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09篇 |
免费 | 5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43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245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641篇 |
内科学 | 1447篇 |
皮肤病学 | 55篇 |
神经病学 | 106篇 |
特种医学 | 132篇 |
外科学 | 258篇 |
综合类 | 3159篇 |
预防医学 | 696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67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37篇 |
肿瘤学 | 4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200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352篇 |
2015年 | 462篇 |
2014年 | 932篇 |
2013年 | 1139篇 |
2012年 | 1478篇 |
2011年 | 1567篇 |
2010年 | 1397篇 |
2009年 | 1337篇 |
2008年 | 1659篇 |
2007年 | 1205篇 |
2006年 | 904篇 |
2005年 | 442篇 |
2004年 | 477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34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北京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5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各类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并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15年,北京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4 054例,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报告发病率在13.82/105-30.63/105之间,其中乙肝和丙肝年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居同年度各类病毒性肝炎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病毒性肝炎以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为主,共计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7.71%.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结论 乙肝和丙肝是目前北京市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和行业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干预工作,以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颅内高压是儿科较常见的急危重症,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能动态评估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计算脑灌注压,指导临床治疗.ICP监测有其局限性,不能及时反映大脑微血管功能障碍和细胞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在ICP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多模态监测(multimodality monitoring).ICP监测和多模态监测的信息整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2015年流感病原学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房山区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集房山区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1 339份,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核酸及亚型,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血凝实验(HA)检测.结果 2014年1月6日-2015年12月28日,共采集1 339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核酸阳性数为215例(阳性率为16.06%),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32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107株,乙型流感病毒76株.病毒分离阳性数为148例(阳性分离率为11.05%).本年度第2-6周和第48-52周流感阳性率较高,且第2-6周以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第48-52周以甲型H3N2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房山区2014-2015年流感高发季节为第2-6周和第48-52周,上半年致病病原体以甲型HIN1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下半年以H3N2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性别之间各亚型流感病毒的阳性率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05-2016年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柳州市2005-2016年共报告3种蚊媒传染病149例,年均发病率0.35/10万,其中乙型脑炎72例(死亡3例),疟疾74例,登革热3例(输入性病例);三江县年均发病率最高,为1.29/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73.15%(109/149);平均发病年龄35.93岁,男女比为7.22:1.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10岁以下年龄组,以本地病例为主;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20~50岁组,输入性病例为主(39例).结论 柳州市蚊媒传染病以儿童乙型脑炎和输入性疟疾病例为主,今后应加强病例监测和媒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中监测的2009至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导出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9-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总的发生率为15.12‰,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114.23,P<0.001),其中产前确诊占10.39%,产后确诊占89.02%.6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外耳其他畸形、唇裂合并腭裂.男婴和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57.914,P<0.001),不同户籍类型的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x2=8.518,P=0.014).开展免费筛查和诊断前后引产孕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7,P<0.001).结论 龙岗区近几年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多,尤其以先天性心脏病增长比例最高,因此应制定一、二级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婚前、孕前保健,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特征,为开展相关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4—2016年0~14岁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病例进行分析.年龄分布按照新生儿(<1岁)、婴幼儿(1~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学龄期儿童(7~14岁)进行划分.结果 2014—2016年,某院急诊伤害就诊的0~14岁儿童中,烧烫伤占62.49%(3800/6081).其中,春夏季(2023例)高于秋冬季病例数(1777例);男童2245例,占59.1%;婴幼儿2539例,占66.82%;家庭是烧烫伤主要发生地点,占97.10%.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在家庭以外地方烧烫伤的比例增加(线性趋势χ2=87.25,P<0.01).致伤物以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热水和食物为主,占97.13%.随着年龄增加,接触火焰、化学物品或电等导致烧烫伤的比例增加(线性趋势χ2=18.90,P<0.01).19.26%为中重度烧烫伤,年龄组越小,发生中重度烧烫伤的比例越高(线性趋势χ2=18.63,P<0.01).83.08%的病例经过急诊治疗后回家,年龄组越小,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的比例越高(线性趋势χ2=33.01,P<0.01).结论 0~14岁儿童中烧烫伤伤害多发于春夏季、男童、婴幼儿,发生地点以家庭为主.致伤物以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热水和食物为主;年龄组越小发生中重度烧伤或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的比例越高.建议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烧烫伤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降低儿童烧烫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曲靖市2011-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提高监测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全市连续6年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评价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结果 全市2011-2016年报告AEFI 844例,其中一般反应占87.20%,异常反应占10.78%,偶合占2.01%;居前3位的疫苗是百白破、含麻疹成分疫苗、流脑疫苗;临床损害排前3位的是发热、红肿硬结、皮疹;一般反应以红肿、发热为主,异常反应以皮疹为主.监测指标年平均为48h及时报告率88.74%、48h及时调查率94.44%、调查表及时报告率年均73.15%、病例分类率100%,县覆盖率逐年提高至100%并保持2年,6年均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病例报告.结论 全市AEFI网络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敏感性、监测质量逐年提高,但调查表及时报告率低,监测系统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三亚市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三亚市2013年11月-2015年12月确诊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经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等6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 276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培养阳性252例,经菌型鉴定249株(初治216例,复治33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耐药51株,总耐药率为20.48%,初治及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分别为18.06%、36.36%;耐多药14株,耐多药率为5.62%,初治及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4.63%、12.12%.单耐药29例,单耐药率为11.65%,多耐药8例,多耐药率为3.21%;任何耐药顺位是S(11.24%)、H(10.04%)、R(7.63%)、Ofx(5.22%)、E(0%)、Km(0%);初、复治患者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亚市结核病耐药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以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惠州市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的漏报情况,为今后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两个监测县(区)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居委会),抽中村(居委会)的所有家庭均为被调查家庭,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家庭的所有成员.本次调查覆盖人口为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的监测县(区)(共6个镇街18个村/居委)户藉人口死亡情况,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网络报告数进行比较.结果 两个监测县(区)(共6个镇街18个村/居委)户藉死亡人数共1 847人,漏报人数为170人,漏报率为9.20%.漏报率在城乡之间、不同性别和不同原因(疾病和伤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死亡地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死亡漏报的情况.结论惠州市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的总体漏报率较低,但仍应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健全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制度,减少在家中死亡人员的漏报,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群体中的表达作用与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33例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另取同期33例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阳性组20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阴性组13例)。分别对比三组受检者的TLR4 mRNA含量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用Spearman法作TLR4 mRNA与CRP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TLR4 mRNA表达为(1.83±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新生儿TLR4 mRNA表达为(1.74±0.25),明显低于阴性组的(1.9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和阴性组CRP水平分别为(53.42±23.11) mg/L及(46.87±18.56) 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9±1.9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 mRNA含量与CP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00)。结论临床中通过监测TLR4有利于早期诊断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特别是在诊断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的败血症中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