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城乡医保一体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保险按参保类别的不同,分为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商业医保,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这种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给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国民待遇带来不公平性。建立城乡医保一体化管理,有利于体现医保的公平性,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医保需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镇职工医保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十分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利益格局的调整,笔者就医保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县级医院城镇职工医保住院统筹支付费用逐年增长的压力,为深入剖析其中不断上涨的原因,对不同类型常见单病种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并分析三种不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下,相同疾病和治疗方式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种医保的住院费用、次均费用、次均药品、次均"三费"等均存在差异.建议医院应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就医、降低住院率,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并结合按病种付费管理,降低次均费用,建立临床科室医保员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医保管理考核办法,从而减轻城镇职工住院统筹支付超支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医护人员不断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水平。而笔者感到,其实更关键的是让医疗回归公益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对医疗回归公益性很有助力。首先,政府拨款占医院支出比重较低,医院要生存发展就难以避免趋利性。因此,应逐步增加政府对医院的卫生经费投入。其次,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逐步提高医疗费报销水平,特别要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救济力度。第三,政府应通过出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本院职工医保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应对策略。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本院2013年7月22日住院状态的93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院职工医保住院精神病患者占多数,为41.9%;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为主(92.5%);入院前曾多次住院治疗;目前病程长、年龄大、多伴有躯体疾病、需要多种精神病药物及改善躯体疾病的药物联合治疗、呈衰退状态而无自伤、伤人及有自伤、伤人危险的患者居多。结论:职工医保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应对照精神卫生法,加强医患沟通,更新理念,回归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沛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新农合与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三项制度的覆盖人群和补偿兑付等方面,出现了重复参加、重复享受等一系列新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背离了医疗保障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已建立覆盖12.8亿人口的医疗保险网,医保核减作为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监管手段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该文就某市城镇职工住院医保核减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造成医保核减原因及其对医疗行为影响,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