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4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丁红玲  陈果  周玲 《医学动物防制》2014,(3):266-268,271
目的分析安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及行为学变化,为控制艾滋病传播及有针对性地对MSM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民间组织,采用同伴或调查对象巨相推荐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MSM19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0.8%。职业以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主。寻找性伴的方式以互联网为主,占74.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1.35%。最近6个月55.4%(108人)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59.3%(64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108人中14.8%(16人)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68.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13.8%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59.3%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75.4%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46.7%做过HIV检测,HIV确认阳性3例,感染率1.54%。结论安康市MSM人群危险因素主要与年龄小、互联网隐蔽性助推、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有关。提示工作重点应放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促进安全性行为的形成,扩大HIV检测,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家庭育儿》2008,(6):63-63
饲料喂养的禽肉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特别是禽颈,"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高危行为干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我们在2006年对舒城县洗浴中心和音乐茶座中的商业性性服务人群进行了行为干预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金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转及高危行为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MSM组建队列。纳入队列的MSM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共纳入90名HIV抗体阴性的MSM,队列基线调查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3.3%,队列保持率为78.9%(71/90),比较基线调查和随访到的性行为情况,随着随访次数增加,最近3个月与同性性伴发生安全性行为所占构成比增加;最近3个月与固定同性性伴和临时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都采取保护措施的比例有明显提高,与异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无变化。HI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3.9/100人年。结论参与队列定期随访和检测后,MSM的高危性行为有所下降。由MSM社会组织鼓励动员参加定期随访和检测是值得推广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移民城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高危行为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RDS)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性取向、性行为方式、安全套使用及商业性行为等.结果 共调查MSM者589人,未婚占90.49%;外省户籍占72.33%;最近6个月,同性性伴中位数为5个,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74.27%,与固定性伴、多次性伴、偶遇性伴和商业性伴肛交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15.79%、16.85%、15.38%和82.35%; 9.78%的肛交性伴中有外籍人士;24.37%的MSM的非商业性伴中有香港人;46.18%的调查对象有同性商业性行为,7.64%的调查对象有异性商业性行为;47.88%的调查对象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0.59%.结论 某移民城市MSM人群流动性大,与香港及外籍人士,多性伴、商业性行为以及异性性行为均普遍存在,除商业性行为外,其他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艾滋病联合干预措施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的实施效果及感染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SM 志愿者413 人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联合干预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后给予问卷调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梅毒抗体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MSM 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7. 9%上升到干预后的96. 0%(P <0. 01);经联合干预措施后,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最近一次安全套的使用率、近6 个月内与男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及近6 个月内与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均升高(P <0. 05 ~ P <0. 01).MSM人群在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亦升高(P <0. 01).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对最近6 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有影响(P <0. 05).结论:经过实施联合干预措施,MSM 人群提高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安全套使用率升高,但仍有部分MSM 人群存在侥幸心理,不能100%坚持使用安全套,如何加强此类人群的风险意识成为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性传播已是我国艾滋病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基本摸清我县涉性服务场所与商业性行为人群的分布,了解商业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及患病就医倾向,给我县依法开展艾滋病防治/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准确信息,以防止艾滋病经性途径在我县的传播与扩散,我  相似文献   
8.
白俊  刘发荣 《卫生软科学》2006,20(3):200-202
[目的]促进劳教场所内性病艾滋病的预防,探索对劳教场所静脉注射吸毒劳教人员(以下称目标人员)进行有效干预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心理干预、提高认知水平、开展行为干预、社会适应训练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结果]通过项目活动的开展,135名目标人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达到了96%,艾滋病的预防和防治方法知晓率达到了90%,觉得自己心态得到改善的达到61%。[结论]劳教场所内吸毒劳教人员感染HIV人员比例较高,艾滋病性病的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及时、有效地对劳教场所内吸毒劳教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对其高危行为方式、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干预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正>艾滋病恐惧综合征简称恐艾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报道[1],是一种特定的混合性神经症。恐艾症患者对艾滋病有强烈的恐惧感,并伴随着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目前广泛认为恐艾症是指患者反复接受血清检测,结果呈阴性[2],而患者一直坚信自己有艾滋病的相关症状。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增高,恐艾症人数也随之逐年上升[3]。邵英等[4]的研究指出,2002-2006年有333例恐艾症患者到门诊进行艾滋病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影响社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高危行为因素,为更好地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和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存在危害他人/自身安全行为或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40例为病例组,近3年未出现过高危行为的患者24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情况、家庭及社区管理等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病例组以男性为主,精神分裂症居多(134例,55.83%),平均入院年龄(41.57±13.125)岁,病程(M)11.5年;两组在不同的婚姻状态、精神疾病家族史、病程、暴力行为史、就业状态、家庭经济状况、享受以奖代补政策、自知力程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丧偶或离异[OR(95%CI)=4.487(2.033~9.902)]、有精神疾病家族史[OR(95%CI)=2.017(1.091~4.311)]、无业[OR(95%CI)=2.152(1.053~4.399)]、家庭经济贫困[OR(95%CI)=2.631(1.205~5.742)]、有暴力行为史[OR(95%CI)=6.619(1.305~33.558)]是发生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离异/丧偶状态、 家族史阳性、家庭贫困、无业、有暴力行为史患者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高危行为的风险人群。在社区服务中应加强管理,降低患者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