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完全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76篇 |
出版年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邻苯二甲酸酐哮喘大鼠模型的制备及实验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研究苯酐哮喘的发病机制,建立苯酐哮喘大鼠模型并观察其体内抗原特异性IgG和IgE的变化。方法苯酐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后描记呼吸曲线以监测气道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被动皮肤致敏试验检测抗原特异性IgG和IgE。结果苯酐可引起大鼠气道高反应性和体内抗原特异性IgG和IgE水平升高。结论苯酐哮喘属半抗原致敏变应性哮喘。该实验所建模型可用于苯酐哮喘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职业性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在抗原刺激下释放白三烯C4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放免法对9例职业性哮喘病人血浆白三烯C4(LTC4)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在特异抗原作用下产生LTC4进行测定,并与1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哮喘缓解期患者血浆LTC4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9例患者中有6例的外周血白细胞在加抗原作用下释放LTC4明显增加,释放指数(RI)最高者达620%,与病人临床表现和其他指标基本吻合。10例正常对照未测出LTC4释放。 相似文献
3.
职业性哮喘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3例可疑与职业有关的哮喘住院病例,进行了职业史、病史、物理检查,结合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A-BPT)、变应原皮试(ST)、特异性IgE(S-IgE)及特异性IgG4(S-IgG4)等项检查。结果表明:A-BPT阳性率67.4%,阳性组的ST、S-IgE、S-IgG4阳性率分别为53.0%,54.5%和59.0%,明显高于激发阴性组。ST、S-lgE、S-IgG4与A-BPT的符合率分别为71.0%,69.4%及73.9%,S-IgE与S-lgG4符合率为78.3%。以上指标在评价职业病因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几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则能极大地提高病因诊断的正确性与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职业病诊断实践中某些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实施3年,我们在职业病诊断实践中,在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文件时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5.
甲苯二异氰酸酯致职业性哮喘随访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致敏作用早已被人们重视 ,但致人体出现对多种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及心肺功能受损的病例少见 ,现将收治的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40岁 ,病历号 10 32 7,制漆工 ,工龄 10年。既往身体健康 ,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 1997年9月 18日首次实验性生产聚氨酯树脂新产品时 ,由于故障 ,排放的生产原料中含有大量的TDI,此时吸入TDI历时约 2h ,患者仅戴湿口罩防护。工作结束时出现呛咳 ,呼吸道烧灼感。下班后上述症状加重 ,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促等症状 ,到… 相似文献
6.
顺铂致职业性哮喘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一例护士因接触化疗药物顺铂,导致职业性哮喘。分析明确了顺铂为致敏原,并探讨了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邻苯二甲酸酐哮喘动物模型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份邻苯二甲酸酐(PA)致敏豚鼠血清进行被动皮肤过敏(PCA)试验及PCA抑制试验,证实血清中存在PA特异性IgE及IgG型抗体。通过宫内被动致敏观察也可证实胎鼠体内存在PA特异性抗体。这种PA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与PA嘟喘的生成机制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9.
10.
二异氰酸甲苯酯作业工人血清IgE抗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广泛用于纤维、泡沫塑料及橡胶的合成等工业,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职业性哮喘。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我们对TDI作业工人、TDI哮喘组患者与不接触TDI的健康人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