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篇 |
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4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68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96篇 |
预防医学 | 171篇 |
药学 | 21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近5年辽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下一步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76例HFRS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展.结果 收治的HFRS患者发病以秋冬季最高,占38.76%,夏季偏少仅占13.04%,其余时间则呈散发,平均发病年龄(44.01±13.71)岁,男性占76.81%,临床分型中型最多为54.71%,重型、危重型分别占30.79%和9.05%,部分患者存在多脏器损伤及继发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死亡8例占2.89%,死亡原因分别为消化道大出血2例,顽固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肺水肿1例,呼吸衰竭3例.结论 辽宁地区秋冬季为HFRS发病高峰,而非以往双峰型,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临床分型中型最多,但重型、危重型比例仍高,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个体化、预见性治疗是改善重症患者临床转归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国产与进口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性能差异. 方法 采用国产和进口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50例HFRS疫苗接种者血清样本中抗人HFRS IgG抗体含量,分析比较2种ELISA试剂盒的一致性、灵敏性、精密度以及方法学等的差异. 结果 2种ELISA试剂盒的精密度良好,批内变异系数均<5%;2种试剂阳性一致率为100%,阴性一致率为20%,相似率为60%;灵敏性检测结果显示,2种ELISA试剂盒的灵敏性差异较大(P<0.05),国产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约是进口ELISA试剂盒的5倍. 结论 国产人HFRS 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灵敏性好,进口ELISA试剂盒特异性好,国产和进口ELISA试剂盒的精密度均良好,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深圳市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坦病毒主要型别及分子特征,为该市汉坦病毒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各医院送检HFRS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提取血清中病毒RNA作为模板,采用逆转录-套式PCR扩增汉坦病毒基因组M片段G2区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汉坦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HFRS病例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其中20-49岁病例数最多,共发病242例,占发病总数的85.82%.从282例标本中用HTN型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4例,占1.42%;用SEO型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50例,占17.73%;总阳性率为19.15%.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地区流行的SEO型汉坦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相对较小,其基因的离散度为0%-4.9%.从种系发生树看这些病毒分布在一个分支上,均为S2亚型.HTN型汉坦病毒的变异率较高,其基因的离散度为6.7%-21.0%,二例为H7亚型,二例为H9亚型,均为深圳市首次报道.结论 不同年份引起深圳地区HFRS的汉坦病毒仍以SEO型为主,且病毒变异较小,稳定性较高.首次发现HTN型病例存在.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HTN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连云港口岸2014-2015年度鼠类监测结果的分析,掌握该口岸鼠类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携带病原体等情况,为口岸鼠类防制及鼠传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笼捕法,每月连续监测三天,并对捕获的鼠类和其体表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及病原学检测.结果 全年共捕获鼠类59只,经实验室鉴定隶属1科2属2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类的69.49%,其次为小家鼠,占30.51%,鼠体表寄生虫检查均为阴性.解剖鼠肺、肝样品59份,检出汉坦病毒Ⅱ型阳性5例,阳性率为8.47%.结论 连云港口岸鼠类存在汉坦病毒自然感染情况,应当加强鼠类监测与防制,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于1989~1993年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广安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1637只小哺乳动物和949名健康成人,分别进行了汉坦病毒(HTNV)抗原和抗体的连续五年调查。结果显示:(1)疫区的优势带毒动物为褐家鼠、四川短尾和黑线姬鼠。病毒的血清型属野鼠型。(2)5年中各年度各种动物的总带毒率和其中褐家鼠的带毒率均无显著差异(P>0.10和>0.70)。褐家鼠带毒率明显高于四川短尾(P<0.001),但与黑线姬鼠差别不显著(P>0.30)。(3)疫区健康成人血清抗体流行率无明显差异(P>0.30),但显著高于非疫区(P<0.05)。调查提示,5年中广安县EHF疫区动物带毒率和人群血清抗体流行率保持稳定,与疫区人类EHF持续发病一致。降低优势带毒动物的密度是灭鼠和控制EHF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汉坦病毒(HV)结构蛋白与患者尿融合细胞的关系,采用抗HV包膜结构蛋白G2的单克隆抗体McAb-LV48A,抗HV血凝素的McAb-3D8,抗HV核衣壳蛋白的McAb-A35等,分别对3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的融合细胞进行免疫酶染色。结果McAb-LV48A阳性率为70%(21/30);McAb-3D8阳性率为73%(22/30);McAb-A35阳性率为7%(2/30)。该结果提示,患者尿液中的融合细胞的形成与HV膜结构蛋白在泌尿系统上皮细胞上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谢杏榕;李金科;杜卫星;谭华炳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3,(6):530-532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引起的主要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既往认为十堰市不是HFRS流行区,我院每年诊断数例HFRS患者均为HFRS疫区陕西安康市、湖北襄阳市输入病例,2013年4月我科诊断1例始发于十堰市城区的HFRS患者,提示十堰可能会成为该病的疫区,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汉坦病毒可引起HFRS和HPS两类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案。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因此针对汉坦病毒的疫苗研究工作任务紧迫。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外汉坦病毒疫苗研究进展,特别是我国工作者的研究工作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200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监测,分析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方法收集监测点本病疫情资料,并在监测县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查。结果2008年全省共报告出血热病例20例。主要发病地区为大理州12例和楚雄州4例。2008年在红河州泸西县、昆明市五华区、大理州祥云县、文山州文山县、曲靖市罗平县、昭通市昭阳区和绥江县的居民区和野外共捕获鼠类19种880只。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绒鼠、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总带毒率为3.66%(30/819),阳性鼠种为黄胸鼠、褐家鼠、大绒鼠、社鼠、臭鼩鼱,带病毒率依次为3.09%(10/324)、2.45%(5/204)、10.43%(12/115)、10.00%(1/10)、100.00%(2/2)。结论滇中和滇西北地区为本病主要发病地区。调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泸西县还存在以大绒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HFRS疫源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