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中为老年人口提供健康照顾的形式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成礼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10-12
我国目前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照顾的机构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传统养老机构(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局限性是覆盖人群仅限于“三无”和“五保户”老人;老年公寓和托老所顺应了市场的需要,非常具有发展潜力;老年康复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则是必要的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市地区兴起的服务形式,它在未来城市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上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保健既有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也有利于节省卫生资源,也是适合在我国推广的保健形式。 相似文献
2.
3.
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长期护理保险是为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残疾病人以及因病虚弱或残疾后需要护理的人群的巨额经济支出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根据我国人口现状及经济发展前景 ,开办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势在必行。同时 ,也可以提高我国的老年医疗护理质量 ,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将阐述建立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的构想。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 )人口迅速老龄化导致老年人护理需求逐渐扩大步入21世纪 ,我国将面临一个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 ,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的时期。1998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2亿 ,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负担及家庭照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将会有较大程度的增加,有更多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与照顾。由家庭提供长期护理越来越难以维持,因此,由正式机构提供的长期护理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对于老年人口长期护理的负担将会有很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要与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71-73
长期护理在国际上通称为LTC(LongTermCare) ,是人口老龄化突出起来的社会必然现象。我国在经济承受能力薄弱的情况下 ,面临着严峻的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 ,但尚未引起社会的关注。对我国目前老年人长期护理需要和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长期护理利用中存在的障碍 ,并为如何应对长期护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长期护理保障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严峻考验。美国政府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以及贫困人群提供一定程度的长期护理保障,其他人群主要通过购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实现。本文介绍了美国长期护理保障背景和各自承担的责任,以及不足。 相似文献
7.
倡导健康管理理念,建立长期护理保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在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应明确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需要"银色拐杖"--护理保险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理保险,也称为长期护理保险、看护保险以及介护保险等,是指被保险人在遭受疾病、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机能部分丧失,行动长期无法自理,需要接受他人护理时为其提供护理服务的保险制度.商业性护理保险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80年代在法国、90年代在英国相继出现.而作为社会保险形式的法定护理保险则于1986年首先在以色列出现,随后,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建立了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据调查,目前我国有1/4的老年人身边无子女照料,因此借鉴发达国家护理保险制度的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加剧,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而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免费护理供给渐见困乏,亟需国家调配资源,建立永续经营的长期护理融资体制,以减轻护理需求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趋势,并根据我国老年人口特征及参照美国、德国、日本的护理服务使用标准,测算出未来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数量、总费用开支等指标,并提出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0.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空巢家庭、家庭规模缩小等情况的出现,理论界纷纷呼吁长期护理保险应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认识偏差、收入水平较低、信息不对称、供需矛盾、统计资料缺乏等,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不够理想。对此,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