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根据财务决算报表分析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和运行状况。迄今全国已有304个试点县,6444个乡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已达到1.0397亿人,平均参合率为54.70%。总筹资金额已达36.21亿元,资金到位率达90.00%。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4.80元。门诊补偿率和住院补偿率分别占32.00%左右。结果证明:1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是基本平稳的;具有较好的受益率,但不能防止农民的因病致贫问题;目前,中央和省、市(地)政府的财政拔款往往比较滞后,应该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3.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考察试点县(县级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过程,分别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管理和支付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筹资过程中,要正视其筹资主体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一定要强调农民自愿参加的制度提出了疑义。在管理和支付过程中,提出要注意协调、控制利益相关各方的行为,改进基金支付和精确测算支付比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中国大地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农村卫生三大支柱之一(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的赞赏。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失去了乡、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合作医疗制度曾有过几起几落。本届政府在执政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资金筹集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首要和根本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筹资水平。为此要制定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高丽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4-10
揭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筹资、补偿、基金管理、服务提供、保障模式以及制度的公平性、效率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提出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自愿参加和筹资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农民的参保率是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败的关键。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农民个体,由于社会、经济、心理特征不同,影响每一个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决定因素会有不同,但对于特定地区,具有基本相同的社会、经济和心理背景的农民群体来说,影响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主要因素是相同的。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通过对天长市、凤阳县100个参保农户和100个未参保农户的调查, 相似文献