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8篇 |
免费 | 5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29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51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409篇 |
内科学 | 130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科学 | 63篇 |
综合类 | 291篇 |
预防医学 | 319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17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66篇 |
肿瘤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1153篇 |
2016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0年 | 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为做好救治工作,全国万名以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承担病例的诊治工作。医务人员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做好医务人员驻地感染防控的管理,防止在驻地发生感染传播事件是援鄂医疗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要求、个人清洁与物品消毒、生活中的感染防控、环境消毒与空气净化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感染引发的肺炎(COVID-19)疫情在多国发生,SARS-CoV-2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目前COVID-19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尚未有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物,科学认识SARS-CoV-2和尽快研制针对该病毒的有效疫苗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部分疫苗已进入Ⅲ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主要从SARS-CoV-2的病原学特性、感染机制及其疫苗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其后续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各个阶段的风险,探索建立城区COVID-19疫情变化的快速风险评估方法,为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16日24时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COVID-19病例数据,采用疫情风险指数(RI)评估温州市不同时期COVID-19疫情风险。结果 温州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503例,其中重症病例22例,无死亡病例。病例年龄2~93岁,平均(47.69 ± 14.30)岁。男性占49.30%,女性占44.33%。乐清市、瑞安市、鹿城区、永嘉县4个区县占全市病例的72.37%。该期间温州市COVID-19发病率为6.07/10万,与宁波(2.59/10万,156/7 741 016)、杭州(2.17/10万,168/7 741 016)、台州市(2.41/10万,146/6 053 971)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于全省发病率(2.34/10万,1 171/49 998 360, P<0.01)。RI评估结果显示温州市早期疫情风险为19分,中期为19分,近期为15分,早期和中期均为高风险,近期降为较高风险。结论 快速风险评估方法可快速、有效评估城区各阶段疫情风险,易于基层防控人员掌握,适用于各级政府快速评估疫情风险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6.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COVID-19。近日,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正式将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全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该病毒传染性极强,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该病的筛查和初步诊断有非常重要作用,甚至有专家学者提出:影像学检查可以作为病人确诊的重要依据。影像技师成为继发热门诊、感染科和ICU后最危险的一线群体。本文通过CT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制定防护策略,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制定发热门诊病人和隔离病区病人检查流程、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重视医技人员心理支持,按照制订的各类流程合理安排一般普通门诊、住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病人的检查,科室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制定合理的消毒、隔离方案,旨在为所有影像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进展,各医疗机构也将逐渐恢复正常诊疗秩序。随着对新冠肺炎认识的深入,一些新的发病特点逐渐被发现。如潜伏期>14 d,无任何呼吸道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其造成传播的可能性依然不容忽视。外科医生在接诊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人时存在认识不足、防护不充分,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加。因此,外科医生在逐渐恢复正常开展外科疾病诊疗的同时,要对目前新冠肺炎发病特点及变化有充分认识并加强防控。一旦接触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人,外科医生应该熟悉上报流程和紧急挽救措施,尽可能降低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造成聚集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早期乳腺癌病人在接受既定方案治疗过程中因特殊原因导致治疗延期时有发生。但是,鉴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原因,多数乳腺癌病人既定的治疗方案出现延期。其中包括:初诊早期乳腺癌病人的手术时间延期;拟行新辅助化疗的病人开始实施化疗的时间延期;以及完成新辅助化疗后实施手术时间延期等问题。在降低感染风险和不影响病人预后前提下,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体应对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期,居家防护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 .为了减少校园内交叉感染,教育部发布了延迟开学的通知,各地中小学校相继开展了线上教学和网上学习等远程教学活动.由于居家网课期间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和缺乏户外活动,这将对儿童青少年的用眼健康带来新的影响,也使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增加.本文结合儿童青少年居家期间的网课模式和用眼习惯,为科学用眼保护眼健康和防控近视眼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咽拭子检查结果,评价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0年1月23日—2月18日经SARS-CoV-2核酸检测确诊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病毒核酸检测的取样次数、取样方法、标本类型、检测手段等信息。结果 28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43.78±14.46)岁,男女比例为2.5∶1,46.42%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14.29%的患者与确诊COVID-19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78.57%)、咳嗽(53.57%)为主,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71.43%),淋巴细胞计数下降(53.57%),肺部CT呈多发磨玻璃影(92.59%)及斑片影(70.37%)。28例确诊病例中,发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5.5 d。首次采集标本SARS-CoV-2检测阳性者18例(64.29%),首次可疑阳性1例;首次阴性(包括可疑阳性),第二次采集阳性者5例(17.86%);前两次采集阴性,第三次采集阳性者2例(7.14%);经四次检测阳性者1例(3.57%);经五次检测后阳性者2例(7.14%)。鼻/口咽拭子采样26例(92.86%),诱导排痰2例(7.14%),经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标本RT-PCR确诊27例(96.43%),痰标本NGS测序确诊1例(3.57%)。结论 COVID-19临床常表现有发热及干咳,但无特异性,仍需依赖SARS-CoV-2核酸检测才能确诊。咽拭子作为发热门诊首选的SARS-CoV-2核酸采集方式具有简便易行的优势,但检测结果呈阴性并不能排除SARS-CoV-2感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