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黑色素瘤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致敏的树突状细胞 (DC)瘤苗对黑色素瘤 (B16)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冻融抗原致敏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以不同的致敏DC浓度免疫小鼠 ,观察小鼠成瘤情况。结果 小鼠进行三次预防性注射免疫致敏DCs后接种 5× 10 5个 /只B16黑色素瘤细胞 ,对照组小鼠一周成瘤率 10 0 %、平均存活时间为 15d ,大剂量致敏DC免疫组、小剂量致敏DC免疫组观察 1个月未见肿瘤的生长 ,再次接种 5× 10 5个 /只B16细胞 ,大剂量致敏DC免疫组仍无肿瘤长出 ,小剂量致敏DC免疫组 7只中有 5只小鼠长出了肿瘤 ,从第二次接种肿瘤开始计算荷瘤小鼠生存时间 ,其平均生存时间延长至 3 5d。结论 肿瘤抗原致敏的DC对荷瘤小鼠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能对抗同种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医用敷料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甲壳素医用敷料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用甲壳素医用敷料生理盐水浸提液分别对大鼠经尾静脉和小鼠经口的急性毒性试验、家免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溶血试验及豚鼠皮肤致敏试验。发现甲壳素医用敷料生理盐水浸提液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小鼠经口灌胃试验剂量均为5ml·kg-1(相当于800cm2),在观测期内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家免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显示对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溶血试验提示平均溶血率为1.4%,对兔血细胞无溶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认为甲壳素医用敷料为一种安全的临床手术敷料替代品。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气传致敏性昆虫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西安地区气传致敏性昆虫种类,调查了西安地区气传昆虫动态。当地4~11月份均可捕捉到气传昆虫,5、6、7月份捕捉总数占全年的80%。全年71个捕虫日共捕捉气传昆虫11079只,属11目,79科、52种。气传优势昆虫为蚜、蚜茧蜂、隐翅甲、霜天蛾、首蓿尺蛾、棉蛉虫等。用这6种昆虫变应原提取液给100例哮喘患者做皮试,提示均系致敬性昆虫。 相似文献
5.
豚鼠皮肤致敏试验随机分组模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豚鼠致敏试验的随机分组方法。方法将豚鼠称重,依次编号,以体重升序排序,依体重顺序将豚鼠分成若干个区组。用Excel软件对每个区组豚鼠的体重产生1个随机数,各个区组以随机数升序排序,以随机数的顺序将每只豚鼠分入随机组中,并对体重均值作F检验。结果用Excel软件工具菜单中"录制宏"的功能,建立豚鼠致敏试验随机分组模板文件。应用快捷键,快速完成随机分组及F检验。结论用Excel中"录制宏"建立模板文件方法,可快捷地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6.
经口致敏食物过敏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口致敏食物过敏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适宜的评价指标。方法以卵清蛋白(OVA)作为致敏原,将16只3周龄Brown-Norway(BN)大鼠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OVA腹腔注射组)和实验组(OVA灌胃组),共灌胃9周。在第4、5、6、7、8、9周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皮肤过敏实验法(PCA)测定实验动物血清OVA特异性IgE(OVA-IgE)抗体滴度,以判断动物是否致敏成功,在第13周各组动物给予100mg/mlOVA1ml灌胃激发后测血清OVA-IgE滴度。结果ELISA结果显示在灌胃第6周时实验组动物OVA-IgE滴度水平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致敏率为60%(3/5);第7、第8周时OVA-IgE滴度水平略有下降,但是仍然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致敏率达到80%(4/5),OVA-IgE水平和致敏率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PCA结果在第6、7、8周均显示为阴性,而阳性对照组PCA显示为阳性。结论经口致敏可作为一种可行的建立食物过敏动物模型的方法,符合食物过敏发生的自然生理过程,建议适宜致敏时间为6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VA-IgE抗体水平较PCA法能更加灵敏地反映经口致敏模型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7.
空气污染与过敏症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研究表明,过敏症发病率增加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该文综述了空气污染和气传致敏原引发的过敏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空气中可能促使过敏症发病率增加的几种主要污染物(臭氧,二氧化氮和大气颗粒物)对过敏体质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效果,总结了空气污染物影响过敏症发病的几种可能机制,列举了影响过敏症发病的几种可能原因,对预防过敏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细菌内毒素暴露对儿童特应性致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居室内毒素含量对儿童特应性致敏的影响。[方法]向安庆、淮南地区2986名8或12岁在学儿童父母发放哮喘标准调查表,动态浊度法检测儿童床铺尘内毒素含量,RAST-FEIA(放射性变应原荧光酶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其血清中特异性IgE(sIgE)含量。[结果]最终具有完整资料为904人,居室内内毒素含量与特应性致敏呈负相关(OR=0.65,P﹤0.05)。[结论]居室内毒素的高水平暴露可能是预防儿童特应性致敏产生的重要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溴氰菊酯原药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国产溴氰菊酯原药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按GB1 5 6 70 - 1 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二阶段毒性测试。结果 :溴氰菊酯原药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LD50 分别为 2 3.31mg/kg .bw和 2 7.1mg/kg .bw ,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 均为 5 8.4mg/kg.bw。雌雄大鼠急性吸入LC50 分别为 794mg/m3和92 6mg/m3。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 均大于 2 1 5 0mg/kg.bw。急性皮肤及眼刺激试验均属无刺激性。皮肤致敏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试验、微核试验及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下观察到溴氰菊酯原药对小鼠的毒性明显高于大鼠 相似文献
10.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移植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高致敏受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莱姆德细胞板通过补体依赖微量淋巴毒性试验检测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应用单抗干板进行供受者HLA-I类抗原分型;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Micro-SSP)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对14例高致敏肾移植受者采用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选择供者,观察其供受者相配情况及移植效果。结果:按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供受者HLA CREGs DR0,1和2错配(MM)分别为4例(28%)、6例(44%)、4例(28%),无3-6错配;而按传统的HLA-A,B,DR抗原配型原则,其0,1,2,3和4MM,分别为1例(7%)、3例(21%)、5例(36%)和5例(36%),无4-6MM者,其中0-1错配仅有4例。肾移植术后仅有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OKT3治疗逆转,所有受者术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良好的HLA CREGs配型,可以显著提高供受者相配率,对减少致敏受者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