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49篇 |
完全免费 | 690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053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157篇 |
2016年 | 201篇 |
2015年 | 239篇 |
2014年 | 487篇 |
2013年 | 571篇 |
2012年 | 787篇 |
2011年 | 817篇 |
2010年 | 813篇 |
2009年 | 807篇 |
2008年 | 882篇 |
2007年 | 856篇 |
2006年 | 692篇 |
2005年 | 522篇 |
2004年 | 463篇 |
2003年 | 409篇 |
2002年 | 294篇 |
2001年 | 265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郑锡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3):131-134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至1998年底全球报告的艾滋病病人达200万例,估计HIV感染人数为3340万人,目前全球每天有16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泰国目前估计已有80万人感染HIV,而印度已达400~600万。亚洲已继北美、非洲之后成为全球HIV感染上升最迅速、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又无有效的疫苗及能治愈的药物,因此,给人们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02,自引:7,他引:95
Wang N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291-293
艾滋病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 ,在全球肆虐 ,截至 2 0 0 3年底已造成累积 6 90 0万人感染 ,2 30 0万人死亡。HIV/AIDS在 1985年传入我国 ,到2 0 0 3年底全国累积报告HIV感染者 6 2 195例 ,AIDS病例 874 2例 ,死亡 2 35 9例。据专家估计 ,目前我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约 84万 ,AIDS患者约 8万。在我国 ,HIV/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政府对此极为重视 ,我们公共卫生工作者责无旁贷 ,应积极承担起遏制HIV/AIDS进一步流行的重任。一、我国HIV/AIDS流行情况与趋…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95,自引:6,他引:89
评述与艾滋病相关的两种危险行为,即共用注射器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制定针对这两种行为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旨有呼呈更多的预防医学工作投入到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4.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21-322
在人类医学研究的历史中 ,有关行为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很早就开始了研究。早在 19世纪中期 ,当人类对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还没有认识的时候 ,巴斯德就发现 ,产妇发生产褥热与医生不洗手和接生器械在使用前未加热煮沸有关。行为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疾病 ,不论是传染性疾病 ,还是非传染性疾病 ,其发生和发展都与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入“口”这一关 ,很多消化道传染病都可以预防。如果上海的市民们在吃毛蚶时都煮熟了 ,也就不会出现 1983… 相似文献
5.
郑锡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6-6
至1999年底全球报告的艾滋病病人已达220万,估计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为3360万人。我国至1999年9月30日全国报告HIV感染者达15088例,其中包括477例艾滋病病人,估计1998年底全国HIV感染者达40万人。在我国已报告的15088例HIV感染者中,有10812例为经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对中国中部某县两个村18 ̄50岁村民进行HIV感染率调查,并进行定群研究。结果 1997年调查了963人,发现HIV抗体阳性者17例,HIV感染率为1.8%,其中有偿献血员88人,15例为HIV抗体阳性,HIV感染率为17.0%,显著高于非献血人群(0.2%)。1998年和2000年进行了随访,其中HIV抗体阴性人群668人,共随访1742人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 总被引:63,自引:7,他引:56
在进入新千年之际 ,艾滋病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问题。无论是从患病人群预期寿命的缩短、医疗保健系统负担的剧增、孤儿数量的不断增长这几个角度看 ,还是从它对经济文化发展造成的损失这个角度看 ,艾滋病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世界上一些地区的发展构成如此之大的威胁。即使在21世纪艾滋病也是人类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要面对的三大环球性威胁(艾滋病、饮用水短缺、耕地面积缩小)之一。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截至1998年初 ,全球累计约有300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 相似文献
8.
曲书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7-9
目的 更科学地监测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 从1995年起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长途卡车司机,以及孕产妇和供血员进行监测。结果 1995年首次监测的8个吸毒者监测哨点未发现HIV感染者,219个吸毒者监测哨点已有17个哨点发现了HIV感染者。在1995-1998年乌鲁木齐点HIV感染 相似文献
9.
我了解我国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以及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方法 1999年3月选择我国中部甘县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对18 ̄60岁的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血作HIV及HCV检测。结果 在730名农民中共检出22例HIV感染者,其中有偿献血员的感染率为9.1%,非献血员的感染率为0.6%;210名献血员有献血浆史者的HIV感染率(25.9%)高于无献血浆者(2.6%),每年 相似文献
10.
张经坤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4):234-236
艾滋病(AIDS)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也正面临着艾滋病的严重挑战。1985年我国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截止1998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2639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417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HIV感染者的报告。感染者中大部分是静脉注射吸毒者,也包括性乱人群和职业供血浆者;HIV感染者男女比为5∶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40岁);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约占75%,性传播、母婴传播均有,感染途径日趋多样化。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