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4篇 |
完全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52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淮北矿区煤矿工尘肺发病及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煤矿工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晋期年限、尘肺合并结核状况及影响尘肺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淮北矿区40年来确诊的4421例尘肺患者(死亡1011例、现患3410例)的基本状况及发病、晋期、合并肺结核、死亡原因等资料建立数据库,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案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淮北矿区40年来,Ⅰ期尘肺患者平均接尘时间为(22.40±2.08)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7.31±2.96)岁。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2780例)最多,占62.9%;矽肺(1590例)居第二位,占36.0%。(2)尘肺平均晋期年限Ⅰ期→Ⅱ期8.02年;Ⅱ期→Ⅲ期8.65年。(3)尘肺合并结核703例,占尘肺总例数的15.9%(703/4421)。尘肺结核的病死率(44.4%)远较单纯尘肺的(18.8%)为高。(4)尘肺前三位死因分别是肺结核、肺癌、肺心病。结论 随作业条件的改善,尘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逐年增高、发病工龄逐年延长。尘肺并发症严重影响尘肺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煤工尘肺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煤工尘肺与肺癌的关系尚无统一意见,国内文献也不多,作者对徐州矿务局煤工尘肺合并肺癌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一、材料与方法徐州矿务局有110年开采史,现年产烟煤1300万吨,接尘作业人员37644人。自50年代至今确诊煤工尘肺累计2451例。从该局尘... 相似文献
3.
煤矿职工工伤事故发生时间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煤矿工伤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以便采取相应预防对策。方法:选择平顶山矿务局有代表性的三个矿,对10年间(1987.1 ̄1996.12.31)的全部工伤职工作回顾性调查,以年份,季节,月份,班次和24h制时间为指标,分析其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接触煤尘工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抽取某煤矿井下接尘工人597名,以问卷形式调查了接尘工人一般情况,用SF-36量表对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经单因素统计分析,年龄、接尘工龄、日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制度、经济水平、文化程度、饮酒情况、呼吸系统症状、福利水平、生活中所遇重大事件、人际关系及工作危险等11种因素与生命质量的各维度或大多数维度有关系。进一步作多元协方差分析发现,影响接尘工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呼吸道症状、接尘工龄、生活中所遇重大事件及福利情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煤矿工人肺功能损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用协方差、Mante-Haenszel和Logistic方法对煤矿工人肺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煤矿工人肺功能损害的敏感而稳定的指标有FEV1、FEV1%,MTT和RV%,煤矿工人肺功能损害以阻塞型为主,功能残气增加为其明显特点,混合型次之,限制型最少,肺功能损害概率随单纯性煤工尘肺期别的增加而增大,影响煤矿工人肺功能损害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接尘工龄、吸烟指数和接尘工龄与吸烟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山西汉族煤工尘肺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90年代以来国外已开始研究遗传因素在尘肺发病中的作用[1]。我们从在抗原呈递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免疫反应的HLAⅡ类基因特别是DRB着手,通过观察煤工尘肺患者与可比条件下的正常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试图找出与煤工尘肺有关联的HLAD... 相似文献
7.
小煤矿456例煤工尘肺发病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小煤矿煤工尘肺的发病、预后特点。方法:用小煤矿456例煤工尘肺与条件较好的大型煤矿5479例煤工尘肺对照,结果:小煤矿I期煤工尘肺发病工龄较对照组短6.88年,晋期年限短1.27年,晋期率高2.39%,小煤矿患病率高,70年代后接尘工人诊断为煤工尘肺的仍占25.44%,死亡原因多为尘肺引起的呼吸衰竭,肺结核,恶性肿瘤及其他肺部疾患,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关闭小煤矿,禁卡开采;对确有开采价值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关闭的,应加强法制管理搞好综合防尘,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控制尘肺病的发生;尘肺患者要及时脱离粉尘,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8.
沈阳煤矿井下氡水平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沈阳煤矿井下氡水平测试与评价徐金山孟文斌张彬刘宝纯韩寿岭(沈阳矿务局卫生处,沈阳110122)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93年报告指出,全世界大约有47×106井下矿工,其中84%从事煤矿开采[1]。因此煤矿井下...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白家庄煤矿氡及其子体浓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白家庄煤矿是太原市1934年建矿的老矿区,环境条件差,老工人多,为了解该矿居民区和矿井下的氡及其子体浓度水平,研究煤矿工人肺癌的发病情况,探讨氡与肺癌的相关性,提供保护矿工健康的科学依据。我们对该矿居民区及矿井下氡浓度水平进行了监测,同时对矿区居民及井下矿工所受的剂量做了评价。一、监测内容与方法氡浓度测量采用闪烁法,闪烁法测氡仪为国产FJ-2702型,经实验室标准镭源刻度符合线性,相关系数r=0.9994,刻度系数k值为23.4Bq/m~3·pm。仪器探测效率为83%,本底为0.04cpm。与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ZYW-8501型测氡仪比对,误差为 相似文献
10.
煤矿工尘肺发病分布与动态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和探讨我国1960~1996年煤矿工尘肺发病的分布特点与动态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Cox回归、寿命表和Gehan比分检验等分析方法,分析煤矿工尘肺发病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控制危险因素条件下煤矿工工龄别尘肺累积患病率的分布与差异。结果 入矿年代和工种是影响煤矿工尘肺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P<0.01),纯掘工种尘肺患者和纯采工种尘肺患者的入矿年代分别主要分布于1960~1969年(85.5%)和1965~1974年(69.8%);纯掘工种1969年以前入矿矿工的各工龄段工龄别尘肺累积患病率为0.00%~95.53%,明显高于该工种1970年以后入矿的矿工(0.00%~5.77%)和纯采工种1969年以前入矿的矿工(0.00%~62.10%),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纯采工种1965~1974年入矿矿工的各工龄段工龄别尘肺累积患病率为0.00%~14.95%,明显高于1975年以后入矿矿工的0.00%~3.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纯掘工种与纯采工种各工龄段的工龄别尘肺患病率之间,自1970年入矿年代以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煤矿纯掘与纯采工种尘肺累积患病率随入矿年代的后移呈逐渐下降趋势,纯采工种的逐期下降幅度较纯掘低。煤矿工尘肺新发病例数近期内仍将处于较高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