,他引:190
Gu DF Jiang H Wu XG Reynolds K Gan WQ Liu DH Su SY Duan XF Huang GY Whelton PK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
目的 评估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 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 (InterASIA)于 2 0 0 0~ 2 0 0 1年进行 ,应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共调查了 35~ 74岁的成年人 15 838人。测量血压时 ,先让调查对象休息 5min ,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应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 3次血压。应用标准问卷询问高血压病史及高血压的治疗情况。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 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结果 35~ 74岁的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2 7 2 %,即全国约有 1 3亿高血压患者。 35~ 44、45~ 5 4、5 5~ 6 4和 6 5~ 74岁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专率分别为男性 17 4%、 2 8 2 %、 40 7%和 47 3 %;女性为 10 7%、2 6 8%、38 9%和 5 0 2 %。在高血压病人中 ,44 7%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2 8 2 %正在服用降压药 ,8 1%的人血压得到了控制 ( <140 / 90mmHg)。在过去 10年中 ,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的增长百分率分别为 86 2 %、92 6 %和 145 4%。结论 在过去的 10年中 ,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有显著的提高。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比较高 ,而高血压的知晓率偏低 ,治疗率和控制率又非常低。在我国迫切需要改善高血压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状况#0;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城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的城乡社区约28万人口的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在35岁以上人群中,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1.7%与32.9%,城市高血压的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农村。城乡非高血压人群中,均约有一半的人具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城市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56.3%、26.8%与4.4%,农村则为40.3%、17.5%与2.6%。城乡既往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于预测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的实用价值及其诊断建议值,为确定我国肥胖和腹部肥胖的诊断指标及其界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5-1997年全国糖尿病(DM)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包括偏相关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交互作用分析,计算BMI、WC、WHR在不同截点暴露对高血压、高血糖和二者聚集的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归因危险百分比(ARP)和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RP)。结果:①BMI、WC与血压和血糖的相关性比WHR好;②logistic调整了年龄、性别、职业性体力活动强度、休闲活动强度、文化强度和DM家族史后,BMI、WC、WHR是患高血压、高血糖以及二者聚集重要的预测因子,三者的相对重要性以BMI>WC>WHR;③BMI、WC、WHR三者之间对于高血压和高血糖患病率有相加交互作用,尤其以BMI与WC的交互作用普遍存在,其归因交互作用百分比[A[(AB)]在5.95-29.34%之间;④BMI≥23、≥24、≥25时,RR在2.5左右,从流行病学角度看,RR值处于暴露因子与疾病关联的中高度有害范围,其ARP在0.580-0.626之间,从流行病学角度看,RR值处于暴露因子与疾病关联中的中高度有害范围,其ARP在0.580-0.626之间,PARP在0.259-3.08之间,⑤男性WC≥85cm、女性WC≥80cm和男性WC≥90cm,女性WC≥80cm,RR分别在2.06-3.08之间,此时腹部肥胖对高血压、高血糖和二者聚集的PR值分别处于中、高度有害;RR分别在0.515-0.676之间,PARP分别在0.241-0.431之间。结论:从暴露对疾病危害的程度,人们对超重和肥胖的可接受性,我国开展肥胖防治处于初期阶段及公共卫生人群预防的角度综合考虑,在BMI、WC、WHR中,预测我国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实用价值以BMI和WC为好,建议以BMI为肥胖指标,BMI≥24诊断为超重和肥胖;以WC为腹部肥胖指标,男性WC≥80cm、女性WC≥80cm为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106,自引:3,他引:103
原发性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为特征的慢性病〔1〕。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分布的疾病,在美国其患病人数超过5000万,在我国患病人数达11000万。而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在美国1976~1980年间仅10%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1988~1991年间这个比例只上升到27%;在英国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仅6%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小于140/90mmHg〔2〕。在我国北京方庄的调查显示:只有18.5%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到正常〔3〕。当前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可分为两类,其一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评价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发生的关联,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24篇有关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展综合定量分析,结果:过量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家族史,性格急躁,超体重(BMI>24)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194(1.184-1.203)、1.100(1.096-1.104)、1.165(1.157-1.173)、2.662(2.550-2.779)、2.524(1.902-3.348)、1.616(1.600-1.633)。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家族史,性格急躁以及超体重均为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71,自引:5,他引:6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1〕。死因顺位中心脑血管疾病居于首位,而在各种心脑血管病中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4〕,其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血压有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高血压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及防治策略作一综述。1 流行趋势我国分别于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共开展了3次全国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方庄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与管理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4
为了推动方庄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及全科医疗事业的发展,深入了解社区内高血压流行趋势及管理现况,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方庄社区常驻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已知率、确诊高血压服药率、服药血压控制率、吸烟、饮酒、业余体力活动等行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演变趋势。方法 利用国家“八五”(1992~1994年)和“九五”(1998年)期间年龄在35~59岁的13组可比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有小幅增加,“九五”期间达到24.0%。城市的增幅要大于乡村。高血压知晓率“九五”期间较“八五”期间增加了5.3%,达到42.6%;治疗率“八五”期间27.3%、“九五”期间为31.1%;控制率“九五”期间较“八五”期间增加了近50%,但也只有6.0%。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不同时期的控制率分别为12.7%、19.9%,为同期整体控制率的3倍多。无论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城乡之间、性别之间都存在差异。结论 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和低水平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是高血压防治面临的主要现状。必须认真开展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更新高血压防治观念强化综合防治意识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6
任树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5):193-195
1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预防与控制刻不容缓高血压全球患病率逐年增高,既存在于发达国家,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是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有关资料显示,欧美高血压患病率在10%~20%,亚洲10%~15%,非洲3%~10%(南非除外,其患病率高达19%~30%),全世界患病人数达6亿之多。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约15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30%,对人们生命及生活构成极大的危胁。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由于运用政治、经济、教育的力量共同致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血压,冠心病的流行现况与展望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吴锡桂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2):52-53
我国高血压、冠心病的流行现况与展望吴锡桂1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1.1高血压的患病率根据950356人调查资料分析,按SBP≥140或DBP≥90mmHg即为高血压计算,我国人群中临界以上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3.58%,按1990年人口标化患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