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3篇 |
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352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207篇 |
内科学 | 81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251篇 |
预防医学 | 421篇 |
眼科学 | 26篇 |
药学 | 5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5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为了科学估计女性性工作者相关高危行为的敏感问题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方法于2011年5月~2011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下随机应答技术,对四川省西昌市404名女性性工作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为(25.9±6.2)岁;85.6%专职从事性服务工作;最近一个月平均性服务次数为(39.1±4.5)次;93.5%在性服务过程中一直全程使用安全套;57.0%同意卖淫合法化;最近一年从未进行性病和艾滋病检测的比例分别为70.1%和55.7%。结论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几乎都是专职从事商业性性服务,且性服务次数频繁,未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测比例高,需加强健康教育和采取有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孕妇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8月龄以内儿童麻疹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在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结果 共调查1141名孕妇,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1.15%,几何平均浓度为572.03 mlU/ml,城市孕妇的血清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均高于农村孕妇(均有P<0.05),高年龄组孕妇血清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低年龄组孕妇(F =6.92,P<0.001),不同麻疹患病史的孕妇抗体几何平均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31,P=0.002).结论 加强育龄期未怀孕妇女的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不但能够控制这一人群本身发病情况,还是降低8月龄以下婴儿发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防晒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并系统评价儿童青少年防晒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Knowledge、Ovid、EBSCO、EMbas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关于儿童防晒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2月。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QR)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的研究,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系统归纳纳入研究的信息和结果。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皮肤颜色、眼睛颜色、大众媒体信息、学校健康教育等是防晒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研究性别、年级、皮肤光型、眼睛颜色等防晒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结论当前儿童青少年防晒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不同地区的研究分析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预防依据及治疗建议。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研究该院201385例住院患者有568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平均感染率为2.82%,其中每年度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3.21%、3.11%、2.82%、2.38%,住院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未随着病例数的增加而升高,而是相对平稳,有下降趋势,说明该院医院感染控制有方。结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不可避免,医院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黄褐斑患者的病因、加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形式收集16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行为学资料、临床资料,并计算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MELA-SQOL).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黄褐斑严重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33.13%(55/166)的患者在发病前1年内有怀孕史.4.82%(8/166)的患者发病前1个月内有明确日光暴晒史.患者MASI评分(5.99±4.01)分,DLQI评分(4.34±4.41)分,MELASQOL评分(30.54±17.91)分.黄褐斑MELA-SQOL评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降低(β=-0.220,t=2.874,P<0.05),随着皮损颜色的加深上升(β=0.217,t=2.827,P< 0.05).绝经前黄褐斑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MASI评分增加(β=0.244,t=3.387,P=0.001),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Ⅳ型的患者MASI评分较Ⅲ型皮肤高(β=0.322,t=4.615,P< 0.001).结论 黄褐斑的发病与激素水平波动和日晒有关.黄褐斑颜色越深、年龄越小的患者生活质量受黄褐斑的影响越大.Fitzpatrick Ⅳ型患者较Ⅲ型的患者黄褐斑更重.绝经前黄褐斑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皮损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妊娠妇女膳食结构和营养素的摄入水平是否合理,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孕期保健,改善孕妇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6月来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膳食调查表分析营养状况。结果不同孕期能量和钙、碘均可满足孕妇需求。孕早期、中期、晚期Va、Vc、Ve及铁、锌的摄入均要高于RNI,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3.94~24.55,均P<0.05)。 Vb1、Vb2孕早期的摄入较适宜,中期、晚期摄入高于RNI,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4.24~10.14,均P<0.05)。而叶酸的摄入量不能满足孕妇的需求,不同时期摄入量均低于R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553.86、-1309.73、-537.27,均P<0.05)。禽肉、水产品、豆类、水果类不吃的孕妇比例分别为4.30%、10.30%、21.00%、1.33%,蔬菜类小于等于每天1次的孕妇比例为20.33%。结论部分孕妇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孕期孕妇补充多种维生素需要在进行个体化营养状况分析后进行,应加强有关孕期营养的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均衡。 相似文献
7.
泰安市中小学生肥胖现况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小学生肥胖现况,探讨引起中小学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便为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法进行研究.结果泰安市中小学生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48%,5.48%和5.88%;男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肥胖,高盐、高脂、高热饮食,缺乏运动及家族史是高血压主要患病危险因素.结论男生和高中学生是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学校、学生和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预防干预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某乡镇4~17岁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现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描述安徽省某乡镇 4~ 17岁儿童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MR)现患率状况 ,分析不同等级 MR儿童出生缺陷与发育障碍的检出率。方法 :对某农村地区 1个乡镇的 2 4个行政村所有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 ,结合线索调查对所有 4~ 17岁疑似智力低下儿童进行智力筛查 ,阳性者进行韦氏智力测验及社会适应性能力评价 ,共筛查出阳性儿童 10 1人 ,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为 83人 ,对检出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该农村地区 4~ 17岁儿童 MR粗检出率为7.31‰ ,男童检出率为 8.0 6‰ ,女童检出率为 6 .2 7‰。 MR女童中 ,重度 MR的构成要多于男性儿童。 10~ 17岁年龄组 MR儿童中 ,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的构成高于 4~ 9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和其它发育障碍在 MR儿童中排往前 5位的依次是 :下肢运动障碍、上肢运动障碍、癫痫、马蹄内翻、视力障碍。新生儿期发热、惊厥、肺炎、新生儿窒息在不同 MR等级儿童中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 MR儿童的致病危险因素及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这一特殊群体中的情况与目前普通群体老年人糖尿病发生率是否有所区别?目的调查驻京离休老干部中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有关危险因素.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驻京干休所内1
252位离休老干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血脂、体质量等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调查.地点和对象驻京部队所属87个干休所随机整群抽取32个,调查对象1
252人,男l 154人,女98人,平均年龄(72±17)岁.主要观察指标糖尿病的患病率、血脂、人体质量指数等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l
252名离休老干部糖尿病整体患病率为14.70%,随年龄增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及高三酰甘油、胆固醇组患病率(分别为18.2%,18.2%,19.9%)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0.3%,8.9%,11.1%).结论部队离休老干部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年龄、肥胖、血脂均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格特质等是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大学生是否求助,采取何种求助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期间长沙市大学生求助方式的相关因素,以及引导学生在突发事件中选择求助方式的方法.设计
横断面研究.地点和对象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医学和非医学院校中(各
1所)随机抽取 306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干预用自编问卷、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 EPQ-adult)调查.主要观察指标长沙市大学生
SARS期间求助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结果①长沙市大学生在 SARS期间选择求助方式
2(自购食用醋、板蓝根等消毒药品或物品)和求助方式 1(顺其自然,不用求助)的比例分别为
42.8%和 39.4%.非医学生在求助方式 3(求助亲朋好友)和求助方式 2明显多于医学生,差异有显著性(χ
2=6.724,5.660;P=0.017, 0.010).男生选择求助 1明显多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χ
2=23.873;P=0.000),而求助方式 3和求助方式 2明显少于女生 ,差异有显著性(χ
2=6.443,23.654;P=0.000,0.011).②人际关系敏感、 EPQ-P、医学专业、认为预防有效和男性是求助
2的明显影响因素( OR=1.928, 0.956, 0.567, 0.413, 0.356; P=0.009, 0.001, 0.031,
0.002, 0.000).男性、认为预防有效、强迫因子和恐慌是求助 1的明显影响因素(
OR=2.812, 2.095, 0.520, 0.489; P=0.000, 0.005, 0.010, 0.016).结论顺其自然,不用求助和自购食用醋、板蓝根等消毒药品或物品是长沙市大学生在
SARS期间主要的求助方式.他们的求助方式明显两极化同时,又呈多向态势,有专业和性别差异.引导学生求助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其个性、心理因素、专业背景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