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完全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省2005年诺瓦克样病毒感染暴发疫情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5年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005年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5年广东省共报告12起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共发病469例,无死亡病例。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发生时间除1起发生在3月份外,11起集中发生在9~12月份。症状以呕吐为主。12起疫情中病例数最多的1起达190例,罹患率最高的1起达53.3%(23/43)。11起疫情患者有共同的进餐史,1起疫情患者没有共同的食物暴露史。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样病毒核酸或抗原。结论学校是诺瓦克样病毒暴发疫情的好发地方,食物传播、接触呕吐物和粪便传播是可能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控制诺瓦克样病毒暴发疫情的关键是抓好学校的饮食卫生和妥善处理呕吐物和粪便。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3年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特征,加强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2003年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3年10月~12月底,广州市共报告8起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共计病例396例,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病毒核酸或抗原。结论 RT-PCR的阳性检出率大于ELISA法,粪便标本检出率高。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常引起暴发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医院2003年秋冬季儿童腹泻中诺瓦克样病毒(NLVs)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毒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而就诊的患儿粪便标本,采用引物JV12Y/JV13I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LVs,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纯化、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收集的358份标本中检测出NLVs42份,阳性率11.73%。3岁以下的婴幼儿阳性40例,占95.24%,其中6月龄~1岁组与1~2岁组阳性率最高,分别占38.10%、35.71%。年龄最小者只有25天龄。4个月中,11月阳性率最高为17.27%,其次是2004年1月、2003年10、12月,阳性率分别为15.79%、8.11%、11.36%。抽取11份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5份为GⅡ-3群,5份为GⅡ-4群,1份为GⅡ型,但尚不确定所属群。随机抽取20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检测NLVs,未发现合并感染。结论 广州市某医院儿童腹泻的散发与NLVs感染有关,并且存在着不同的基因型,流行优势株为GⅡ-3群与GⅡ-4群的病毒株。  相似文献
4.
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集体性爆发的证实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对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集体爆发的调查和证实,总结处理不明原因疾病的经验.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3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发生的急性胃肠炎集体爆发进行调查,对病人粪便样本进行诺瓦克样病毒核酸检验.结果4起集体爆发的胃肠炎均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有2个发病高峰,病程较短,有自愈倾向,没有明显的年龄、班级、楼层分布的集中趋势.对第4起爆发的22份病人粪便样本进行诺瓦克病毒的PCR检测,其中19份阳性,同时有4份经DNA测序证实与诺瓦克样病毒同源.结论此一系列不明原因的胃肠炎是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这是我国证实由诺瓦克样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集体性急性胃肠炎的爆发.  相似文献
5.
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的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诊断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在全世界,传染性腹泻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每年发生30—50亿例腹泻,其中500—1000万例死亡。在美国,经食物和水传播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暴发较普遍,诺瓦克样病毒本身就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常引起餐馆、旅馆、学校、宿舍、游乐场、托儿所、养老院、医院、游船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并已证实32%—42%的病毒性胃  相似文献
6.
儿童诺瓦克样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儿童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s)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并填写调查表。对收集的标本分别采用ELISA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RT-PCR检测NLVs。对调查表资料采用1:1配对病例(NLVs)一病例(RV)及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NLVs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648份标本中检出RV339份(52.31%),NLVs80份(12.35%)。分析表明,NLVs所致腹泻的临床特征有别于RV腹泻。前者最早出现呕吐症状者居多(62.82%),并且有呕吐症状者多于后者。而RV腹泻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以腹泻为主(65.38%)。发热、最高温度、发热天数、腹泻天数、是否输液治疗及就诊次数均为RV感染患儿高于NLVs感染患儿。对NLVs腹泻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4项危险因素。分别为吃生冷食品、与腹泻患者接触、吮手习惯及较少洗手。结论NLVs是导致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其所致腹泻的临床特征不同于RV腹泻;RV腹泻临床症状较NLVs腹泻严重,但NLVs腹泻所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诺瓦克样病毒抗体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某军校学员诺瓦克样病毒抗体水平 ,同时调查分析与血型、入学前家庭所在地等的关系。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诺瓦克样病毒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rNV、rMX和r387IgG抗体总检出率分别为 88 9% ,5 4 1%和 90 0 %。其中rMX抗体阳性率不同血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以O型抗体阳性率最高 6 2 5 % (115 / 184 ) ,B型最低 4 9 1% (16 0 / 2 16 ) ,而rNV和r387抗体阳性率未见显著性差异。不同入学前家庭所在地 3种抗体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以农村籍学员抗体阳性率最高 ,城市最低。结论 该军校人群中诺瓦克样病毒感染普遍 ,血型及入学前家庭所在地可能是影响诺瓦克样病毒抗体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诺瓦克样病毒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某医院诺瓦克样病毒医院感染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荧光PCR法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样病毒核酸。结果2006年12月23日-2007年1月10日,某医院报告18例老年患者群体性腹泻,病例对照分析显示年龄、南区病房、有基础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瓦克样病毒医院感染可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暴发,及时采取消毒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9.
一起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某公司139名员工出现以腹泻、呕吐、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急性胃肠炎的原因。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应用ELISA、RT-PCR法对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在采集的13宗粪便样本中5宗ELISA法检出诺瓦克样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38.46%;6宗粪便样本中5宗RT-PCR法检出诺瓦克样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83.33%。通过加强饮食管理和个人卫生,加强疫点环境物表的清洁和消毒等综合措施,首例病例出现13d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这是一起由诺瓦克样病毒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  相似文献
10.
食源性诺瓦克样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NLVs)是世界范围内急性流行性胃肠炎(即非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因,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毒。食品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引发了食品的高风险性,并使食源性疾病有在全球蔓延的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对NLVs的日益关注和研究的日趋深入,近年来国内对NLVs的研究已开始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