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血清前白蛋白与C3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补体C3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82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前白蛋白、C3值。结果前白蛋白、C3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中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炎组前白蛋白、C3含量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组间差异显著(P<0.01);肝脏损害严重者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组,前白蛋白、C3含量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前白蛋白、C3是反应早期肝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前白蛋白、C3检测对肝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方田鼠感染血吸虫前后血清补体C3 C4水平的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东方田鼠感染血吸虫前后血清补体C3、C4水平,阐明其动态规律,为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机理提供证据。方法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结果 未感染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补体C3、C4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昆明系小鼠,东方田鼠感染后血清中C3、C4平均水平在第11d以前较低,第21d升高,第26d较前显著升高,昆明系小鼠感染后C3、C4平均水平逐渐上升,直至第26d非常显著地高于第21d之前者。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补体水平较高,在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肝患者苦参素治疗前后C3、C-反应蛋白水平与HBVDNA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慢性乙肝患者苦参素治疗前后及慢性乙肝对照、正常对照补体C3、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苦参素治疗后HBVDNA阴转者和HBVDNA未阴转者治疗前后C3、CRP水平变化。方法补体C3、C-反应蛋白定量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HBVDNA用实时萤光定量分析法进行检测。结果①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C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01),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01);②慢性乙肝患者经苦参素治疗后,无论HBVDNA是否阴转,C3水平均明显升高,CRP水平均明显降低;③慢性乙肝患者苦参素治疗后HBVDNA阴转者和HBVDNA未阴转者C3、CRP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①CRP能很好地反映抗病毒治疗前后肝炎炎症活动状态,补体C3能很好地反映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变;②苦参素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汽油加油站加油人员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汽油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血球计数仪检测汽油加油人员组及对照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该两组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数据。结果 汽油加油人员组的T淋巴细胞(%)、IgG均比对照组低,而补体C3增高,且随接触汽油时间延长这种差异愈明显。结论 吸入汽油使人体免疫功能有下降趋势,且随接触汽油时间延长,这种趋势愈明显。 相似文献
5.
补体C3c及免疫复合物在HBV宫内传播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补体C3c及HBsAg-抗-HBs-补体C3c免疫复合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分别检测母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胎盘组织中C3。及HBsAg-抗-HBs-补体C3c复合物的分布,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在感染HBV的胎盘组织中,存在补体C3c和HBsAg-抗HBs-补体C3c复合物,位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结论HBV感染胎盘组织时,可能首先通过HBsAg-抗HBs-补体C3c复合物沉积在滋养层细胞表面与相应的IgG-Fc受体或补体成分C3结合,这对HBV病毒颗粒最终感染胎盘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327例医用X线工作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含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7例医用X线工作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_3含量的调查分析杨芳茂,谯俊华,张光贵,那天云,朱学英绵阳市卫生防疫钻职业病医院641000多数学者认为,长期小剂量X线照不足以引起人体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在体检中笔者发现IgA、IgG明显增高,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肝(CHB)患者补体C3、CRP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164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观察组在疗程的前24周联用苦参素。在治疗前、24周和48周分别检测补体C3、CRP及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24周及48周察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补体C3、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CHB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肝脏炎症活动和器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术后肺损害机制及改良超滤肺功能保护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手术40例,根据患儿家长意愿是否采用改良超滤分为无改良超滤组(20例)和改良超滤组(20例),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分别收集转流前及转流后不同时点所测定气道峰压、呼吸停顿压、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和吸气比例,及所测量动脉血中C3a、C5a及血栓素(TXA2)、白三烯(LT)的浓度.结果 两组患儿CPB后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较术前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增加(P<0.05);在T3、T4、T5时间改良超滤组的Cstat、OI高于无改良超滤组,AaDO2低于无改良超滤组(P<0.05).C3a、C5a术后浓度立即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改良超滤组TXA2、LT浓度术后升高;在T2、T3、T4、T5时点改良超滤组的TXA2、LT低于无改良超滤组(P<0.05).结论 术后肺功能损害可能与CPB术后补体激活及再灌注损伤(L/R)致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血浆补体浓度减低可作为观察炎性反应及组织损害早期指标.改良超滤可通过迅速滤出水份,提高胶体渗透压及降低TXA2、LT浓度达到良好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钙对血清补体C3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低钙组(喂饲0.15%Ca)和正常钙对照组(喂饲0.50%Ca),每组15只。喂养12w后,麻醉处死大鼠,取组织和血清。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大鼠血清,联合4700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和蛋白质数据库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补体C3等生化指标。为通过人群进一步验证,在性别、年龄匹配的基础上,调查(1~3岁)佝偻病儿童及健康对照儿童,检测血清补体C3等生化指标。用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体外低钙培养的HepG2细胞及各组大鼠肝脏补体C3、furin酶mRNA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低钙动物模型血清补体C3显著降低。与正常钙对照组(0.30±0.02)g/L比,低钙组大鼠血清补体C3(0.24±0.04)g/L显著降低(P<0.05)。共调查123名(1~3岁)佝偻病儿童和114名健康对照儿童,与健康对照儿童(1.52±0.10)g/L相比,佝偻病儿童血清补体C3(1.27±0.10)g/L显著降低(P<0.05)。低钙时HepG2细胞和大鼠肝脏补体C3、furin酶mRNA表达下降。结论低钙可能通过降低furin酶mRNA的表达,导致佝偻病儿童血清补体C3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营养学报,2012,34(6):586-5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再次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德灵BNⅡ特种蛋白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C3和C4血清学水平,分析C3和C4在不同病情及不同HBV-DNA拷贝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特别是补体C3在病情较重和HBV-DNA复制活跃时下降明显。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补体C3和C4血清学水平反应病情轻重,且受体内HBV-DNA负向调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