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6篇 |
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53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0篇 |
内科学 | 242篇 |
皮肤病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758篇 |
预防医学 | 2574篇 |
药学 | 185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78篇 |
2020年 | 227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189篇 |
2014年 | 363篇 |
2013年 | 386篇 |
2012年 | 447篇 |
2011年 | 419篇 |
2010年 | 275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掌握河北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河北省2011年4月至2017年3月流感及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ILI标本77 008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 699份,阳性率3.50%.对2 699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一步分析显示:全省11个地市均有该病例检出,男女比例为1.09: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检出率最高的是25~59岁组,最低0~4岁组.2011年11月至2017年3月共出现4次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呈单峰性.各年度均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检出,甲型H1N1流感分别是2012-2013、2013-2014和2016-2017年度的优势病原.结论河北省甲型N1N1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流行,近年来感染以5~14岁年龄组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海淀区流感防控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63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报告数据和2011年9月-2015年8月一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医院病原学监测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海淀区63家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49 228815例,其中ILI 362 410例(占0.74%).5年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ILI%)不同(x2=1 103.798,P<0.05).2011-2015年各年龄组中的ILI构成情况每年与其他年份比较均不相同(P <0.005).2011年9月-2015年8月四个流感病原学监测季,共采集ILI咽拭子样本4 183件,检出阳性标本766件,总阳性率为18.31%.2013-2014年监测季与2014-2015年监测季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同(x2 =6.955,P=0.008),2011-2015年各个监测季中流感病毒型别的构成情况均不相同(P<0.05),周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周ILI数和周ILI%均呈正相关(r=0.579,P<0.05;r=0.602,P<0.05).结论 海淀区流感流行特征有一定规律,每年第50周(12月)至第二年第16周(4月)为季节性流感的发病高峰.2014-2015年流感流行较往年相比更为活跃,优势毒株为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各年度流感优势毒株型别均不相同,具有当年度中此消彼长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北京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5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各类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并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15年,北京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4 054例,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报告发病率在13.82/105-30.63/105之间,其中乙肝和丙肝年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居同年度各类病毒性肝炎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病毒性肝炎以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为主,共计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7.71%.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结论 乙肝和丙肝是目前北京市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和行业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干预工作,以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庆市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乙脑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乙脑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612例患儿,男女比例约2.3∶1.0,年龄小于3岁287例,3~6岁182例,>6~10岁85例,>10~15岁58例,7-9月发病例数分别为91、452和69例.发病具有高度散发性,农村高于城市.乙脑普通型403例(65.85%);重型131例(21.41%);极重型78例(12.75%).血清与脑脊液乙脑抗体IgM阳性率分别为48.52%和81.73%.临床表现中发热612例(100.00%)、意识障碍537例(87.75%)、抽搐482例(78.76%)、呕吐328例(53.59%)及头痛215例(35.13%).≥8月龄的591例乙脑病例中,全程接种乙脑疫苗占9.31%,未全程接种乙脑疫苗占15.23%,未接种乙脑疫苗及接种不详占72.88%.出院时67.29%患儿耒遗留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28例患儿死亡.结论 重庆市乙脑流行季节常见于7、8月,以6岁以下儿童及普通型为主.脑脊液乙脑抗体IgM阳性率高于血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北省2010-2015年重症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点及时空聚集性.方法 收集河北省2010-2015年HFMD监测数据,描述重症HFMD流行病学特征,应用GeoDa l.8.10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TM9.4.2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ArcGIS 10.2软件绘制专题地图进行结果可视化展示.结果 河北省2010-2015年共报告重症HFMD病例3641例,平均重症率0.85/105,其中2010年重症率最高(2.49/105),疫情波动呈“大小年”现象,5-7月发病高峰,季节分布明显,总体呈下降趋势.专题地图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各县区HFMD重症率差异较大,地区聚集性明显(Moran’sI>0,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值聚集区随时间变化较大,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时空扫描分析确证,河北省南部邢台地区(隆尧县为中心,方圆60.96公里,20个区县)为最大可能聚集区(RR=38.08,LLR=1267.00,P<0.001);次级高发聚集区集中在省会石家庄西北部(14个县区,RR=12.35)、沧州(16个,RR=11.35)、廊坊(8个,RR=44.04)和承德(17个,RR=10.32)等地区,其发病风险RR均在10以上,聚集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2年5-8月.2013-2015年重症数下降明显,唐山、邯郸、张家口和保定的大部分地区为低发聚集区(RR<1).另对220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构成分析显示,河北省重症HFMD病例仍以EV71(79.70%)感染为主.结论 河北省2010-2015年重症HFMD报告发病率存在时空聚集性,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的中南部地区,但总体疫情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舟山市某医院5岁以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患儿的流行特点及住院时间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舟山某医院儿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352例5岁以下SARI病例的鼻咽部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收集患儿的既往病史及临床特征等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住院时间的因素.结果 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0% (352/352)、咳嗽67.05% (236/352)、咽红44.03% (155/352)和气促22.73% (80/352);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8.20%(29例),且以甲型为主;纳入研究的SARI患儿中位住院天数为7(5,8)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ARI患儿住院时间>7 d与咳嗽(OR=2.443,95%CI:1.323~4.513)、胸片异常(0R=1.395,95%CI:1.125~1.730)和有并发症(OR=3.806,95%CI:1.249~11.595)相关.结论 舟山地区5岁以下SARI住院患儿流感病毒检出率较高,且以甲型为主,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与咳嗽症状、胸片异常和有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05-2016年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柳州市2005-2016年共报告3种蚊媒传染病149例,年均发病率0.35/10万,其中乙型脑炎72例(死亡3例),疟疾74例,登革热3例(输入性病例);三江县年均发病率最高,为1.29/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73.15%(109/149);平均发病年龄35.93岁,男女比为7.22:1.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10岁以下年龄组,以本地病例为主;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20~50岁组,输入性病例为主(39例).结论 柳州市蚊媒传染病以儿童乙型脑炎和输入性疟疾病例为主,今后应加强病例监测和媒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绵竹市2007~2016年水痘的流行特征及其流行病学规律,为预测与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绵竹市"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2007~2016年水痘发病患者资料,描述绵竹市水痘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并运用GM(1,1)季节指数模型预测2017年的发病数量.结果 2007~2016年共报告2183例水痘患者,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5.7/10万.10年间整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呈明显季节性,每年5~7月、11月~次年1月为水痘高发季节.15岁患者占总报告人数的73.8%,其中,又以3~7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8.9%,其次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27.0%和10.4%.预测2017年水痘发病数量较2016年有所增加,4个季度分别为34、63、40、86人.结论 绵竹市水痘发病呈现春末夏初和冬季两个高峰,3~7岁儿童为高危人群,2017年水痘病例可能会有少量增加,加强水痘监测和学校卫生监测工作仍然是预防水痘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和整理2011-2015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武汉市2011-201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9起,一般级别(Ⅳ级)17起,占43.59%;未分级22起,占56.41%,无较大(Ⅲ级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类别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92.31%.10-12月与5-7月是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高峰期,分别占5年间报告事件总数的41.02%和38.46%.64.10%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其中小学占41.03%,托幼机构占15.38%.结论 学校传染病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高峰期在校学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朱泾社区2016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特征,为更好的开展社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7、SPSS 17.0等数据统计软件对2016年上海市朱泾社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年上海市朱泾社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5起,其中5—6月发生15起,占60.00%,共报告病例70例,男性39例,女性31例,男女性别比为1.26:1,以3~5岁幼儿发病居多,占病例总数的87.14%,发生在托幼机构共20起,占80.00%.疫情规模以2例/起为主,共18起,占72.00%.发生重症病例1例,占总发病数的1.43%,无死亡病例.病原学以EV71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社区手足口病防控体系,6岁以下儿童及托幼机构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