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分析了我国新形势下职业健康监护的现状。分别从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政府部门着手探讨目前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分析广州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职业病发病的特点。方法对1993至2002年全市劳动卫生工作情况汇总资料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状况的回顾性研究。职业健康监护体检资料按时间顺序每5年分一组,共分两组,即1993至1997年为第1组,1998至2002年为第2组。结果10年职业健康监护体检年平均受检率均在75%以上。第2组噪声听力损伤、观察对象、物理因素重点监护人员和粉尘、化学因素禁忌证人员明显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新发慢性职业病共91例,第2组181例,两组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化学中毒和噪声听力损伤的发病率上升明显,两组尘肺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年共发生各类职业病581例,其中急性中毒309例,占53.18%,慢性职业病272例,占46.82%;慢性职业病中尘肺占16.70%,铅和苯化学中毒占16.87%。随着时间的推移,尘肺、化学因素中毒和总职业病患者发病工龄趋于年轻化,发病工龄也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广州市初步建立了一个较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体检中检出的噪声职业性重点监护和粉尘、化学因素禁忌证人员明显上升;职业病发病明显上升,以急性职业中毒和尘肺、铅和苯中毒为主;慢性职业病患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工龄缩短。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从无到有,走过了五十多个春秋。改革开放以后,职业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一些配套的法规、规章、标准也相继发布,我国职业病防治制度基本形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法规,对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造船、集装箱制造、箱包制鞋等行业,以问卷方式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情况,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接触现况、职业健康监护以及职业病发病情况,并与本市户籍劳动者的上述情况进行比较。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本市户籍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率明显低于本市户籍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岗前体检比例相对较高,在岗体检较少;接触化学因素的体检比例较高,接触粉尘的体检比例最低。外来务工人员急性中毒和尘肺发病数超过本市劳动者,其发病工龄明显小于本市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费用为自费的比例较高,医疗费用报销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工人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的雇主(用人单位)的义务,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积极推进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流动工人与正式职工职业病知识和健康监护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工人不断增加,他们的流动性、不稳定性,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增加了他们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可能。为了解流动工人与正式职工的职业病知识认知水平和职业健康监护情况,我们对6家用人单位的流动工人与正式职工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的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工作场所相关的危害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职业健康与安全逐渐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湖州市职业健康监护现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总结湖州市健康监护档案信息,了解该地区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确定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重点。方法 收集2003年本地区有害作业人群的体检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建材、化工、蓄电池生产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表现为血液、呼吸系统受损。在职业病的发生方面,尘肺病和职业中毒的发病率较高。结论 湖州市职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监护及个人防护措施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与死亡相关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广州市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结果与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1989~1992年广州市实施职业健康监护(OHS)系统中建立的399家工厂中≥35岁的78785名职工的个体健康档案为基础资料,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随访至1998年12月31日,了解队列中职工的生存状态和死亡情况,并进行χ^2检验和Cox模型分析。结果 (1)队列中78785名职工随访8年,共627635人年(男性389240人年),总死亡人数为1525人,总死亡率为240.0/10万人年(男330.4/10万人年、女100.3/10万人年)。(2)队列中男女职工有职业接触史者分别为46.1%和34.4%,建档时有吸烟史男女职工分别占70.3%和1.5%。(3)无论男性或女性,总死亡率与OHS评价结果均有明显相关,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职业接 相似文献
10.
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各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工作效率,同时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实时了解本区域职业卫生的现状和趋势.方法 通过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以及建立省级的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数据中心和动态监测平台,收集汇总全省范围职业健康监护及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系统建成后,可跟踪查询劳动者多年的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和职业健康档案,可分析统计全省范围的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帮助我们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结论 系统具有很好的先进性和社会效益,可以为政府部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