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68篇 |
完全免费 | 275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564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48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288篇 |
2016年 | 279篇 |
2015年 | 327篇 |
2014年 | 884篇 |
2013年 | 914篇 |
2012年 | 1265篇 |
2011年 | 1111篇 |
2010年 | 1223篇 |
2009年 | 1136篇 |
2008年 | 1236篇 |
2007年 | 1104篇 |
2006年 | 926篇 |
2005年 | 714篇 |
2004年 | 654篇 |
2003年 | 449篇 |
2002年 | 369篇 |
2001年 | 308篇 |
2000年 | 261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208篇 |
1997年 | 251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85篇 |
1994年 | 163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镉的毒性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4
刘杰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8,16(1):2-4
镉的毒性和毒理学研究进展刘杰镉(Cadmium)是一种重金属,它与氧、氯、硫等元素形成无机化合物分布于自然界中。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镉对肾、肺、肝、睾丸、脑、骨骼及血液系统均可产生毒性,被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ATS...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襄垣县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4
目的 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对山西省襄垣县1997名35-45岁巳婚妇女自己采集的阴道细胞和医生采集的宫颈细胞,检测13种高危型HPV脱氧核糖核酸(DNA)。采用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用卡帕(kappa)系数衡量两种标本HPV检测的符合度。结果 该人群的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20.8%。HPV 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X^2=444.04,P=0.000)。两年龄组(35-39岁和40-45岁)妇女的宫颈HPV DNA检出率几乎一样(20.9%:20.6%,X^2=0.03,P=0.8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及癌症(≥CINⅡ)和低度病变(CIN I)的发生高度相关(OR=254.2和OR=26.4),归因危险非分比(ARP)分别为98.1和83.6%。自我取样HPV检测的灵敏度低于医生取样HPV检测(84%:98%,X^2=5.92,p=0.015),特异度差异无显著性(86%:85%,X^2=0.00,P=0.997),但两种标本HPV检测的符合度较好(kappa=0.74)。结论 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CIN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巳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自我取样HPV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3.
肿瘤营养学的兴起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7,自引:10,他引:57
0 引言 肿瘤营养学(nutritional oncology)是应用营养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肿瘤的预防及治疗的一门新学科.恶性肿瘤发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已是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虽然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肿瘤治疗的效果仍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肿瘤病人的综合治疗仍有待进一步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5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疾病的总称。 相似文献
5.
肝癌高发区不同饮用水类型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调查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58
为了解肝脏促癌剂微囊藻毒素(MC)在肝癌高发区饮用水中的污染情况,于1992至1993年对江苏海门居民饮用水中藻类及其产生的MC进行了检测,经鉴定在海门沟河水中颤藻是目前已被证明能产生MC的最常见的藻属;在65个水样中有2份经高效液相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确定含有MC。进一步于1994年7月在江苏海门采集不同饮用水源共989份,采用高敏感度酶联免疫方法测定MC含量。结果在沟塘水、河水、浅井水和深井水中MC的阳性率(>50pg/ml)分别为17.3%,31.9%,4.3%,0.0%;阳性样本中MC平均含量分别为101,160,68,0。在沟塘水和河水中MC的阳性率和阳性样本中的平均含量均显著大于浅井水和深井水,提示应对饮用水中MC与肝癌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枸杞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目的 : 研究枸杞多糖 LBP-X的抗肿瘤效果及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 采用小鼠 S1 80 实体瘤模型观察 LBP-X的体内抑瘤作用 ,并进行了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 : LBP-X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且可显著提高荷瘤鼠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细胞抗体形成、淋巴细胞转化反应、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杀伤功能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值。结论 : LBP-X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是其抑制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海参的营养成分及海参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海参为海味珍品 ,可与人参媲美。我国古代文献《随息居饮食谱》、《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等都对海参的保健功能及药用价值有所记载。全世界有海参 1 1 0 0余种 ,有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 ,多数海参栖息于温带或亚热带的波静水流稳、海藻茂密的岩礁或珊瑚礁海域。由于这些海参的生活环境不同、所食物质各异 ,所以其营养物质的多少存在差异 ,本研究分析不同海域三种海参的营养成分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参提供科学根据。1 材 料 与 方 法1 .1 材料 红参 ( H olothuria.sp)取于美国红参干粉 ;海茄子 ( Cucumaria cucumaria)取…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43,自引:15,他引:28
目的 调查肿瘤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现状,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24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培养结果,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246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6.9%),泌尿道次之(21.4%),246例患者标本共培养出真菌246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第1位(58.1%),热带假丝酵母菌占第2位(24.8%)。结论 本组病例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的病因与原发肿瘤疾病、年龄、手术及放射疗法、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代谢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肺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烹调油烟等致病因子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tudy of 1:1 matched case-control for eighty-three cases of primary lung squamo-carcinoma and seventy-one cases of primary lung adenocarcinoma from urban districts of Nanjing. The result of condition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oking oil fume is a common risk factor for lung squamo-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Its relative risk and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 are 3.8138, 3.4466 and 51.56%, 60.99% respectively. Besides, smoking, family history of tumors, fuel types and keeping warm by coal stove in winter are selected as risk factors for lung squamo-carcinoma, while history of chronic bronchitis and family history of tumors are screened as risk factors for lung adenocarcinoma. Summary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for all five factors of lung squamo-carcinoma and all three factors of lung adenocarcinoma are 99.47% and 76.6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
林州食管癌发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林州居民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特征。方法 在全市1995、1996两年新发生的食管癌病人中,选取352例现症病人;另选取同性别、同年龄(上下不超过3岁)的邻居为对照,进行1:1配对,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入户问卷调查,资料编码量化后录入微机,应用SAS软件,计算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比值比,对相对危险进行估计。结果 显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住地周围环境污染,室内油烟污染,体质指数低,常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