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5篇 |
免费 | 2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148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619篇 |
内科学 | 111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94篇 |
综合类 | 848篇 |
预防医学 | 1874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48篇 |
中国医学 | 107篇 |
肿瘤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255篇 |
2013年 | 329篇 |
2012年 | 377篇 |
2011年 | 385篇 |
2010年 | 383篇 |
2009年 | 373篇 |
2008年 | 518篇 |
2007年 | 345篇 |
2006年 | 224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水平及HIV、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16年1-12月份到某医院妇科做妇科微创手术的育龄妇女,共计完成411例调查问卷和血清学检查.结果:HIV/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4.89%,单个条目中,3条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为90%以上,而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会是否传播艾滋病""与HIV/AIDS病人共同进餐是否会感染HIV"正确率较低,分别为75.43%、85.64%.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也越高(χ2=6.541,P=0.011).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1例(0.24%),HIV抗体阳性率为0例;有2例(0.49%)调查对象回答其配偶吸毒;1例(0.24%)承认自己有配偶以外的其他性伙伴.结论:六安市妇科微创手术的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整体知晓率较高,但部分条目知晓率较低;HIV、梅毒感染率较低,但仍存在HIV、梅毒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肺结核的认知、信念、预防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滨州职业学院大学生共800名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制量表对大学生肺结核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基本情况,然后根据第一次调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之后立即调查一次,过3个月再调查一次,将三次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肺结核的认知水平、态度及行为改善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1周和3月后,大学生结核病各核心信息知晓率都显著提高,与基线相比P<0.01.健康教育1周后、3月后,大学生积极态度都显著提高,基线相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1周、3月后,大学生结核病的积极行为比率都显著提高,与基线相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大学生对肺结核的知—信—行,有助于肺结核的预防,高校应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陕西省农村18月龄幼儿的行为发育特点,以及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对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245名陕西省农村18月龄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其行为发育特点;运用方差分析探讨行为发育对智力和运动发育的影响;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讨母亲孕期营养及贫血情况对18月龄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结果 对25个行为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了7个公因子,分别为:活动性、社会适应性、正性情绪、反应性、负性情绪、目标定向和协调性,总的方差贡献率为61.044%.幼儿的活动性及目标定向性行为的得分越高,其智力发展指数得分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79,Pa=0.018;F=13.363,Pa=0.023);幼儿负性情绪得分越高,其运动发展指数得分越高(F=3.916,Pa=0.019).母亲孕期贫血会影响幼儿的正性情绪,母亲孕期营养不良会使幼儿的活动性、目标定向及协调性的行为表现得分降低.孕期补充较多微量营养素的母亲,其幼儿的协调性表现较好(t=-1.206,Pa=0.012).结论 孕期微量营养素的足量补充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发育.将孕期的营养教育及营养指导纳入到常规的妇幼保健管理工作中,有助于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信行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3所三甲医院非肿瘤科352名护士,通过临床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标准得分分别为(51.30±11.44)分、(75.22±10.52)分、(52.98±5.23)分;不同特征护士化疗防护知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职称、工龄、在岗培训是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论 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信行水平亟待加强,建立和完善化疗防护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其与抚养人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防治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武汉市儿保门诊进行规范化健康体检的910名6~36月龄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并对其抚养人进行铁营养知信行(KAP)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婴幼儿贫血患病率26.6%。各年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抚养人铁营养 KAP 得分随其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随家庭收入水平升高而升高,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随抚养人文化程度升高而递减,随家庭收入水平升高而递减。抚养人营养知识(K)平均分为(11.96±3.77)分,态度(A)平均分为(7.09±2.80)分,喂养行为(P)平均分为(18.05±3.60)分。抚养人的铁喂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应开展多层面的铁营养知识专项宣传,提高对抚养人铁营养的认知水平,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士和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感知差异现状及与护理人员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关怀行为量表-24条目(CBI)对120对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量表的总平均得分(P<0.05)及感知人性存在(P<0.01)、尊重他人(P<0.05)两个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知识和技能(P>0.05)、正性沟通(P>0.05)两个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0.01,OR=0.201)、工龄(P<0.01,OR=5.261)与差异产生呈负相关,对医生的满意度(P<0.01,OR=7.801)、护士学历(P<0.01,OR=5.261)与差异产生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和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感知存在差异,且护士的工龄,学历,对工作、医生的满意度是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市2010—2014年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2010—2014年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大学生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3 938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近一年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知晓率较低。2010—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0.0%。单因素分析发现,男生、>25岁、来自省外的学生、在婚和2012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来自省外的学生更易发生性行为,2011—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2010年。首次性行为、近一年固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4.6%和47.3%。2010—2014年无HIV抗体阳性者,HCV抗体阳性率为0.05%,梅毒阳性率为0.03%。结论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同时,开展性健康教育应根据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特点来选择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盐城市小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现况,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及自编问卷对盐城市2362名小学生进行抑郁症状及其行为生活方式等情况调查。结果盐城市小学生的抑郁症状总体检出率为10.7%,其中男生12.0%,女生10.1%,男生高于女生。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睡眠质量差、不是每天吃早餐、课外学习时间≥2 h/d、每次电脑游戏≥2 h 以及不锻炼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1.34,2.04,4.05,1.65,1.90,1.45。结论合理安排小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增加体育锻炼、加强心理疏导以及避免沉溺电脑游戏是避免和预防小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该院一至四年级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班,被抽取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该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分P50为11分,非医学生和低年级医学生知晓程度较低。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基本知晓,但仍存在盲区,如有多数同学不知道滥用剃须刀有传播艾滋病的可能。参加过“青年同伴活动”的学生较未参加过的学生对艾滋病人有更正确的认知态度。结论:该人群对AIDS的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高AIDS的认知水平,对有效预防和控制AIDS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认知和行为现状,为高职院校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200名护生,采用自设的“高职护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护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知识总分75.20分±22.12分;行为总分63.00分±12.44分;护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职护理教育应明确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提高护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认知水平,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关行为的正向发展,使护生的专业能力与人格完善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